当代大学生学术道德的探索与研究
2015-04-14邢丹
邢 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市 102249)
一、当代大学生学术道德现状
2014年9月,我们针对中国石油大学200名各年级大学生展开了一场关于“学术道德现状调研”的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0份,总计有效率为95%。本次调查研究试图通过对200名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研,总结出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现状。虽然样本数目不多,但是跨越了各年级和专业,其反应出来的一些当代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反映出了以下几大问题:
1、作业抄袭严重以及拼凑各种实验数据
作为一名大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就是这一简单的问题,很多学生仍然不能做到,作业抄袭已经成了一种风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仅仅占8%,而将近70%的同学回答的是“需要适当参考别人的结果”,更有31%的同学“完全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就是这一简单的数据,已经充分揭示了当代大学生作业抄袭的普遍性。
此外,大学物理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当代大学生严谨的思维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很多学生态度不认真以及抵触情绪,导致了很多实验课程的预期目的根本无法达到。很多同学觉得大学物理实验没有必要,首先态度就很不端正,为上交实验报告,获得相应学分,便应付了事,为了学分而学习,机械而又麻木。调查显示54%的学生会参考同学以及上届师兄师姐的报告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这样的实验结果何谈真实,这样的比例确实已不是小数,除反映了实验数据拼凑现象普遍以外,更间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学术道德的现状是如此令人堪忧。
2、考试作弊以及抄袭各项论文
关于考试作弊的问题似乎永远是一个令人热议的话题,因它层出不穷,不论学校怎么明令禁止,似乎都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问卷中针对这一环节专门设计了几个问题,首先是互评,有将近60%的同学认为班内其他同学都存在考试作弊的情况。接下来是自评,在这一小节调查的首要问题是调研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以及看法,结果令人震惊,37%的同学认为“考试找枪手”这一行为可以理解,除利益驱动以外,更有哥们义气无法推脱等种种理由。更有将近40%的同学承认自己在曾经的考试中发生过作弊情况,问卷中虽然匿名,但是关于作弊这一问题很多同学还是“敢做不敢当”,实际情况恐怕比例更高。关于论文的调研,问卷调查了共计两种,课程论文以及毕业论文,但是不论哪种,结果都是可以预测的,论文抄袭现象亦不容忽视。
二、学术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行为是内心的最直接反应,当今大学生学术道德严重缺失,证明他们的道德意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1、社会转型的改革对学术风气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当代社会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但是这不仅仅是从传统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当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也不仅仅是计划市场经济过渡为现代经济的客观事实。社会的各项变革都会渗透进学术界的每个角落。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原本安逸的学术道德风气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虽然这种冲击有一定正面的影响,但本文主要针对其对学术道德的负面印记进行阐述和研究。学术腐败和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危机密不可分,从前的“官本位”时代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现代经济社会衍生出来的“功力本位”,两种思想碰撞、击打,结果就是社会学术道德风气日下,而这种道德的缺失与沦丧却能在表象上带来更大的“功名和利益”。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很多人一方面贪婪于这种利益所带来的极大收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愿望,极度想获得大家的认可,认为可以走体系的漏洞而不被惩罚亦或是根本就陷入了这种赌徒式的心理而无法自拔,这种错误的示范更影响了越来越多的思想,使得原本就不清晰的学术道德操守界限更加模糊不清。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渗透进社会的每一层面,自然,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
2、不能正确认识学术道德规范的作用
学术道德是关乎为人道德的基本问题。客观来说,学术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成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根据调查以及走访结果来看,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不遵守学术道德和其为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术道德的作用更是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学生并没有把不遵守学术道德、不良的学习风气二者和个人的道德操守相关联,不能很好地从道德的至高点评价学术行为,忽视了道德与学术之间的关系。
3、缺乏明确的学术道德体系以及相应的教育
在当代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一套成体系的健全的学术道德教育,这也是造成当今大学生学术道德意识淡薄的一方面原因。关于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当代大学生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意识不到破坏了所谓的学术规范会有什么影响或是后果,所谓的“道德观”在他们心里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可以说,在思想这一根本问题上就没有树立一个明确的道德标杆,他们的思想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漏洞以及偏差。
三、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措施
1、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
在学校或学院主页上设置专门的学术道德建设栏目,载入学术道德的实例以及一些惩罚案例,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制约大学生学术道德的因素等。在该栏目中,要有明确的界定,什么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表现形式以及处罚办法。让广大同学清晰地意识到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让同学们认识到这是一个高压线,不可触碰更不能存在任何侥幸,从而起到一个良好的警示作用。
2、举办相关专题活动
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道德环境任重而道远,不能急于一时,这是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我们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就让他们签署学术承诺书,举办一些促进良好学风建设的活动等,这就要求活动的策划者精心布置、周密安排,不可走形式,否则会起到反面的效应。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新颖创新,更要以大学生所喜爱并接受的形式进行逐级渗透,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大学生的认识,加大受众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3、建立大学生科学道德档案
大学生科学道德档案应作为大学生个人档案的一个重要部分,伴随学生的一生。大学生科学道德档案将对大学生的科学道德进行客观、公正的记载,如实记载在校期间作业完成情况、论文撰写情况、学术活动出席情况、考试诚信情况、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情况等。尽管大学生科学道德档案只是一个简单的档案,但它不仅是学生科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术失范行为的动态反映。
4、建立大学生科学道德数据库
首先,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期间的直接管理者,是学生科学道德信息的收集、评价和供给的重要机构。学校应该建立大学生科学道德信息数据库,将与科学道德有关的大学生的科学学术道德情况输入数据库。凡是与科学道德有关的真实信息都可纳入其中,实现资料查询、交流与共享的系统化。为保证大学生科学道德数据库数据的精确性和严肃性,个人随时可以申请对自己的科学道德数据进行查阅,对有争议的数据还可要求通过权威部门进行核实,以保证其权威性和真实性。
其次,建立大学生个人科学道德征询制度。这是科学道德信息运作的有效形式,即对大学生科学道德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以提高科学道德信息使用效率的方式。高校可将学生的科学道德情况上报教育部,与教育部学籍管理网中的毕业证书查询系统联网,以便相关用人机构或单位查询参考。
5、高校应切实加强道德教育
很多学术风气良好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全名的学术道德教育,培养学术工作者自觉恪守规范的意识。瑞典的高校在新生一入学就强调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如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分,比如说休学半年,同时要上交所有学费及相关费用,更为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等,这都值得我们借鉴。但是,除明确规范以及惩罚措施外,与此同时,思想教育以及良好风气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老师不仅仅要上好马概、毛概等课程,更要结合实际进行宣传与引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因此要想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设置相应的课程是首选方案,将学术道德纳入课程体系,是规范学生学术行为的有效措施。具体来说,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仅在理论上,更要结合自身情况给广大学生树立榜样。另外,也可以建立诚信档案,以此来制约不良行为。一般来说,学校拥有良好的学风,学生就能表现出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行为,所以高校的德育重点也应该从治理学风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术规范以及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做真学问,让大学生朝着“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步伐逐渐迈进。总而言之,高校必须要重视学术道德的教育,以创建一个充满正能量、道德风气良好的校园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