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2015-04-14宋立斌陈方圆
宋立斌 陈方圆 张 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市 102200)
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宋立斌 陈方圆 张 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市 102200)
自我管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以“90后”为主的当代大学生,由于时代背景的特殊性,与以往大学生相比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顺利的成长成才,也有利于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将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上的“短板”和存在原因,并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措施。
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改进措施
近几年我国各大高校纷纷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持续上升。我国的人才市场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迹象,大学生就业难变成了一个“新常态”。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出必须知识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而培养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也迫在眉睫。
一、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能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将自身塑造成一个“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有志青年。
1、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社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自主性强、个性多样、思想多元的特点,这些特殊性都使得高校传统的管理教育方法对他们的功用性小,有时还会有负面作用,这也是源于他们的反逆心理。因此,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好新媒体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令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深化改革发展要求。
2、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长远之计。目前,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国际化方向改革,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将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能够培养出自强、自立、自主的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3、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自我管理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不仅包括学习、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还包括思想、行为上的自我独立。能够做到自我制定学习方案,督促自己学习;生活上有条有理,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班级上自主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考虑问题时能独立全面思考。在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中,一直以校规校级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未能帮助学生养成“自律”、“自理”的好习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能使班级事务开展的更有条不紊,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自我认知不足,自我管理意识淡薄。我们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之前,都是生活在学习压力巨大、老师父母管理严格、单纯简单的高中阶段,不需要考虑太多学习以外的事情,而大学却要求学生衣食住行学等方面都自己规划好。学生往往由“依赖型”转变为“自主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与已有的认识之间容易出现一些矛盾。一方面原因在于大学生的心理年龄未能及时与实际年龄成长起来,他们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知识还不足以支持他们完成“追梦之旅”。他们真实的自己与想象中的自己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就出现了,他们在自我认知过程中会出现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的存在着矛盾和差距,进而导致他们在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有错误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受限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很多时候过于注视智力开发和文化教育,缺乏独立人格教育、忽视情感教育、轻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不少大学生过于理想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困难,出现了对自己和社会的错误预判。
2、自我规划不清晰,未来目标不明确。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适应社会,然而不少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上的目标都不是很明确。大学生对自己时间的计划性较好,生活、学习比较规律,在整体的时间分配上缺乏合理性;不愿意为自己设立目标,更愿意随波逐流,顺其自然,走一步算一步。甚至有学生不愿意制定学习计划,平时也不愿意学习,习惯在考试之前突击学习,并且喜欢拖延,无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3、自我约束力差,自我感觉却良好。75%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在上课期间总是不自主玩手机、开小差,48%的学生曾有过因睡过头导致迟到、旷课等情况,这种事件发生的比率在低年级学生中较高。可见当代大学生自控能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常常因为懒惰、粗心等原因行事拖延,导致制定的大学学习、生活的计划形同虚设。而在自我评价题中,很少有学生能做到“每日一省”,主动地对自己近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也不会寻求老师或朋友的对自己的评价,即使在失败以后也很少向他人倾述感受和咨询自己。
三、加强和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措施与途径
1、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重点在于培育学生学会自我认知,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还要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正如“短板效应”中最短的那一块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高低,学生的缺点也决定了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辅导员应教会学生从正反两反面认知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树立起自我管理的信心。学校、老师、辅导员在日常与学生的谈话中应以“激励教育”为主,多赞美、多激励、多引导、多监督,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不偏不倚,爱护有当。除了依靠“外部鼓励”来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管理的信心,学生从自身出发“内部解决”。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习等方法,学生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群,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这样学生不仅能在相对自由与民主的环境中学会思考、行事、合作、领导等能力,更可以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培养领导能力和责任心。当学生能乐观积极地认识自我,开始自信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习时,他们已经迈出了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2、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定期自省。与自我认知一样,自律也是自我管理能力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上大学之前一直处在“他律”的状态下,学校、老师、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约束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甚至感情生活。我们经常能看到寒窗十年考上名校却在大学期间沉迷网游的学生,一直被“他律”约束着的他们,在大学期间离开了父母、老师的监督,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了,白白辜负了自己的十年寒窗和父母的殷切希望。培养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由“他律”过渡到“自律”,逐渐成长成熟起来。自我约束是实现自我管理最主要实现途径。辅导员可以通过帮助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制定“成长计划”、“学习计划”,监督他们的计划实施情况,定期组织他们开展自省活动,给他们创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会。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员的影响力带动整个班级成员提升自我约束能力。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个人进步,还能带动整个班级自主管理水平的提升。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要想实现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需要学生本人具有自我认知、自我约束的基本能力,还要求学生在探索自我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学会自我教育,根据自我意愿和自身情况完成自我塑造。自我教育代表学生从一个无意识分子逐渐成长为一个能独立思考、行事的个体,懂得将自我目标变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动力源,从被动实现目标转变为主动实现目标。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增设天文学、社会学、舞蹈、演唱、体育等课程,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了解自然、探索世界在课堂学习中收获乐趣、掌握知识、完善自身,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有志青年。
四、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重点结合时代需要培养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肯定。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培养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张宝军,孙志林.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创新模式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8):125-127.
[2]李儒峰.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初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6):53-55.
[3]李家龙.自我管理要素与实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4.
G647
B
1008-7508(2015)09-0038-02
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年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2015-04-10
宋立斌(1990-),天津市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级在读硕士,辅导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陈方圆(1990-),女,福建浦城人,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张琼(1989-),女,新疆克拉玛依市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级在读硕士,辅导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