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行业资源聚力策略研究

2015-04-14刘清生

关键词:办学特色学科

刘清生

(江苏科技大学 党委宣传部,江苏镇江212003)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行业资源聚力策略研究

刘清生

(江苏科技大学 党委宣传部,江苏镇江212003)

20世纪50年代,因国家工业化发展需要建设了一批单科性高等院校——行业特色型大学,这类大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支持锐减,学校与行业之间关系趋淡,资源支撑减少,这些不利于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从资源这一视角出发,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当积极争取行业特有的各类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借力政策资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赢得发言权;共享行业资源,在服务行业发展中扩大影响力;整合自身资源,在加快自身发展中提升竞争力。

高等学校;行业特色;资源意识;聚力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国家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所需,参考原苏联办学模式,由不同行业成立了一批单科性院校,属于所谓“条条办学”。这些行业特色型高校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绝大多数行业特色型大学划归地方,以地方管理为主,变成了“块块办学”。经历十多年的适应、调整和重新定位,大多数行业特色型大学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特色型大学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办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办学目标的需求。学界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内涵、面临困境以及发展路径等方面有很好的研究,但少有涉及资源这一视角去分析。笔者拟从这一角度去探索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问题。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在转型发展中面临资源困境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一大批行业所属高校划转地方政府管理,形成了由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而这些行业特色型大学从行业体制内转向体制外,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困难重重。面对新的形势,行业特色型大学经历了艰难的抉择:必须确立明确的目标定位和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行业特色型大学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行业资源缺乏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两方面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一)获取原有行业资源的路径断损

行业特色型大学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行业资源困境。缺乏原行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获取原有行业资源路径上。

一是经费资源链条断裂。行业特色型大学划转各省、市管理后,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原有行业主管部门的资金链条断裂或减损。而划归地方管理后,地方财政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经费划拨,不可能对原有的传统学科、专业、实验室、平台等建设增加额外经费。高校为了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必须重新确立办学理念,调整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模式等,一定程度上对原有传统学科专业建设是有影响的。

二是信息资源渠道不畅。随着行业特色型大学管理体制的变化,原有行业对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术发展方向、科技创新能力等的指导和扶持逐渐弱化;同样,高校为行业发展提供的服务受到挤压和限制,高校同原行业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弱化,联系变得松散、微妙。由此,对原有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未来行业发展的走势、人才需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市场发展前景、技术更新等信息,直接获取的渠道可能不像以前那样畅通了。这既对行业发展不利,更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政策资源难以享有。政策其实是一种特殊资源,而这种特殊的资源越来越重要。许多人为何不遗余力地同政府部门打交道,因为政府部门拥有更多的政策资源。实践证明,谁善于争取到政策资源,谁就能赢得先机,在市场竞争中就能实现跨越发展。争取到政策资源是高校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如,将高校列入行业主管部门的科研项目指南发布单位,支持高校参与行业科研项目的申报;鼓励行业所属企业、研究所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高校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申报;对高校传统行业特色的主干学科、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给予支持,共建共享;重点支持高校在行业类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支持、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投身相关行业的企事业。这些都是行业特色型大学期盼的,却很难享有政策资源。

(二)获取行业资源的特色优势弱化

行业特色型大学划转地方管理后,这类高校逐渐脱离了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与原有行业的联系变得松散、淡化,面临着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等方面的重新选择。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外延扩张式发展之后,这些学校办学水平总体得到了快速提高。原有学科专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科专业覆盖面不断拓展,数量明显增加,呈现出多科性、综合性的趋势。但其原有行业特色不再明显,行业优势正被弱化,甚至丧失,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获得行业资源的特色优势也被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转型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确,盲目追求综合。一些高校盲目扩展学科专业领域,增设新兴学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边缘学科专业,目标定位为地方综合性大学,由此带来的是对原有传统行业特色学科专业的严重挤压,原有特色学科专业得不到重点扶持,特色不特,优势不再。

二是对转型发展规模定位不恰当,盲目追求体量。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形势下,高校必然选择增加学科专业覆盖面和服务面,一味追求“大而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盲目扩建基础设施,盲目拓展校园面积,看重的是规模效益。而事实上,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原有行业特色学科专业招生的比重必然大幅下降。

三是对转型发展市场需求认识不到位,盲目追求短期效益。高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重新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是必要的,但有时对市场需求认识不充分、不到位,以市场需求是否热门为衡量标准,盲目设置学科专业,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从而导致专业的重复设置、资源的大量浪费。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表现为没有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和培养目标来培养人才,导致毕业生没有自身特质,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也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同质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总体而言,行业特色型大学经过十多年的转型发展,办学层次得到了提升,办学规模得到了扩大,学科领域不断拓展,总体“呈现多科化、去行业化的趋势,模糊了学科特色,削弱了自身的特色优势”[1]。一些高校为了走综合性大学之路,纷纷更改校名,从校名已经反映不出行业特色,甚至放弃了原有的行业特色。即便获得有限的行业资源,也被庞大的办学规模稀释。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树立行业资源观

当前,高校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办学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实现战略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基本条件。如何争取更多优质资源是高校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既要研究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又要研究如何积极争取更多办学资源为我所用的问题。因此,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强化行业资源观。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强化资源意识.

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它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因此,争取更多资源成为高校重要的任务。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公共资产规模不断扩张,这为高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但高校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大学的办学资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是高校各项事业得以高效率运行的各类资源的总和,既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有形资源,也包括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无形资源”[2]。由此可见,这里的资源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一个学校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设备设施资源,又包括学科专业资源、师资资源、课程资源、环境资源、文化资源及制度资源等,还包括政府层面提供给高校发展的政策资源、信息资源、机会资源等。

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或多或少导致资金紧张的困难。清华大学也不例外,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曾称自己“就像丐帮帮主,得到处找钱”[3]。当前是高校面临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的关键时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繁重,对资源的需求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我们要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资源既可以利用、开发,又可以共享,还可以借力。当然,资源更需要聚合。高校的管理者思考最多的是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办学资源进行调整、优化和重组,具体来说是指想尽一切办法对可能拥有的办学资源进行挖掘,对已有的办学资源进行整合,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涉及到资源配置问题,不是本文论及的重点,本文的重点在如何获取资源、如何共享资源、如何借用资源,一切可用资源如何为我所用。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有必要对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全方位梳理,换句话说,就是我到底有多少家底,我有什么,我还缺什么。资源整合的黄金法则就是,不在乎你缺少什么,关键在于谁拥有你所缺少的,如何把缺少的整合回来。资源整合的四步法万能公式更加清晰:“我想要什么?谁有我想要的?给他他想要的,他就给我我想要的。”[4]资源只有在互动中才能产生效益。行业特色型大学最大的优势在相关行业,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等优势,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强合作,主动服务,融合发展,才能赢得行业的支持,才能获取学校发展必需的资源。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必须强化资源意识,借行业人才,借行业智慧,借行业机遇,助推学校发展。人才、智慧、机遇等都是高校发展中的重要资源。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特色、优势在行业

行业特色型大学源于行业,服务行业,与行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其社会影响力集中体现在原来服务的行业上。因此,行业特色型大学依然依赖于原有行业的支撑。“行业特色型大学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5]据统计,“在39所国家985工程院校中,行业特色型大学约占1/4;在118所国家211工程院校中,近一半为行业特色型大学。”[6]在我国,许多行业特色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行业特色型大学一般都是以“高水平大学”为建设目标,这样的高水平大学是“必须能够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任务的大学”[7]。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具有多种类型与模式,某种程度上无关乎规模大小、学科专业多少,关键在于办学质量是否过硬,办学特色是否鲜明”[8]。一般而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学校定位层次明确。学校要有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办学定位,这是至关重要的。二是拥有一流的特色学科。一流的特色学科主要指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如果有了,基本代表了该学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还有学科排名,围绕行业领域的学科门类范围内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内排名能否进前3名或前5名。三是拥有一流教学科研团队。一流教学科研团队主要指在特色学科领域积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具备了一流的科研创新和教学团队的条件。四是培育出一流人才。培育出一流人才主要指在杰出校友中有无院士,或相当于院士水准的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或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知名人士。五是产生标志性科研成果。标志性科研成果,主要指能产生一批行业内世界知名和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拥有一批行业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及产品、关键生产核心技术及设备,尤以国家三大奖为代表。六是拥有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具有感染、激励师生为实现学校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一流主要指国内一流,特色也是围绕某个特定行业彰显特色。

从上述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及目标分析,这类大学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行业特色型大学划转地方管理后,原有的“脐带”被剪断,原行业部门对高校的政策和经费支撑随之断裂,学校与原行业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渠道明显减少,学校和行业之间的关系日益趋淡,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也随之降低。这些变化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是一个巨大考验。总体而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但目前又缺乏行业资源的相对支撑。当然,高校要想得到行业的资源支持,应当是双向互利互惠的,绝非“伸手索取”。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为行业服务,才能赢得行业的认可与支持。

三、行业资源融合的有效策略

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s·布鲁贝克(John Seiler Brubacher)曾经指出:“除非社会愿意重新分配目前用于国际空间探索、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计划方面的国家资源,否则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普及高等教育。因为这种慷慨的资源重新分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合理分配有限的剩余资源。”[9]当前,高校获得办学资源的途径是十分公开透明的,也是有限的,受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限制。上级财政拨款成为高校维持日常运行的重要显性资源。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当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争取行业特有的各类资源,方能促进自身发展。

(一)借力政策资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赢得发言权

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已经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色型大学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依存度相对较高。”[10]为此,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当跟踪、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只有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过程中,才能得到国家的大量投入,才能赢得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学校才能得到更快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时刻瞄准、关注并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只有服务好国家战略需求,才能拥有一席之地,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良机,才能获得宝贵的发展资源,同时,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进一步增强特色和优势。如果不能抓住机遇,这种政策性资源是普通高校难以获得的。为什么我们总说要抢抓机遇,其实机遇就是资源,而且机会是一种稀有资源。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取超额利润,关键是它们拥有了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复制的不可替代的资源。高校更是如此,只有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才能赢得难得的政策资源以加速自身发展。例如,复旦大学以服务国家医改为目标进行了医学教育综合改革,2014年获得了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在能源安全和油气工业等方面重点攻关,着力解决重大科技难题,更好地服务国家石油、石化等战略重点。上海财大在上海自贸区挂牌仅仅一个月后,率先成立了上海财大自由贸易区研究院,主动对接国家的重要举措。西南交大更是围绕高铁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二)共享行业资源,在服务行业发展中扩大影响力

行业特色型高校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和与本行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与专业优势。随着高校转制划归地方管理,原有的良好关系逐渐弱化。但无论管理体制怎样变化,行业发展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高校的发展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仍然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因为一流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行业特色型大学“需要培养一大批自主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使大学从依托行业转变为引领行业”[11]。因此,行业特色型大学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保持良好关系,积极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高校要积极争取行业的支持,高校要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科技项目指南,切实深化交流合作,特别要加强与行业的契合,立足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更加注重行业需求,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主动追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主动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任务,促进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要主动参与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开展系统深入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提高行业创新能力。”[5]要加强同原有行业的联系与合作,争取并共享行业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有为才能有位,真正为原有行业解决难题,才能享有行业各种资源,才能在行业中不断扩大影响力,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例如,北京科技大学切实解决了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宽板带轧制中的行业关键技术问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交大依托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沉淀,坚持服务铁路交通行业发展,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专项。北京邮电大学以信息科技为特色,成为我国信息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建设对于推动行业某一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参与推进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力军。这些高校的共同特点是始终坚持特色办学的理念,集中力量强化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并使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整合自身资源,在加快自身发展中提升竞争力

前面论述的主要是如何争取、吸纳、共享各种资源,而对自身现有的资源也需要进行整合。整合就是要汇聚、调整、融合,实现共享与协同,让资源通过整合发挥最大的价值和功效。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根据战略选择,确定自身发展的重点,就必须将资源投入重点领域。“优势的发展需要优质的资源来保证。只有资源的相互配合才会产生战略优势。任何一所学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对战略重点要增加资源配置,对需要限制发展的学科,则减少资源配置。校长最大的权力就是资源配置权……校长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保证学校战略重点。”[12]高水平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特色学科。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在行业领域的学科门类范围内的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有没有进入前3名,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特色学科能否进入世界前1%。这些都是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都没有,那就不可能谈及高水平学科。因此,要整合校内一切资源,利用国家政策资源。如去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许多高校都据此进行了调整。虽然调整的压力很大,但这是战略抉择——确保重点行业领域的学科发展,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发展的龙头,但限于自身资源,行业特色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避免全面开花、到处撒胡椒面,要有选择。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高以及与行业关联度最大的原则,精选学科专业,找出比较优势,推动学科专业特色化发展或差异化发展,集聚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提升”[13]。如中国地质大学努力做大做强地学学科和专业,如今顺利争取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资金、国家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增加了院士人数。东华大学集中校内资源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纺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和新产品等,目前该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学科是龙头,而师资队伍则是关键。同样,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申报等也应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其全但求其特、不求其大但求其强的思路,集聚、整合所有资源,重点建设,经过若干年的积淀,一定能够实现重点突破。

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资源整合展开研究,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因此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

[1] 林莉君.行业特色型大学缘何“失色”[N].科技日报,2012-12-18(07).

[2] 宋华明,范先佐.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J].教育与经济,2005(3):7-10.

[3] 陈枫,陈祥蕉,吕天玲.清华大学校长:我就像丐帮帮主,得到处找钱[N],南方日报,2010-03-05 (06).

[4] 洪秦平.资源整合赢天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65-166.

[5] 王亚杰.关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9(3):4-6.

[6] 李勇,宋维明.行业特色型大学差异性发展战略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0):13-15.

[7] 刘华东.建设高水平专门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R].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8.

[8] 曹国永.创建世界一流行业特色大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3/4):24-27.

[9]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8.

[10] 吴淦国.服务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提升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3):23-25.

[11] 马岩,孙帅.行业特色型大学需引领行业发展[N/OL].新华网,[2012-12-13]http:∥w w w.bj.xinhuanet.com/bjyw/2012-12/13/c_110416170.htm.

[12] 刘献君.论高校战略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6 (2):1-7.

[13] 罗嗣海,何小陆,张和仕,等.行业特色高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9(3):84-86.

(责任编辑:喻世华)

Research on Strategy of Industry Resources Cohesion of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LIU Qingsheng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Party Co m mittee,Jiangsu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 iang Jiangsu 212003,China)

In 1950s,due to the need of the national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 ment a nu m 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were set up and they played an im 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 ment of national econo m y.By the end of 1990s,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changed profoundly and theindustry management departments have greatly decreased their support for them.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 has beco me less close and they reduced their resource support,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 ment of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ies.Fro 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s,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seek to pro m ote their ow n develop ment with various types of resources.With the help of policy resources,they should try to win the right to speak in the service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T hey can enhance their co m petitiveness by sharing resources,expanding their influence and integrating their ow n resource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industry characteristics;resources consciousness;cohesion strate gy

G647

A

1673-0453(2015)04-0092-06

2015-01-30

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重点资助课题“基于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目标的我校发展路径研究”(GJKT Z2011-01)

刘清生(1967—),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文化与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