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2015-04-14高亚东

关键词:实事求是井冈山理想信念

高亚东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井冈山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高亚东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孕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堪称中国革命和建设后续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等四个方面。井冈山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必须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井冈山精神;中国梦;启示

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具有时代性、进步性、科学性的一种精神形态。中国精神是保证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力量源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中国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中国革命精神又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为典型形态。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5月视察井冈山时,把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4个字。胡锦涛同志于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加强团结、形成合力,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用优良的作风保证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西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作为中国革命精神重要源头的井冈山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必须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一、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为革命的成功提供精神支撑。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当时林彪及党内的部分同志对时局的估量存在着极其悲观的思想。针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观思想,毛泽东做出了

科学的回答:“这些红色政权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全国政权的取得”,“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毛泽东坚信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1](P106)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鼓舞士气,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战士们才具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力量,在与敌人作战时能时刻冲锋在前、英勇作战,而不是当逃兵,成为流寇主义;在敌人的屠刀下能够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充满斗志,能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献身。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即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和践行者。第一,要努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作为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假如没有了理想信念,我们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丧失前进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第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自觉做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历史经验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根植于我国的现实土壤,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坚持“三大自信”是坚定理想信念题中的应有之义。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信念。第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仍面临着不少的挑战。青年一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一代接一代中华儿女的接力奋斗。青年应拥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意识,应毫不动摇地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想信念;要具有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和逆境的勇气,即使在艰难的条件下,依然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能始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和国家革命与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传家宝。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的。“湘赣边界地处边陲,受资本经济的影响颇迟,基本上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有些地方还是‘杵臼时代’。这种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决定了根据地经济斗争的艰巨性。加上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井冈山军民遭受的经济困境是空前的”。[3]“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1](P65)“到了寒冷的冬季,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1](P65)“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病的很多。”[1](P65)面对这种困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广大军民自己播种粮食作物、自己种植各种蔬菜,军人所需的草鞋也由他们来编、草药由他们自己来挖,真正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大缓解了日常生活用品缺乏的压力;为解决军需装备不足的难题,毛泽东等人发挥聪明才智,自己办起了军械厂。正是由于广官兵不怕艰辛、自我加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才打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扩大和巩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现在我国的发展条件已是今非昔比,可是说是沧海桑田、旧貌换新颜,但要想实现中国梦,仍然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一,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头羊”,要主动远离和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唐代诗人李商隐《咏史》告诫后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牢记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两个务必”。党员干部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有希望。第二,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各项事业与建国初期相比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要认识到尽管我国当前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在第二位,但我国的人均GDP在全球排在80位之后。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始终坚守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广大人民群众只有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中国梦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也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维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存在着的一切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4](P801)

在大革命时期,党的一些领导人犯了“本本主义”错误,对马克思主义持教条化态度,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将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奉为圭臬,坚持城市中心论。党的一些领导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问题上,对无产阶级究竟该怎样开展斗争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缺乏清醒的认识,未能提出正确的革命道路,导致中国革命遭受挫折,革命陷入低谷。在“八七”会议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广大农村属于敌人力量统治的薄弱地区这样的国情。毛泽东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做到了“这些原理的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P228)。正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毛泽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及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态度的典范,也孕育了实事求是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为中国革命的接续事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即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一,中国梦的提出切合实事求是原则。“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6](P35-36)第二,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所讲的那样:“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因此,我们制定一切方针、路线、政策都要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尽管与改革前相比,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不要妄自尊大,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腐败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等等。对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承认问题、正视问题。

四、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思想的中国化典范。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的主体,是指始终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认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

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1](P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时期也意识到能否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关心广大人民群众成为革命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认为,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有很好的群众。在井冈山进行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广大红军战士一直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就要求红军战士对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1928年3月,毛泽东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毛泽东提出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虽然是针对红军的纪律,但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思想观念。井冈山时期正是因为我党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使得根据地得以巩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第一,我们革命事业的成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样,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都需要根据变动的时代特征和基本国情,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提供动力支持和主体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6](P49)第二,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党只有始终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时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才是真正的相信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党和政府只有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才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中国共产党是来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其中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并将其视为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实现中国梦,要把改善人民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脱离群众现象的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刚上任就在记者招待会上宣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之规模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三个世所罕见表明,我们实现中国梦还面临着各种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作为中国革命精神源头的井冈山精神对实现中国梦有重大的启示意义。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面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激发中国革命精神中的不竭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坚持实事求是、依靠人民群众,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如期实现提供持久不衰的精神动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弘扬和展示中国精神。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02).

[3]余伯流.井冈山精神再解读[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1).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Enlightenment of Jinggangshan Spirits on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GAO Ya-dong
(Marxism Colleg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225,China)

Jinggangshan Spirits are precious spiritual treasures created by Mao Zedong-led CPC members during their efforts in forming Jinggangshan Revolutionary base and paving an approach of Ruralbesieging-Urban and armed obtaining of political power.The spirits are primary source for all the spirits shaped in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Jinggangshan Spirits are characterized in firm beliefs,hardworking,fact-basis and reliance on mass people.The Spirits are inspiring on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They tell us to uphold noble ideals and beliefs,carry out works with efforts,insist on down-to-fact attitude and take mass people as the reliance of our cause.

Jinggangshan Spirits;China Dream;enlightenment

D642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5.05.001

1674-8107(2015)05-0005-05

(责任编辑:韩 曦)

2015-04-17

高亚东(1990-),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井冈山理想信念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井冈山诗五首
“实事求是”定乾坤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井冈山抒怀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