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智能硬件创新 推动可穿戴产业发展 2015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论坛在京举行
2015-04-14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共谋智能硬件创新 推动可穿戴产业发展 2015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论坛在京举行
◎ 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日前,由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WCISA)主办的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联盟年会暨“云聚风来 汇力量创新”2015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论坛在京举行。
在2015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联盟理事长俞梦孙、德国莱茵TUV电子电气服务部副总经理杨佳劼、华为消费者业务创新总监蔡绪鹏、Droiders CEO Julian Beltran、CSDN创始人蒋涛、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王盛林等嘉宾为现场观众带来一系列精彩演讲,共同探讨智能硬件的改革创新与未来发展,为可穿戴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发布可穿戴行业标准体系
会上,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WCISA,简称联盟)发布了《2015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
白皮书对可穿戴设备的定义与特征、发展背景与历程、产业体系、用户群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对现有的典型可穿戴设备产品进行了详细评析,并就可穿戴设备发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联盟期待在白皮书的指导下,可穿戴设备提供的服务给用户带来生活、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从而推动诸多传统行业的变革,在信息革命浪潮中,再一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联盟曾于2015年 3月22日和23日,在广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组织召开“《中国可穿戴联盟标准》2015首次闭门工作会”,探讨了可穿戴行业标准体系,促成业内标准的建立。
在此次联盟年会中,中国可穿戴联盟对闭门工作会中的标准化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发布了全球首个可穿戴行业标准体系。联盟秘书长杨昕宣布联盟标准化工作正式启动。
此外,联盟积极为北京创客空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众多投资企业搭建平台,在联盟年会中见证北京创客空间科技有限公司、TCL集团工业研究院、海尔集团海尔创客实验室、长虹众创工场、亚信集团创新中心、天润云呼叫中心以及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响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号召,充分利用天津开发区在创新创业、研发和制造业产业链等各方面优势,各方基于自身在相关产业链上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共同在天津开发区建立“智能硬件创新基地(天津)”,搭建完整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将进一步推动相关创新科技项目的发展。
联盟以此为契机打造可穿戴产业产学研互动平台,以更加务实的态度促进产业的发展。
开拓可穿戴产业新蓝海
联盟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2014 年的规模达到22亿元,2015 年由于Apple Watch 的带动效应,市场规模将扩大到135.6亿元;到了2016 年,预计产业服务和大数据平台的搭建进一步落地,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服务类产品逐步成熟,产品差异化增大,下游设备厂商面临新的洗牌,但市场规模会增到228 亿元以上。
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陈雪涛认为,可穿戴设备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行业,而只是一个细分市场。 互联网公司、IT 公司和传统的运动装备公司都对产业有涉及,通过各自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切入可穿戴市场。但与目前已有2000 亿美元规模的传统计算机市场相比,当前全球的可穿戴设备仍然还是个未能完全走出实验室的新型产品。虽然面临市场爆发期,但其规模和成熟度还需要时间酝酿。
俞梦孙表示,中国的智能可穿戴产业与外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未来产业转型的大潮中,可穿戴产业有望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
从产品的应用领域来看,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主要划分为运动户外类、影音娱乐类、安全定位类和医疗健康类等。在国外市场,互联网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 消费电子企业如索尼、三星, 以及耐克、阿迪达斯等传统企业,都已经向智能可穿戴设备伸出了触角。国内,百度布局的“云+端”数据模式正在建设中,奇虎360、小米、中兴通讯等生产的智能手环都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蔡绪鹏表示,一年左右将推出智能可穿戴产品, 并且把可移动支付作为刚需功能嵌入到产品系列中。
以行业标准倒逼风险评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王建华指出,在行业标准不明确的前提下,可穿戴行业的发展有些参差不齐,问题不少。目前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粘性不足,平均3 个月后,用户就对购买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弃之不用,造成研发成本过高的局面。全行业呈现产品单一、同质化的特点,并且自有品牌严重不足,尚未形成合适的商业模式。
今年,投资者对于智能可穿戴概念的追捧一路高歌猛进,智能可穿戴概念板块高涨60% 以上,与上证综指的近40% 涨幅相比,远远跑赢大盘。国都证券高级投资顾问赵靖侃认为,以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联合,势必提升整个智能穿戴领域的估值,在二级市场上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整个行业尚未爆发前,前期资金会大量涌入。但在相关上市公司的风险提示中,都将整体市场尚未建立作为风险提示的主要选项。
杨昕表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风险都来源于行业标准的不明朗,联盟日前发布了首个可穿戴标准体系,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材料、软件和安全隐私方面进行了规范。他说,行业标准的建立有助于投资者看清行业前景,可以倒逼风险评估,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将被列入高风险评估项目的行列。
工信部巡视员韩俊表示,近期一批强制性政府标准转换成为行业标准,标准制定形式的创新有利于刺激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目前经济下行的趋势下,信息消费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有力抓手,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应该成为智能可穿戴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