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地 创业沃土
——中关村软件园产业生态系统
2015-04-14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克峰
◎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克峰
创新高地 创业沃土
——中关村软件园产业生态系统
◎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克峰
一直以来,创新创业在中关村是个很热的话题,无数追逐梦想的有志之士踏上这片热土,开始了筑梦之路。2014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多次会议和不同场合调研时均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要以大众创业培育经济新动力,用万众创新撑起发展新未来,打造经济新的发动机。2015年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的表述更让人眼前一亮。
有人说创业是个艰难的旅程。从一个创意、一个团队,到一个公司,从一个产品、一项服务,到一份市场,从一个草根、一介书生,到一个颠覆者。创业者一路走来,奔向梦想,总有许多的挫折、低沉、苦闷、甚至无助不期而遇,创业所需要的阳光、荫泽、雨露、氧气、空间和园丁在哪里? 在这里,中国领先的创业创新生态——中关村软件园,就是创新创业者的栖息地。
创新创业离不开产业生态系统
中关村软件园作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在国家和中关村一系列创业政策的推动下,正在涌动着新一轮的创新创业热潮,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撑起园区发展崭新的未来。
据《中关村软件园2014年发展状况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园区企业总数300家,总产值逾1400亿元,研发投入137亿元(占比9.7%),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共计获得3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9000多件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305项,制定了200余项国家国际行业标准。园区累计孵化企业近600家,吸引留创企业130家。获得政府创新创业类授牌20余项,建立创业支撑类公共服务平台25个,线上聚集100多家各类投融资机构。
有需求,就有市场。如今在中关村软件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加速器、创融e家、云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比肩相邻。这些创新载体中,有的提供廉价的办公空间,有的提供融资对接平台,有的提供技术交流机会,有的提供创业培训,还有的兼而有之……不管模式怎么样,这些创新型产业载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为创业服务,让初创企业不会因为缺乏办公场地、资金、人才和创业经验而难以为继,创业因此而变得简单。新一轮创新创业的“风口”就在这里发生。
中关村软件园作为卓越的高科技专业园区发展商,紧密围绕企业从成立、孵化、加速到成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特点,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持续搭建对接平台,打造适宜企业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
南橘北枳——“橘”、“枳”因环境而异,创业环境关乎创业成败。鱼与渔——“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因而,创业需要择地而动,择地而渔,择地发展。
中关村软件园面向创业需求构建全产业要素生态
自然生态系统意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包括以水为基质的生态系统和以陆地土壤等为基质的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必须要素为阳光、空气、水(雨露、瑞雪等)、养分、土壤、和谐共生的人类活动等资源条件。
创业是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但创业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认为“创业只是一个小团队的事”,创业企业往往规模小、轻资产、没品牌,缺少创业经验,缺乏对R&D关注和投入,缺少国际化经验,缺少资本,不能以开放宽容的心态接纳能人,习惯在朋友圈子里做生意,只要技术好就不怕没市场等特点。
因而,需要针对创业企业的上述特点和实际需求,中关村软件园构建了创业需要的全产业要素生态,包括政策引导、产业集群、产业服务、创新平台、科技金融和国际化六项要素资源。
政策引导——创新创业的阳光。中关村软件园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拥有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创新政策、创业政策、国际化政策、科技政策、政采政策等多项事关创新创业的一揽子政策体系和框架,这里是国家、北京市、中关村、海淀区等创新创业政策密集覆盖、叠加区域,可尊享政策阳光的多重关注。政策代表着国家对产业发展的鼓励方向,我们需要朝着有阳光的方向去创业。近年来,中关村软件园的多个创业企业获得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北京市企业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股权投资、海淀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的政府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建设基础通信平台、数据灾备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贸易促进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平台、人才培训与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20多个,为创业企业提供各类服务 。
产业集群——创新创业的荫泽。目前,中关村软件园已经形成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汇集了众多国内外新一代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领军企业,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国家队。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些行业龙头,为初创小微企业、快速成长转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荫泽,他们树立了创业榜样、提供了产业资源、对接了市场渠道、成为了合作伙伴、构建了人才宝库,一批批初创小微企业、快速成长转型企业均可共享、共创和共赢。比如,中关村软件园与IBM携手举办全球企业家成长训练营(Smartcamp计划)帮助中小企业与巨人同行;中关村云基地落地园区,一批中小微云系企业得到集群化发展;携手百度公司建设网络营销大学,推动培育一批中小微企业实现新技术革命下的互联网营销与发展,等等。
创新平台——创新创业的氧气。失去创新,创业就要窒息、停步。创业需要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更需要放眼国际、融合创新的创业视野,还需要融合互通、协同创新的创业系统。中关村软件园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创新系统,它包括以行业领军企业、跨国企业、大型央企为代表的行业应用,以园区内中小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等为代表的创新源头,以对外交流、技术沙龙、实训基地、软件园大讲堂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其中,创新应用与创新源头创造出了企业研发中心,创新源头与创新平台孕育出了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创新应用与创新平台共创出了新型产业促进组织。中关村软件园作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和“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紧密围绕企业人才发展实际需求,联合一批高等院校和专业人才服务与培训机构,深入开展实习实训、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不断构建“人才的产学合作体系”。
科技金融——创新创业的雨露。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大力支持,科技金融就是创业的雨露,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活力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园区有着200多家大中小微企业,它们处于初创、孵化、加速、成熟等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对天使资金、创投资本、产业基金、战略投资、上市IPO等多样性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继续加强政策性资金支持力度,银行不断推出中小企业贷款产品,国内外知名的PEVC机构活跃在园区周围,名目繁多的基金争相涌现,各种融资中介机构穿针引线,高科技企业引来上市的“井喷潮”。因而,我们以“超市”为概念,在园区里建立了一个实现促成融资供需双方的对接、成交功能的科技金融超市平台。同时,中关村软件园作为首个唯一的“中关村信用示范基地”,于2012年率先启动“信用园区”建设系列工作,将园区作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构建信用体系建设的中间层,以信用园区建设探索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园区通过推广信用知识、建立信用档案、推行信用贷款、启动信用托管工程、制定信用园区指标评价体系等举措,初步构建了特色的信用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底,中关村软件园已有85家企业使用信用评价报告、93家企业建立信用档案、28家企业进行了信用托管,获得总额逾3.76亿元的融资。
国际合作——创新创业的空间。扩大视野,广泛利用市场、技术、人才、资本等全球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深化合作,加快发展是园区实施全球创新融合战略的首要关键路径。中美方面,世界知名跨国公司IBM、甲骨文等在园区设立研发中心,被纳入全球产业布局,成为全球高端研发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中以方面,园区与以色列孵化创投机构建立“中以国际合作技术创新转移中心”,发起设立政府性引导创业投资基金“中以创新发展基金”,成功在园区引入以色列创投孵化模式;中芬方面,园区联合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与芬兰相关政府机构合作在建立“中芬国际技术合作创新中心”,成功搭建中芬双方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并实现成功运营;中印方面,与印度TCS的合资公司成功落地园区,以上渠道的建立成为园区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的新平台、新机遇、新力量。园区企业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资源,目前共有来自8个国家33家国际企业,出口规模达13.84亿美元,海外分支机构数量达203家,外籍员工达3124人,其中非华裔外籍员工502人,创立TDSCDMA、McWiLL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等多项国际标准,8家企业登陆纳斯达克、纽交所、港交所等国际资本市场成功融资,广联达、华胜天成、启明星辰、博彦科技、文思海辉等入园企业开展多起国际并购,以全球视野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园区已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与融合创新重要基地。
产业服务——创新创业的园丁。选种、育苗、助长,每一个阶段都有我们的支持和服务,每一细节都成功给予成长所需的全产业要素。中关村软件园作为卓越的高科技专业园区发展商,紧密围绕企业从成立、孵化、加速到成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特点,积极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构建了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品牌化和创新性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该体系包括从产业研究到创业孵化、品牌拓展、人才培养与定制、科技金融、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信用建设、上市公司沙龙、产业基金等一系列产业促进服务,以及从基础通信服务到云平台服务和数字化、智慧型服务的多层次技术支撑服务,再到产城融合、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和谐发展和机制创新的生态示范园区三大方面,合力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和企业做强做大,其服务层次、服务规模、服务质量、服务口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创业孵化服务是园区整体产业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首批北京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在通过基地+基金、育苗计划、金种子工程、瞪羚计划、德勤高成长TOP50、创业导师、洋孵化器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促进创业型企业成功孵化与发展。
同时,园区已成为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联盟、中国高新区协会软件园分会、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等10多个国家或地方主流行业组织的发起单位或主要组成单位,园区的服务已形成从无序的布朗运动变有序运动的组织化体系。
创新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大企业中的高管辞职创业,还是创业名家的持续创业,抑或90后的新生代创业,只要选择了创业,人生就步入了既充满梦想又富有挑战的历程。对创业者而言,需要磨练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要明于奔向创业的阳光,善于利用创业的荫泽,智于选择创业的雨露,勤于吸纳创业的氧气,勇于开拓创业的空间,合于创业的园丁,把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养分充分地融合于自己的创业中,“君子性非异也善贾于物也”。 对于中关村软件园而言,我们要集聚好更丰富、更有效的创业要素,构架起各创新创业要素间的“活化”机制,成为创新高地、创业沃土。
结 语
我们创建平台,你们创造未来。中关村软件园承载着“率先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域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光荣使命,更孕育着助力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崛起的力量和梦想,愿每一个创新创业者储备好创业资源、修炼好创业精神、选择好创业环境,共圆多彩梦想,同绘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