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新型农民项目化培训的实践探索
2015-04-13许敏宏
许敏宏
[摘要]以项目培训为载体,可以有效推动城镇新型农民培训教育深入发展。一方面,满足农村社区群众不断日益增长的精神食粮,丰富农村的教育文化,帮助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会形成农民遵纪守法、互相帮助、邻里和谐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能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的发展,勤劳致富、现代文明理念、生活方式会逐渐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会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结合城镇新型农民培训的实践,重点探讨了项目化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农民教育 项目培训 途径方法
当前我国深处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农民这一群体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出现诸多问题,特别是教育方面的问题,比如伴随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需要学习先进的实用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愿望逐渐强烈;城镇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要求我们加强岗位培训,尽快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农民不断学习和掌握生产、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样,城镇成人教育任务就更加艰巨,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统筹安排,抓好城镇成人学校的各项教学培训工作。那么,城镇成人教育就形成了以农民培训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各阶段,各方面的需求,引领农民致富。因此,在发展成人教育中,如何让农民通过城镇成人教育这个平台,构建和谐家庭,提升致富能力,是开展城镇成人教育的关键。而农民教育中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尤为重要,它既为农民的自身提供利益,又具有为城市“二产”“三产”服务的特色。实践证明,以农民项目培训为重点,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开展教育培训、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的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是有效推进城镇新型农民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一、多形式宣传,激发参与培训热情
勤劳、质朴是咱老百姓的品质。我们同农民打交道,只有关系融洽,才能从语言、行为和思想感情上相互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放下老师架子,与他们同甘共苦,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我们要求老师们穿着打扮要朴素,言谈举止要文明,遇有劳动不回避。只有这样,他们才拿我们不当外人,心里有话乐意和我们讲,有问题乐意同我们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横幅、标语、宣传手册、宣传车等多形式的手段,大力宣传国家在培训、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号召广大农民参与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城镇成人学校对通过培训后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的先进人物,利用墙报、图画、报道等,把他们的事迹进行挨村挨户宣传,消除农民怕学不好技术、找不到工作的顾虑。通过宣传发动,使“就业靠技能,技能靠培训”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掀起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热情。
二、菜单式招生,有效提高参训动力
根据地方特点,自行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特色专业,吸收经济实用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根据农村山区偏远和农民知识水平不一的现状,可开展流动式培训,即培训送教下乡,组织专业师资队伍,带上教材及培训设施,走向田间地头、果园基地等就近办班,结合农民实际,本着学员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为学员提供手把手的服务,让他们掌握看得见、听得着、用得上的各种技术,从而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在学员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使学员走上了“学技术、思发展、做模范” 的新路子,才能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街道成人学校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讲究“实际、实用、实效”。采取菜单式招生,即向农民提供各类培训菜单,由他们自由选择报名,街道成人学校根据报名的人数及培训能力,再决定每年培训项目及培训机构。其菜单式的项目为,学历提升教育为主的有:成人“双证制”职业高中培训。以专业技能为主的培训有:计算机技术、营业员、烹饪技术、栽培技术、家政服务等。以生活知识为主的培训有: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职业道德、健康知识、低碳生活等。以健身休闲为主的培训有:柔力球、太极拳、气排球、排舞、交谊舞、木兰扇等。除此以外,还有心理健康讲座、文明礼仪讲座、优生优育、政策解读、时事热点等,这些培训的项目,既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又满足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他们参与培训的兴趣。每年街道成人学校独立或联合街道各组织开展的培训项目有20多个,受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由于免费培训的项目种类多、实用性强,寓教于乐,在活动中学习,因此农民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参与率占常住人口的12%以上。
三、项目式培训,提升受训者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一项需要各级部门和社会各阶层积极配合,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还是农民工技能培训,以及文化生活的普及,都依赖街道成人教育的发展,在更新知识、再就业、转岗以及协调生活等社区教育都具有无以比拟的作用。因而,街道成人学校围绕本街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采取自办与联办相结合,常年办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学历教育、劳动力素质转移、各类实用技术、思想道德等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开展就业、创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生活知识等对农民进行培训,引领农民的致富能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从而助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依托农业科技项目研训,引领农民的致富能力
农民致富靠什么?科技!而农民最缺的也就是科技。眼下,不管是仍在土地劳作的农民,还是离开了土地“背包进城”谋生的新型农民,最需要的一样是一技之长。街道成人学校就必须面对现实,去迎合农民这种最迫切的需求。农民最讲实惠,只要街道成人学校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就会不请自来,积极参与,否则,就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拉他不来。
本街道辖区内的三个工作片占本街道的一半面积以上,山地和水田占据各半,是一个农业集约化、密集程度很高的地方,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我们从农民群众最需要、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做起,尊重农民,服务农民,不断让农民从社区教育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么街道成人学校就结合自己街道的实际情况,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选准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形成一个产业,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
到目前为止,本街道已建立了农业综合种植基地、果木基地、高山茶叶基地、高山紫色番薯基地、大棚蔬菜基地、养殖基地等9个专业合作社,街道成人学校根据当地的情况,对种植大户的农民开设无公害蔬菜种植、高山绿茶栽培、杨梅栽培、生猪鸡鸭养殖、淡水养殖等实用技术的“农函大”常年培训班,这些培训很受种植户的喜欢,参与率达80%以上。通过长短期的培训,使农民在不同的层面上掌握科学技术,引领他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因而,利用“项目引路,致富农民”是一条有效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2.依托家政服务项目研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家政服务是指将部分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由社会专业机构、社区机构、非盈利组织、家政服务公司和专业家政服务人员来承担,帮助家庭与社会互动,构建家庭规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此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高度重视“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本街道辖区内的人口密度相当高,家政服务需求量大。如今全社会掀起了共享共建“生活品质之城”的热潮,为着力构建品质新农村,如何提高农民生活品质,街道成校就开展了家政服务项目的培训。我们根据当地农民的需要举办了烹饪技术(农家乐)、家政服务、月嫂、商品营销员、茶艺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项目的长短期培训班,培训结束后经过考核,发给他们结业证书,为农民的再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他们在生活质量上得以满足。这不仅为城市“二产”“三产”服务,更帮助农民解决就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3.依托文化活动项目研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人们普遍认为:幸福指数,是体现老百姓幸福感的“无须调查统计的”反应,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的“幸福指数”。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有着更高更多的追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几年来,街道成校与各组织独立或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民间文艺活动项目,比如排舞、太极拳、柔力球、健美操、舞龙等,农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都积极参与。明丰村的何庆林前年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要求他每天吃药。自从参加了街道成校组织的太极拳、柔力球等健身活动训练,现在血压不高了,人的精神都很好,药也不吃了。文化项目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广大民众的身体,又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以此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何乐而不为呢。
四、成果与思考
本街道成人学校每年为社会输送成人“双证制”职业高中学历培训毕业一个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业专业技能、农村后备劳动力、新型农民知识及各类短期农村干部理论知识、法规法律、各项健身的体育活动培训等都在3000人次以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培训,充分提高了街道群众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街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撑。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城镇新型农民教育是一项很强的社会事业,它不仅涉及到家家户户,还涉及工业、农业、商业、教育文化、妇女、团委等相关部门。城镇新型农民教育要开展对初、高中毕业生的实用技术培训,就离不开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的宣传发动;要提高农村干部和妇女的文化技术素质,就离不开组织、妇联的密切配合;要开展对农村科技户、专业户的知识更新,就离不开农业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从城镇新型农民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它的任务将越来越重,既要培养技术人才,又要培养大批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既要办文化班、又要办技术班;既要培训村两委的干部,又要培训专业户和回乡初、高中毕业生;既要办普及班,又要办提高班……如此繁重的培训任务,仅靠教育部门显然不能完成。没有相关部门的参与协作,更是无法办好的。因此,实行多方参与是城镇新型农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把当地的多方力量组织和利用起来,吸引各类各级部门联合办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才是发展城镇新型农民教育的必由之路。
总之,城镇新型农民教育工作是一项提升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的惠民工程,需要常抓不懈。要把成人教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摆在首位,这是城镇新型农民教育的活力所在。我们必须要坚持实用性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更新观念、不畏艰难、转变作风、脚踏实地,探索出一条适合自我发展的新路子,也必将为城镇经济建设和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劲松.提高培训质量、实施培训项目化管理[J].商业文化,2012,(5).
[2]周雷.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8).
[3]罗军,卢聪杰.浅析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J].当代经济,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