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C30B真空加热炉维修与技术改进分析

2015-04-13蒋小军李海滨

机电信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可控硅汇流电流表

蒋小军 李海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 绵阳621000)

1 设备简介及故障现象

该设备为ZC30B-13型卧式双室热处理炉(图1),额定功率为30kW,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 320 ℃,控制柜面板如图2所示。

图1 ZC30B-13型卧式双室热处理炉

图2 控制柜面板

故障现象如下:

(1)加热时电极的导线发热异常,温度太高。

(2)温度控制误差较大,温控不精确,保温时检测到的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7~8 ℃。

(3)保温期间电流表满偏,设备配置的电流表量程为800A,故障出现后,电流表的指针已远超电流表的额定刻度值,无法准确显示此时主回路中的工作电流。

2 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第一个故障现象,我们从该设备发热体的特殊性判断出应该是发热体连接不紧密,也就是所谓的接触不良,然后又有短路现象所致。该设备的加热室由石墨毡制成隔热层,固定在金属框笼上,放在炉体中间作为炉膛,石墨布固定在一对石墨汇流环上作加热体,环上引出两只钼棒作为电极,它们穿过炉膛的绝热层插入到水冷金属电极中,金属电极再穿过容器的最外层,其末端与外电路连接。加热体的负载为石墨布,因为石墨布导电性非常好,如果采用其他加热元件,如炉丝或加热棒,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下早已熔化,而且温升较慢。以上这些部件如果破坏或松动,都将造成工作异常现象。

打开炉膛后,发现两只汇流环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尤其是前汇流环,两只立柱与上环架和下环架的连接是线和点连接,钼螺钉也已熔化了一半,再测加热体与外壳的绝缘电阻,只有70Ω,已属短路,上述这些现象,必将引起炉体电流异常。在寻找短路点时,发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现象,炉体上大部分用于绝缘的瓷套管已被石墨的粉尘渗入,这样瓷管就变成了导体,在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我们用砂纸将瓷套两个截面清理干净,这样就可以使接触于金属的端面恢复到绝缘状态。

对于第二个故障现象,控温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铂电阻、控制加热体的导电执行元件、温控仪以及真空度。对于这台设备,以前我们维修的内容基本上是一些继电器、加热体等硬件或强电线路,这次出现的故障比以往复杂,须逐一排查每一部件,这台设备的控温线路在多年前已被改造过,改造后的电气原理图也没有,无技术资料可查,于是尝试着画出它的主电路图。这台设备最初是利用两种控温仪表构成两套独立的温控系统,改造后,利用一块较为先进的温控仪表FP21和设备原配的TG-1型可控制硅功率调节器组成了现用的温控系统。

此时的控温情况为:(1)当设定温度为200~250 ℃时,系统能在设定的时间内加热到设定温度,在保温期间,精度可达±1 ℃,而且保温期间的功率输出基本符合FP21 型仪表经内部计算所显示的功率大小,这可在电流表的指针指示体现出来。(2)当温度设定为400~450 ℃时,系统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达到设定温度,但精度误差为2~3 ℃。(3)当设定温度为600~650 ℃时,误差为4~5 ℃。(4)当设定温度为800~1 100 ℃时,误差为7~8 ℃。以上这些现象有一个规律:温度越高,误差越大,而且保温时的功率输出显示与电流表指示值不相符,表现为FP21 显示输出功率为11%~12%时,电流表指示针在700~800A 范围内波动,使得控温不精确。

我们对能造成这种现象的相关器件做了逐一排查,采用新标检的铂电阻,更换可控硅,最后对TG-1控制仪表内部的相关器件进行更换,发现问题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对整个线路及控制原理进行清晰的分析,于是画出仪表内部及外部连接的部分原理图。对于这个电路,笔者分析两只可控硅反向并联,就构成了一个交流调压电路,根据发热体对电压的要求,用两组独立的触发脉冲信号G1和g去控制交流电压正负两半波的相位进行交流调压,实现功率调节。在这个电路中,380V 交流电压经变压器变压后输出40V 交流电压,变压器容量为50kVA,两只反向并联的可控硅与加热体串联后接在变压器次级。可控硅控制角的大小决定了导通角的大小,控制角越小,导通角越大,则输出的平均电压值就越大;反之,控制角越大,导通角就越小,输出的平均电压值就越小。在加热体功率确定的情况下,也就是该加热体的材料为石墨布,它的额定功率为30kW,改变电压的大小,也就改变了电流大小。这些过程的变化都取决于FP21 和TG-1 两块仪表的输出指令及变化的信号,采用两只可控硅反向并联,是为了获得电源在负半周时的电压,提高电源的利用率。并联在可控硅两端的电阻和电容起保护作用,在可控硅一端出现过电压时,电容就被充电,当可控硅被导通后。电容就通过可控硅放电,为防止过大的电容放电电流通过可控硅,串联了电阻进行限流,这也是在其他很多电子线路中常见的阻容吸收电路。为了理解两块仪表的配合使用和内部向外输出的信号,笔者拆检了TG-1周波控制器,试着画出了局部的器件连接图,这部分是触发可控硅的主要电路。

至于第三个问题,也就是电流表满偏,是石墨布的功率变大所致,以前的石墨布功率较小,现购的石墨布功率较大,如果以本设备额定功率30kW 来计算,石墨布的阻值应为P=U2/R,即R=362/30 000=0.043 2Ω,经过实验,利用5根窄石墨布便可达到23kW,这已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在满功率工作时,工作电流已被控制在700A范围内。

3 难点及技术改进

3.1 难点

该设备加热体所有部件均为石墨材料,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用手去紧固,如果利用工具,则会导致石墨螺杆及汇流环断裂。

3.2 技术改进

(1)该设备多年前曾被改造过,原设计的温控系统线路未被解除(因控制方式不一样,现已不用)。将这套线路从现用的系统中剥离出去,解除相互联系的各接点,简化了线路和易发生故障的分支线路,可为日后的维修减少排查线路故障的时间。

(2)利用钼丝替代原用的石墨绳缝合炉腔的石墨毡,起到了既耐高温又不易断裂的作用。

(3)反复试验,将功率控制在23kW 之内,既保证了工作使用要求,又减少了石墨布与汇流环之间的隐性故障。

(4)提高了汇流环的整体紧密度和机构强度。

(5)对电极输出端改用多股焊靶线进行连接,消除了高温时电极易松动过热的现象。

4 结语

以上为ZC30B真空加热炉维修心得,希望能为同类设备维修与改造提供参考。

[1]张兴.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乐建波.温度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专业项目教学教程之四[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可控硅汇流电流表
葛南直流工程可控硅试验仪的应用研究
DX200发射机可控硅全控整流保护电路分析
流域汇流计算方法在风峪沙河段的应用探讨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试论电流表的改装、校准及其应用
基于ARM CortexM0的智能光伏汇流采集装置设计及应用
一种球载雷达汇流环设计
含有光伏防反器的汇流方案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直流小电流表校准方法的研究
基于FPGA的可控硅移相触发控制器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