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告别化肥时代
2015-04-13宗建华
□ 宗建华
齐鲁石化的两个化肥厂在国内甚至世界同行中都曾经创造过辉煌。
2006年5月,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为化肥装置服务的水处理系统开始拆除。同年10月,合成氨和尿素装置开始拆除,并准备整体运往四川达州市。这标志着有32年历史的引进大化肥装置将从此在山东大地消失。
在此之前的2004年,齐鲁石化的第一个化肥厂——第一化肥厂改制成为“齐鲁第一化肥有限公司”,成为一家民营企业。凡此种种,标志着齐鲁石化已经彻底告别了化肥时代。
日本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 1976年12月19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中)为第二化肥厂建成投产剪彩。
上世70年代的齐鲁石化只有四个生产厂,炼油厂、橡胶厂和第一、第二化肥厂。两个化肥厂在国内甚至世界同行中都创造过辉煌。
1976年,第一化肥厂对合成氨、尿素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年产合成氨8万吨、尿素12万吨,成为当时国内氮肥企业中规模最大的生产厂。一直到这个厂停产时止,他们的长周期运转天数在全国中型化肥厂中始终保持第一,当年的化工部多次总结推广他们的安全生产经验。厂内的干部和技术人员也曾作为专家到孟加拉国,帮助他们建设化肥厂、生产化肥。出国当专家,一直是老一代一化职工津津乐道的事。
拥有“文革”后期引进的大化肥装置,第二化肥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地政府对大化肥的建设也给予高度重视。据淄博市志记载,1973年11月23日,成立11人的安全保卫领导小组,并从公安、保卫部门抽调30名干部,组成第二化肥厂工程指挥部保卫办公室。公安机关抽调28名民警对第二化肥厂周围城区、社队和50多个厂矿企事业、机关、学校,全面调查摸底,对进入工地的2000多名职工,逐人审查登记,发工作证。
第二化肥厂建设和开工时请了一批日本专家。那时,中日两国建交时间不长,两国人民之间互相并不了解。据日本专家后来讲,他们临行前曾被多次告知,中国人对日本很敌视,到中国来要处处小心。当时的第二化肥厂也开展了严格的外事教育,强调不能对日本专家讲不礼貌的话。尽管双方都小心翼翼,但互相的了解还是在碰撞中深入。
□ 1976年10月15日,齐鲁石化产出合格尿素。图为出产品时的场景。
当时中国还处于“文革”中,日本的经济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日本人普遍认为,中国这些年只搞了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远不如他们。于是,就有人说出了当时二化职工都熟悉的一句话:“你们的(建设和开工)水平,如果十年内能赶上我们,那就很不错了。”他们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正是这一句话,激发了全体职工的民族自尊心。
于是,人们看到,工艺流程图和各种参数贴满了单身宿舍的墙,从工地、车间、食堂和宿舍,到处是拿着流程图、各种资料学习的职工。许多职工走着路也在背位号和流程,全厂既是一个大工地,又是一所大学校。很快,日本专家惊讶地发现,单凭画流程和各种仪表标志就可以和中国人交流,许多中国工人的技术水平并不比他们差。日本专家开始向中国工人竖大姆指了。
中国工人学习技术的热情和工作精神也让日本专家很受感动。一次,他们找一位中国工人一起到现场调整设备,操作班长让两位女工过去,日本人连连摆手说女人不行。可我们的两位女工到现场熟练地进行了操作,日本人的摆手变成了大姆指。还有一次,在透平压缩机组开车时,突然传来“咚”的一声巨响。现场所有人都非常紧张,纷纷躲避,只有当班的操作工坚守岗位没离开半步,日本人又竖起了大姆指。就是在这种氛围中,这些第一次来中国的日本专家一点点认识了中国人。
自建成投产起,第二化肥厂便步入了辉煌。几十年来,他们的产品质量一直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是全国首批二级和一级企业。1983年,齐鲁石化公司两个厂生产的尿素获得了部、省优质产品称号,后来还成为国优产品。在这几十年中,不仅日本厂商经常来回访,连向日本提供专利技术的美国人也到厂考察。他们对该厂一段转化炉管几十年竟然还能正常使用,而且性能良好表示惊奇,对厂里的生产和设备、安全环保管理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在日本向世界多个国家出口的大型化肥装置中,山东的大化肥装置管理水平是最高的。
在这几十年中,第二化肥厂又伴随齐鲁30万吨乙烯建设,建成了空分、甲醇和丁辛醇装置。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大批人才从这里走出去,其中包括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杨兴富和国家交通部长杨传堂。
化肥生产面临困局
由于对原料问题的估计不足,第二化肥厂从投产之日起就面临着原料不足的问题。按照设计要求,整个大化肥装置每小时需用天然气53900立方米,年需气4.5亿立方米。但是,除投产当年的1976年化肥装置有过高负荷生产外,其他年份装置基本处于中低负荷运行。尤其是一到冬季,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更成为大问题。为此,积极同油田协商保证供气成为该厂和齐鲁石化的重点工作之一。据经常跑油田的同志讲,为了保证二化的用气,油田也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曾在油田二级基地看到,为保证二化用气,取暖用的天然气被停掉,生产调度室用废木头生火取暖。有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穿着棉衣办公。胜利油田毕竟不是气田,第二化肥厂必须两条腿走路,积极寻找新的原料途径。
为解决原料问题,齐鲁石化的历任上级石油部、化工部、中国石化总公司都在想办法。齐鲁石化和第二化肥厂也想了很多办法,许多技术措施和改造都是围绕着如何增加原料开展。建厂第二年的1977年,该厂增设了拔头油装置,1979年又引进了第一化肥厂的焦化干气,1986年引进了美国的普里森装置,回收池放气中的氢用于化肥生产。1989年回收利用丁辛醇火炬燃烧气。后来又使用炼油厂的重质柴油。通过这些措施,第二化肥厂维持了化肥装置的低负荷运行。在2002年化肥装置全部停工前,他们使用的原料达到6种。
化肥的生产成本也在增加。特别是在烧重柴后,成本增加就更快了,当时生产一吨化肥就要亏损200多元。与此对应的是化肥市场的不景气。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化肥市场价格一路下滑,第二化肥厂生产的尿素,最低时一吨只卖到900元,企业因此而陷入亏损的局面。
同样因为原料的问题,第一化肥厂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工一直不正常。该厂生产用的炼厂气被送到二化,以保二化的生产。2000年,第一化肥厂停产。第二化肥厂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2001年3月12日,尿素装置停车。合成氨装置改造为制氢装置,向炼油厂供氢。制氢装置运行不到两年时间,就于2002年11月20日停车。化肥装置从此闲置起来。
据说,制氢装置彻底停工那一天,天空有些阴,灰蒙蒙的。在场的干部职工说:“当装置突然静下来的时候,我们感觉自己的心都是灰的。”
化肥时代的终结
虽然齐鲁石化两个化肥厂的停产,是中国石化因其长期亏损做出的产业调整决策,但对两座化肥厂今后的发展方向,从齐鲁石化到中国石化总部也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二化停产后,先后有内蒙、青海和淄博矿业集团提出,要将二化化肥装置整体搬迁或者合作生产化肥。几经考虑,2003年,中国石化与青海省就第二化肥厂整体搬迁至西宁进行了多次会谈,并签订了商谈协议。其间,中国石化和青海省的高层领导对此事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第二化肥厂搬迁青海的方案没有实行。
在经过短暂的间歇期,随着中国石化在四川发现了普光大气田,二化化肥装置的出路再次提上了中国石化的议事日程。2006年1月,集团公司正式决定由齐鲁石化作为业主,将齐鲁二化化肥装置整体拆迁到四川省达州市,建设齐鲁石化达州化肥厂,后改为齐鲁石化达州分公司,以充分利用达州的天然气资源。同时,在这一年中,第二化肥厂资源优化项目同时上马,二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停产近4年的第二化肥厂化肥装置有了出路,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在整个2006年中,化肥设备的拆除、检验、搬运各项工作的进展紧锣密鼓。远在四川达州的项目工地上,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人们都在企盼,达州人企盼在自己的土地上,一座大型化肥厂很快建设起来,为发展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第二化肥厂的职工企盼,陪伴了自己30多年的化肥装置,能在新的土地上有新的发展。
在此前的2002年,第一化肥厂已经顺应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潮,通过改制分流,成立了齐鲁第一化肥有限公司。对原装置改造后,年产合成氨10万吨,尿素17万吨,甲醇2万吨。2004年12月26日,齐鲁第一化肥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生产。投产后的几年内,化肥市场形势一直不错,该厂的效益也得到了保障,实现了改制后的新生。在此期间,第一化肥厂再次发生变化,被山西阳煤集团收购,成为其下属企业,改制的民营企业重新回到国企的行列。
与第一化肥厂不同的是,在达州的大化肥装置却不那么顺利。前期的基本建设一切都按部就班,主要装置到2007年底基本建成,单机试车和联运试车进展的也不错。由于各种原因,到2010年1月才开始试生产。然而,试生产后不久,装置再次停了下来。这一停就是4个年头。直到2014年,齐鲁石化撤销达州分公司,装置中的设备及相关资产,通过拍卖等方式处理,员工则整体返回齐鲁石化重新安置。至此,齐鲁石化的化肥时代彻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