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下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协作发展对策探究
2015-04-13余学志
摘 要: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品牌已经成为会展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意味着现阶段会展业的发展将以城市品牌为依托,利用品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带动整个会展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会展业的发展将强化城市品牌的传播,对城市的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旅游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品牌;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对策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重庆和成都将携手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第四极”。近年来,在成渝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成渝经济区会展市场蓬勃发展,会展业已成为衡量城市品牌重要指标之一,是提升成都和重庆城市品牌的新途径,更是打造成渝经济区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力量。
一、城市品牌与会展业互动关系
知名城市品牌可以带动整个会展产业的发展,国内外展商和与会人员都有意愿亲临这座名城;同时,会议、展览、大型节庆活动(MICE)的发展也会推动城市营销、塑造城市形象以及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1.城市品牌视角下会展业的界定
随着世界经济融合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从20世纪80年代所辖领域的较量、90年代综合实力的较量演变成21世纪的城市个性魅力的竞争。国内外学术界对城市品牌有诸多见解,Keller(1998)提出“一座城市可以被品牌化”的思想;余明阳(2004)、张锐和张燚(2006)等认为城市品牌的形成与城市本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产业特征、交通旅游、资源状况等密切相关。本文认为,城市品牌视角下的会展业是会展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品牌是一张全新的经济名片,品牌城市将利用品牌营销、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资源、城市战略来支持和扶植会展业,以此吸引国内外参展商及重要与会人员,推动会展业向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会展业的发展能够为主办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城市社会、经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商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而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品牌城市。
2.城市品牌推动会展业发展
(1)发挥城市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重庆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战略高地,并拟在内陆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带动我国内陆地区全方位开发开放;成都具有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注重与国际市场接轨,成都由“国内交通枢纽”向“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转变,成渝两城市已经具备发展会展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基础,无论是参展商、组展商还是专业观众,都能够在成渝两地发展会展业中受益。
(2)城市品牌具有磁场效应。成渝两地拥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2013年成都成功举办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和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让成都走向了世界。城市品牌传播让更多的国内外政客、投资者、学者等了解成渝两地,并留下良好的印象和口碑;城市品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后,成渝经济区发展会展业,国内外参展商和与会人员都愿意前往成渝参加盛会,并深入体验和享受独特的城市气息和氛围,提高会展业整体的水平,推动会展业向国际接轨。
3.会展业发展促进城市品牌的塑造
(1)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借助展会及节事活动的声誉,塑造新的城市经济明信片,宣传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2013年成都成功举办国际盛会《财富》论坛,城市硬件设施建设中突出现代化和格调雅致性,软件方面注重服务周全、细致和高效;成都将会发挥“大事件后效应”,让世界更多的知名企业和外国友人了解成都,打造国际化品牌大都市。
(2)推动城市文明建设。成渝两地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成都市政府和重庆市政府都重视城市文明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3)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成渝两地举办知名展会和节事时,要注重会展产业链的发展,特别是贸易型展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餐饮、金融、交通、电信业、旅游观光、民航等行业,推动大量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向成渝地区聚集,不断优化城市投资环境,推进城市的招商引资,对成渝经济区经济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二、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存在问题
成渝政府都重视会展业的发展,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地理区位因素以及成渝两地恶劣竞争等原因。
1.区域合作体制欠缺。一是成渝经济区暂未成立专门的区域协调管理职能的机构,“行政经济区”发展模式明显,市场运作系统不完善,导致区域资源利用率不高,增加资源利用成本;二是区域利益共享机制欠缺,成渝会展业呈现各自为战,盲目竞争状态,区域性会展法律与条例不完善,会展业发展的竞争机制欠缺;三是成渝经济区政府主导型展会较多,具有特色、品牌化展会却屈指可数,未能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优势产业发展品牌会展项目,削弱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整体实力。
2.会展专业人才匮乏。成渝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企业亟需掌握会展理论知识和实操技术的会展人,大多从事会展服务的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目前四川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会展专业在校生不足800人,毕业人数不足200人。随着成渝会展走向国际化,对会展英语的要求也不断增强;另外,高等院校会展教育也处于探索式发展时期,不断修改会展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不够健全,由于教师本身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会展知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3.资源整合效率欠佳。成渝经济区总体会展资源丰富,由于成都和重庆的行政区域的限制,使得成渝资源没能相互弥补,会展资源不能共享,成渝经济区举办规模小的同质化展会较频繁,没有利用城市的产业基础发展会展业,更无法做到强强联合,导致成渝经济区会展资源浪费和闲置比较严重。
4.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高。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西部内陆地区,是中国五大会展经济带之一,受区位因素的影响,成渝经济区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国际会展业仍有很大的差距。国外知名会展公司中国分公司很少落户成渝两地,国外参展商和重要与会人员对成渝两地了解甚少。当前要不断加大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对外交流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新颖和独特的会展发展模式,注入新鲜血液,引领成渝会展业实现腾飞。
三、城市品牌视角下成渝经济区会展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成渝两地发展会展业应紧紧依靠当地优势条件和硬件支持,同时借鉴国内外会展业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注重会展服务的质量,并结合城市特点,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展会,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会展业发展道路。
1.加强成渝会展业合作体制建设
重庆与成都会展业的发展不能随波逐流,盲目发展会展项目,应该以“错位合作”的发展模式为向导,合作可以提高整体竞争力,提高办会质量和办会效果,实现城市的展会资源共享,形成规模效益。利用展会的带动效应,推动成渝经济区经济蓬勃发展,而市场化的运作有助于提高会展活力和会展效益,提升展会竞争力,因此成渝两地应加快会展经济的市场化,营造一种市场塔台,经济唱戏的会展产业发展格局。成都会展业发展在休闲、文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且已有成功运作的糖酒会、西博会,经验丰富。重庆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新兴产业上,为此重庆可以开发全新的会展项目,再者重庆可以凭借今时今日的政治、经济地位,将大量会议项目聚拢重庆,大力发展会议产业,从而实现以会议见长的会展业发展模式。最终促使成渝会展业错位优势发展,呈现主题、风格迥异的态势。
2.加大成渝会展业人才培养力度
成渝经济区中只有四川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这三所大学开设会展专业,重庆文理学院会展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不断更新会展人才培养方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向社会提供专业化的会展人才。鉴于此,一是要鼓励成渝经济区更多高校开展会展专业,会展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整合经管学院、外语学院、设计学院,共同培育综合型高素质会展人才,积极鼓励会展从教师到北上广会展院校进修,提升理论和专业技能;二是要开展校企合作,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比如重庆文理学院长期对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进行志愿者协助,积极争取东部或国外大型会展经理人到高校讲学或开展讲座;三是要开展技能证书培训,开展会展策划师、注册策划师、展台设计师、商务英语翻译师等,注重会展应用型人才培育。
3.发挥成渝会展业资源整合效应
成渝经济区发展会展业要充分利用城市产业基础优势。一是以坚实的产业基础发展会展业能够发挥产业竞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展商和与会人员,相应的把展会做大做强,向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比如成都着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重庆发展汽车摩托车展览会。二是会展业硬件条件要协调利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是成渝经济区最大的展馆,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多样,要充分发挥大型展馆的优势,要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展馆。三是针对成渝两地小规模同质化展会,尝试进行会展企业合作,对成渝经济区物流、交通、餐饮、住宿、旅游、会展企业、会展场馆等会展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化。
4.积极推进成渝会展业与国际化接轨
成渝经济区是国务院2011年正式批复的,成都和重庆市政府都高度重视会展业的发展,都出台相关法规条例要建设“会展之都”,然而成渝两地应充分利用国家和政府的优惠政策,积极与北京、上海、广州进行会展业发展交流,同时借鉴国外会展业发展经验,努力引进国外知名会展企业,提高成渝经济区会展业综合实力。积极鼓励成渝两地申办国际性交流项目,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国际展商来蓉发展会展业;同时注重与国际品牌展览公司进行项目交流合作,选派会展高层经理到国外展览公司进修等方式,以此来积极推进成渝会展业与国际化接轨。
四、结语
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成渝经济区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成渝经济区发展需要成都和重庆发挥城市品牌效应。在城市品牌视角下,可以从加强成渝会展业合作体制建设、加大成渝会展业人才培养力度、发挥成渝会展业资源整合效应、积极推进成渝会展业与国际化接轨这四个方面来发展成渝经济区会展业;目前成渝两地会展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魏敏.成渝区域:培育“十二五”新的经济增长极[EB/OL].中国经济.2011-11-21.http://district.ce.cn/zg/201111/21/t20111121_22853804.shtml
[2]Kevin Ryan Keller,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Building.Measuring & Managing Brand Equity[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8.
[3]余阳明,姜炜.城市品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4]张燚,张锐.城市品牌论[J].管理学报,2006(04).
作者简介:余学志(1991- ),男,安徽六安人,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会展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