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5-04-12姜给嵩

南方农业·上旬 2015年1期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玉米种植技术得到大力发展。玉米双株高产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玉米种植技术,通过双株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降低资源损失,提升玉米种植质量,可大大提高玉米的产量。分析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势及注意事项,阐述重庆市永川区应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优势;应用;重庆市永川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1-014-03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0127.1345.00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27 13:45:39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是在提高单穴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实现了玉米超高产的目的,不仅增大了种植密集性,还大大节省了玉米种植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1-3]。

1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势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玉米栽培技术,与传统的玉米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4-5]。

1.1增大种植密度,提高产量

传统玉米种植主要采取单株种植。单株种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种植过程中对通风和光照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正好打破了传统玉米种植的局限性,不但增加了玉米种子的种植密度,提高了玉米种子的出苗率;还有效改善了玉米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玉米种子的存活率,从而大大提高玉米的产量。

1.2减少工序,省时省力

应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可以减少种植玉米的劳动工序。这不仅节省了种植玉米所耗费的时间,减轻了种植玉米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

1.3操作简单便捷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操作非常简单,种植人员很容易就能熟练应用这项技术。同时,这项技术本身不存在任何特定的操作规范,实际使用时非常便捷,易于掌握。

2玉米双株高产种植的注意事项

虽然玉米双株高产种植具有操作便捷、简单易学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四个环节,即种子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方法、施肥管理,直接影响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

2.1种子选择

应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种植玉米时,应选取耐密性高的种子。同时选取纯净度高、含水量低、正规合格的优质种子。

2.2种子处理

在种子生长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采用种子包衣剂对种子进行防护。种子包衣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防护工作的效果,因此,在选择种子包衣剂时,一定要认真谨慎。同时,使用包衣剂时一定要适量,否则不仅起不到防护的效果,还会对种子造成伤害。

2.3播种方法

播种时,一定要注意种子播撒的深浅度要一致,先将土壤进行均匀处理后再掩盖。同时,还需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适当踩压。

2.4施肥管理

施肥时,充分分析玉米种子的生长环境及品种特性,再进行施肥,可以确保施肥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3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

结合重庆市永川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分析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实际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3.1永川区的地理气候条件

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东邻江津区,东北靠璧山区,北界铜梁区,西接荣昌县,南与四川省合江县、泸县接壤。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年平均降雨量1042.2 mm,平均日照1298.5 h,年平均无霜期317 d。2013年,永川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6万hm2,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永川区的自然环境适宜玉米生长。

3.2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应用

3.2.1 选用耐密性高的种子

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玉米产量。据相关调查表明,若选取良种进行种植,则可以增产30%~50%。玉米双株高产种植必须选用耐密性高、纯净度高、含有水分低的种子,如郑单958、先玉335、利民33以及农华101等。

3.2.2 播种与移栽

播种前先采用包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再进行发芽试验。若种子的发芽率在95%以上就可以进行种植。同时,在播种之前将种子晾晒,把小粒、破粒、病粒的种子清除。每穴播4粒左右的种子,并且要集中。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一般是出苗20 d左右,就可以进行移栽。采用宽窄行栽培,宽行75 cm、窄行55 cm,株距40~45 cm,每667 m2留苗5000~5100株,即2500~2550穴。每穴双苗,平均667 m2比传统模式增加了1000多株。随着行距的加大,更加便于通风和采光,使玉米长势更为茁壮。

3.2.3 田间管理

3.2.3.1苗期管理

种植人员要及时查苗,若发现缺苗,可采用带土移栽的方法进行补苗。补苗之后,还要进行浇水、施肥,以2次为宜。在定苗时,要选择同样大小的双株留苗,并多留计划密度的5%左右。

苗期一般进行2次中耕,深度以5~10 cm为宜。定苗前后还要进行1次浅耕,深度以5 cm为宜。当玉米生长到拔苗期时,就可以进行中耕,深度以10 cm为宜。在中耕的同时还要除草。

双株种植的玉米田水肥管理投入要适时、适量。播种玉米时,随播适合玉米施用的三元素复合肥,平均667 m2用量10~15 kg,农家肥根据条件尽量多。虽然玉米是一种耐旱作物,一般不需要灌溉。但若是干旱严重,则必须进行灌溉,否则会大大影响玉米幼苗的生长。灌溉时严格控制好水量。

同时,必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在育苗期,玉米最主要引发的害虫有粘虫、蚜虫以及地老虎等。虽然玉米双株高产种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虫害发生率,但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若不及时防治,对玉米幼苗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及时喷洒相应的农药防治,确保幼苗的正常生长。

3.2.3.2玉米穗期管理

对玉米苗进行检查时,发现存在的小株、弱株,应及时将其拔除,可以提高玉米苗的整体质量,还可以加快健壮玉米苗的生长。玉米穗期要进行中耕,以2次左右为宜。拔节后,进行1次深中耕,有利于玉米苗根系的生长。当玉米苗进入小喇叭口期之后,为了保根蓄墒,可进行1次中耕,不宜过深。

当进入大喇叭口期时,应采取措施控制玉米苗的株高,防止陡长。一般喷洒1支烯世宝或矮壮素来控制玉米苗的株高。为了防止玉米的倒折或倒伏,可以在喷洒烯世宝或矮壮素的同时,施用攻苞肥。

玉米在进入穗期后,应立即追肥。追肥的最佳时间是大喇叭口期,以氮肥为主。追肥与中耕结合起来,将肥料施入穴中,再大范围进行培土。

玉米穗期最主要虫害为玉米螟,病害为纹枯病。防治虫害时,应先将农药进行合理的配置,再从玉米穗部顶端进行灌药。进行纹枯病防治时,若是发病初期,选用井冈霉素点入玉米喇叭口内即可。

3.2.3.3花粒期管理

玉米进入花粒期后,不仅要补施攻粒肥,注意浇水和排涝,还要进行中耕除草。此外,还要注重虫害防治。花粒期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蚜虫等。玉米粘虫可用40%的水胺硫磷500~6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1000倍液喷雾防治。

3.2.4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提高玉米质量、产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在最佳收获期对玉米进行收获。若是早熟玉米品种,最佳收获期通常是授粉后45 d;若是中晚熟品种,最佳收获期应在授粉后50 d左右。

综上所述,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降低资源损失,提升玉米种植质量,可大大提高玉米的产量。但是,要充分发挥出玉米双株高产种植的优势,还必须对玉米的生产模式进行改进,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田霓.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J].北京农业,2014,(18):33.

[2]郭军涛,王卫,张艳华.浅议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63-164.

[3]刘震,傅俊范,景殿玺,等.双株定向栽培模式对玉米纹枯病发生和流行影响的初步研究[J].玉米科学,2013,(5):131-135.

[4]周春辉.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85.

[5]葛立胜,景希强,何晶,等.玉米双株叶片定向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0,(4):38-40.

(助理编辑:易婧;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