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剧,少点“脑残”,多点“烧脑”

2015-04-1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5期

“脑残剧”与“烧脑剧”二说皆源于网络,前者指那些内容低俗,没有积极思想的影视剧,如徒手撕鬼子、飞刀敌炮火的抗日雷剧,或是神仙战魔界的狗血剧;后者指的是信息密度大、情节复杂,需要人们在观看时进行大量思考的影视剧。说到电视剧,以热播的《北平无战事》为首,说到电影,应属几乎刷爆朋友圈的《星际穿越》。前者以庞大的历史格局、错综复杂的剧情让不少网友大呼过瘾,更有人表示,“如果周围没有人跟你讨论《北平无战事》,恐怕就要检验一下你的朋友圈的成色是否不够高大上。”后者不仅有多处伏笔和细节,更有不少关于天文物理的理论和谜团,令许多自认科幻迷的观众直言该片是至今看过的“最烧脑的电影”。

“脑残剧”与“烧脑剧”对比如此鲜明。然而,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虽有57.5%的受访者喜欢“烧脑剧”,但仅21.6%的受访者经常看;43.5%的受访者认为,知识储备不够导致有的人看不懂“烧脑剧”,宁愿看“脑残剧”;35.2%的受访者则表示平时生活工作太累了,不愿意动脑。

的确,当下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大多数人都把影视作品当做快餐消费品,是放松、解压的工具,在这方面,不用动脑的“脑残剧”确实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在电视剧评论人李星文看来,影视剧的功能不应该因为市场的原因,就仅仅被限制在娱乐方面。还是有很多观众将其当做审美介质和认识世界的渠道,这也是很多观众喜欢《北平无战事》的原因。“问题是现在的脑残剧市场份额过大,严肃的精品剧所占市场份额太小。二者的比例可以说是9比1,如果能把这种比例扭转到6比4,就好了。”

●媒体评点:在文艺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说:“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其实就是告诫我们要处理好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文艺作品市场化无可厚非,但绝不能让“金钱的力量”腐蚀了作品的质量,更不能让影视作品为了收视率而低俗、恶俗、庸俗。要知道,影视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对大众的观念、社会的风气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影视制作方,不能仅仅向钱看,更应多考虑自己身上背负的社会责任。(陈怡如,人民网)

◎话题拓展: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粗制滥造的影视剧要不得;培养与引导;社会责任;社会风气……

(资料来源:人民网、千龙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