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离“中国购买”有多远
2015-04-12
春节期间,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赴日消费,购物消费近60亿人民币。电饭煲等传统热门商品依然畅销,温水洗净马桶盖成为今年的一大购物热门。日本当地媒体称,“马桶盖几乎处于断货状态”。而近日家住杭州的王先生爆料,他在大阪的电器商场惊奇发现,马桶盖的外包装上赫然印着“Made inChina”,产地竟然是杭州下沙。
闻此报道,有网友五味杂陈地吐槽道:“这真是一只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然而,“中国制造”却不愿意在“中国购买”,这种“任性消费”的怪异现象听起来似乎可笑,但倘若少一些愤青情绪,多一点理性思考,我们无妨听一听杭州松下公司的客服解释:“这是国内松下厂家生产出口日本的一个型号,专门提供给赴日本消费的中国顾客。这款马桶盖的生产标准完全依据日本的相关标准生产,从质量上来讲要优于国内的同品牌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哪里里出产已显次要,相关管理上的严格检测和罚劣举措,以及由此一步步打造出来的诚信声誉,才是最为紧要的了。
●媒体评点:中国人海外扫货,绝非“崇洋媚外”那么简单,其本质乃是信任危机。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果付出高额的代价买回来的是假冒伪劣,自然会让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大受打击,让消费者的消费信任消失。到日本购买马桶盖事小,让消费者重拾对国货的信任事大。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善于学习和创新,“中国制造”的产品,其技术含量和质量保证,亦会媲美诸多“正宗洋货”,但我们必须警醒的是,要让“中国制造”跟热衷“中国购买”密切对接,切不可再让各种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行径,继续恣意玩弄“劣币驱逐良币”的可悲游戏。(谭浩俊,东方网;司马童《新文化报》)
◎话题拓展:诚信;信任;品质;创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正视日本电饭煲,无需愤怒;理性思考……
(资料来源:《新文化报》《辽沈晚报》、浙江在线等)
编辑/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