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占领民主”运动,英美媒体失声
2015-04-12
一冷一热,西方媒体的傲慢、偏见与虚伪,备受质疑
2014年10月17日以来,英国数百名反政府示威者聚集在伦敦议会广场,举行“占领民主”(Occupy Democracy)运动,抗议英国政府的腐败和失效的选举制度。运动仅仅开展不到3天,就遭到伦敦警方的强势介入,约40人遭拘捕。据俄罗斯RT电视台报道,数百名伦敦警员为驱赶示威者采取了“攻击性的措施”,阻止他们在广场搭建帐篷。
“占领民主”运动是3年前席卷欧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延续,其官方网站上阐述了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诉求,“所谓民主并不是每4年或(现在)每5年的选举,而是民众的声音能够被倾听。”一名示威者对媒体称,“我们的威斯敏斯特(英国议会)出了问题,我们选举出的政治家并不代表我们。”“占领民主”运动组织者在社交网站上发言称:“卡梅伦支持中国香港的民主抗议,却对本国的民主运动进行暴力镇压。”
事实确是如此。去年10月,香港“占中”启动后,西方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其中不乏直言不讳者:不少媒体干脆将其称作“颜色革命”的香港版——“雨伞革命”。在“颜色革命”给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北非带来的社会动荡和对立至今未息,此时西方媒体口中的“雨伞革命”让人闻到了一股别样的味道。然而,与报道香港“占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之前对香港的所谓“民主运动”大唱赞歌的英美主流媒体,对于发生在西方国家的这场波涛汹涌的街头抗议运动多保持沉默,不予报道。
一冷一热。针对此,前英国伦敦经济政策署署长罗思义在微博中称“西方媒体对于香港‘占中’抗议的报道过于虚伪”。他写道,“准确说来,在英国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时期从来没允许香港人选举自己的政府,美国也没有因此抗议英国。现在中国为香港设计的体系远比英国民主得多,但美国却强烈抗议中国政府。”
媒体评点:或冷眼旁观,或振奋不已。这就是西方主流媒体的傲慢、偏见与虚伪。这样的报道不能不备受质疑。但是,真相就是真相。戴着有色眼镜,或心怀鬼胎,这样的新闻报道又岂止是背离了新闻道德?!
◎话题拓展:真实与真相;偏见与虚伪;理性看社会;新闻道德;新闻价值……
(资料来源:国际在线、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