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敢挑战“成功暴政”,你敢么?
2015-04-12曾炜
关键词:高冷与喧嚣;抗拒与坚守;放弃与选择;自由;成功暴政;什么是好生活
考场借鉴:“成功暴政”的组合翻出更斑斓且超越窦唯地铁围观之意,别具一格
“生活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它自身而已……生活仅在它能够维系自身延续的时候才存在。”这话是哈耶克说的,就是那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初次读到这句话时,我觉得这人太悲观了,生活被他说得好像一点希望也没有。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却越来越赞同这句话。我发现,生活很多时候就是被各种无谓的“希望”搞乱的。我们希望能成名成家,希望能升官发财,希望能飞黄腾达。可结果呢?生活变成了一道期末考试题,所有人都在比较谁获得了更高的分,而没有人再愿意关心到底什么是生活,只关心衡量生活的那把尺子,即成功与否。
什么是好生活?这本是一个非常原始又朴素的问题。但是,现代社会却把这个问题弄得变了形,还偷换了概念。我记得有一位法国的学者,曾经非常愤怒地谈到:现代社会最让人无奈的地方,就在于它总是激发起人们对于金钱和权力的白日梦幻想。获得金钱和权力被认为是唯一的生活目标,从而获得金钱和权力的“成功”变成了一种“新型的暴政”。生活从此没有了另外的选择,只有成功与失败。“什么是好的生活”也就变成了“什么是成功的生活”。
现实有点魔幻,一场关于什么是好生活的大讨论,竟然是因为窦唯坐地铁引起的。照片中,窦唯安静地坐在地铁的一角,戴着墨镜,抱着背包,跟任何一个普通的乘客没有什么区别。有人说曾经耀眼的帅气明星,如今胡子拉碴,中年发胖谢顶,落寞乏人问津,令人叹息;有人则说,这样的叹息实在很可笑,凭借窦唯的才华,他能轻易获得财富和地位,以及诸多女粉丝的追捧,只是他早已超然,“只要炸酱面和一本好书就够了”。窦唯之所以能引起这次的大讨论,是因为窦唯的生活提供了一个这样的讨论样本:主动地放弃追求荣耀、金钱和地位,而选择一种自己认为舒服的生活方式,这是否也能算是好的人生?换句话说,窦唯是一个敢于挑战现代社会“成功暴政”的人。
但自由本身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很少人愿意为此而付出,大多数人宁愿选择舒服的奴役,也绝不可能选择富有挑战的自由。生活如果一旦抽离了追求成功这一目的,没有了“希望”的指引,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很可能会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正如但丁那句“进入这里的人,放弃一切希望”,那会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情。
在这里,有一件更为恐怖的事情不得不提。历史上有无数哲人思考“什么是好生活”这个问题。但是,很多为此而苦思冥想、并非常善于解释这个问题的哲人,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好生活”。以至于我有段时间甚至怀疑,什么是好生活这个问题是一个不祥的诅咒,越是爱思考它的人,越是得不到好生活。而让人们向这些失败的哲人学习过好生活,简直就是一个莫大讽刺。其实,这只是从一个侧面证明,好的生活,未必与所谓的世俗成功有关。
窦唯坐地铁本是一件毫无价值的事情。人们愿意阐释它,甚至不惜过度阐释它,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希望借此思考什么是好生活;另外一方面其实是想掩饰逃避自由的软弱,以复杂的阐释代替现实的选择,说白了就是过过嘴瘾。窦唯是这个时代的异数。我只想说,别以为你赞赏了他,就愿意和他一样。
(本文原载2015年4月27日北青网·团结湖参考,本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