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已是俗人

2015-04-12陈彦桦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20期

如今的学子已不再以舞文弄墨为荣,现在的作家也不再以吟风诵月为乐,当下的政治家们也不屑于与诗词歌赋为友……

这是文字的诔辞,这是文学的殇歌。

自仓颉造字以来,文学的魅力便横亘于人类漫长的历史。无论是铭刻于石壁之上的粗陋的图案,还是当代清新的小诗;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曲赋,还是盛行于明清时代的长篇小说,都体现了人们对文学女神的不懈追求。无论是动荡的岁月,还是太平的年代;无论是富庶繁华的城市,还是贫穷宁静的乡村,只要有人生存,美妙的汉字必然会被一双双巧手连缀成串串珠玑。

国风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每一种艺术都吸引了无数的作者和读者沉湎其中;《诗》《书》《礼》《易》,经史子集,每一个文字都会让无数的后来者倾心拜倒,咀嚼品味……

可是到了今天,这种雅好很多人已经不屑为之。

他们中,上至专家,下至平民百姓,各个阶层,每个群体,都有这样一些无视文学魅力的人——

他们将吟风弄月的情怀理解为附庸风雅的做作,将严肃文学认同为呆板的教条经义;他们认为金钱才是王道,认为权力就是本钱;他们宁可在灯红酒绿中穿梭徜徉,奉各种俗不可耐的段子为经典。

如此可笑之人,我们就称他们为“俗人”吧!

不仅仅是普通人成为了俗人,就连一些文人也经受不住金钱的挑逗,用自己廉价的笔墨,一点一点地挖着“文学”宫殿的墙脚——

他们用每日上万字的码字速度,撑鼓自己的钱包。电脑屏幕上不断翻滚的文字,就是他们不断涌动的财富。更可怕的是,其中的一个人影响了另外两个人,两个人又影响了另外的无数人……他们开始了永无休止的码字造钱的人生。文学最后一点尊严在这键盘的敲打声中被湮没。

这一切,让不少人痛恨着,却又无奈着;讽刺着,却又效仿着——面对俗人,我们总是一边鄙视着他们,一边又一步步滑向他们身边。

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捧着一本久违了的《悲惨世界》,书页久久地翻开,我的心却难以沉浸其中。无奈,我只能将它放回书架。就在这时,我看见偌大的书架,仅剩教科书与教辅资料,而名著们则龟缩在阴暗的角落,与《悲惨世界》一起,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原来,我和他们一样,也已是一个“俗人”……

(编辑:李跃)

评点:王冠婷

本文从仓颉造字开始回顾了文学的美妙,论及今天很多人无视文学的魅力这个现实,然后作者更加深入地论述了“普通人成为了俗人,就连一些文人也挖着文学‘宫殿’的墙脚”,最后突然发现“面对俗人,我们总是一边鄙视着他们,一边又一步步滑向他们身边”。文章既有细致入微的现实观察,又有冷静理性的生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