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职央视:换一种视角看世界

2015-04-12张泉灵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32期

2008年第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2010年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央视金牌主持人张泉灵,9月9日在微博发表长文,正式宣布离职央视,进入创业投资领域,成为紫牛基金合伙人。

生命的后半段,是否来得及从头来过?

我今年42岁,1997年来到中央电视台至今也有18年了。人生从哪个角度算都过了一半。一切都算顺利。按通常的视角,功成名就。按通常的规划,还是最好的新闻平台,还是最好的位置,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初心其实未改。我的初心就是满足好奇心和不止于独善其身。

决心改变起源是虚惊一场。简单说,年初天天咳血以致医生怀疑我肺癌。排除了之后,倒促成了我换个角度去思考我的人生。如果,人生停在这里我并不遗憾,那么如果它还可以延续一倍的话,我应该用什么来填充它,我的好奇心应该投向哪里?

其实,从去年开始,我就开始特别关注互联网。我开始慢慢理解一些全新的逻辑和想法。

总之,这是另外一个世界,不是我积累了多年的知识和逻辑可以解释的。而它,毫无疑问在渗透进我习惯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开始有一种恐惧。世界正在翻页,而如果我不够好奇和好学,我会像一只蚂蚁被压在过去的一页里,似乎看见的还是那样的天和地,那些字。而真的世界和你无关。

有一天,我看见了一篇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蒙罗蒂诺合写的文章。文章的开头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场景: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个更真实?在金鱼的世界里,由于光在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在我们看来做直线运动的一个不受外力影响的物体,在金鱼的眼中就是沿着曲线运动的。而如果金鱼足够聪明,那么,金鱼也可以在他们的世界里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虽然,这样的规律对于金鱼缸外的我们来说,根本就是胡说。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不在一个更大的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圆形金鱼缸里呢?

其实,人生时不时的是被困在玻璃缸里的,久了便习惯了一种自圆其说的逻辑,高级的还能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自洽。从职业到情感,从人生规划到思维模式,无不如此。

我突然觉得,如果好奇心已经在鱼缸外,身体还留在鱼缸内,心会混乱吧。我开始问自己,我是否要离开我工作了18年的央视,去换一种视角看世界?

这时候,猎豹的CEO傅盛带我见到了一批中国和美国的创业者们,全新的思维方式,最前沿的想法,年轻的活力,尽管不成熟却一直向前冲的动力。他们像一群新世界的侦察兵,他们是未来。

多想,把他们记录下来。多想,可以和他们一起成长。这需要我重新建立一种更开放的学习心态,也需要一猛子扎下去的时间和精力。这无论如何都不是隔着玻璃可以完成的。而跳出鱼缸,跳出自己习惯的环境,跳出自己擅长的事情,其实是需要勇气的。

事实上我第一次提出要离开的时候,那些爱我的而企图保护我的人,都在坚决地说不。在这个年纪,从婚姻的角度,什么决定,都得是两个人的接受而不是一个人的痛快。和那些多年来给我机会给我指点的师长们谈起改变也总有一种内疚,说好的体制内宝贵的坚持,我没有走到底。

我唯一拥有的就是我的好奇,在42岁还有的好奇,艰苦的挣扎也没有磨蚀的好奇。我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在慢慢凝固的思维模式。

我没有说服他们,甚至没有说服自己,这一步的跳出去我是安全的。最早离开海洋的生物,一定有一大批在肺进化完全之前灭绝。既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放下,失败又如何,不过是另一次开始。

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其实,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希望路上,有你,同行。”

(本刊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热议锐评:有所获得,必然就有所舍弃——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多年前,我的童心曾被一篇非洲游记所震撼:旅行者看到半支血淋淋的狐脚留在夹兽机上,是被夹的狐狸忍痛咬下舍弃的,它宁可做一只自由的三脚狐,悲壮而又欣幸地在树荫下舔伤。三脚狐的壮举,张泉灵的诀别,都是为了高飞而做出的舍弃,向自己的过去和过去的自己告别。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金光大道是幸福的。我羡慕张泉灵,我也很想做那样的人。(王志顺,红网)

素材运用:放弃与开始;永葆好奇心;冒险的勇气;勇于追求梦想;尊重内心的真实;跳出凝固的思维模式;迎接改变;换一种视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