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给予与接受”导写

2015-04-12何文魁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10期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新约全书》中说:“给予比接受更为有福。”德国精神病学家弗洛姆也说:“爱本质上是给予而非获取。”可台湾作家林文月说:“一个人能坦然接受别人的关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给予和接受同样都是需要宽大的胸怀的。”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考生要紧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给予”与“接受”,怀着什么样的心态给予他人帮助?以什么样的心态接受他人的帮助?是写作时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应该明确:这种给予不是施舍与恩典,而是无私、无功利之心;这种接受也不是心安理得,应该是心怀感恩。

具体到构思写作,这则材料更适合写议论文,最好的立意应该是围绕“给予”与“接受”两个角度来行文阐述,均衡用力。作文观点必须鲜明,立意不能游离“给予”与“接受”之外。无论怎样写,都一定要在材料新、思想深、视野开阔上下足功夫。

例文

真诚给予 nbsp;坦然接受

□徐佳萌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盈盈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印度诗哲泰戈尔灵动的话语诠释了予受之衡。给予得真诚,接受得坦然,人,才不会是一只轻薄的蝴蝶。

天地万物,鸟兽虫鱼,日月星辰,无不在一昼一夜中寻找着生存的平衡。给予和接受使这个世界生生不息,这看似简单,草木也明的道理,在人类的世界里却迷惘地失了方向。

感性的简媜亲启朱唇:深情必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如此决绝的论断无奈得让人潸然泪下。然而,深情这般无畏的给予,又怎会得不到勇敢的回报?

民国才女林徽因的爱情佳话,在温柔的人间四月天里流传得愈加美好。不愿深究他们之间的起承转合,如果没有梁思成的一往情深、倾心相护,何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山盟海誓?苦心的给予终于换得一代才女的风雨相随。勇敢的给予是一场深冬的风雪,呼啸的山风、凛冽的冰雪隐藏着真诚的爱意与坚定的信念。在雪后初晴的日子里,淡然接受应有的回报,才能在给予与接受之间找到应有的人生平衡。

生命的跌宕起伏从来都不是不期而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带着最原始的关于给予与接受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猜度与忌恨,若没有真诚的给予连接,便成为一口孤独的枯井;若没有坦然的接受相融,还是一道跨不过的鸿沟。

巴黎圣母院前“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动人场景,不仅是一次美与丑的碰撞,更是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真诚的给予,闪烁着人性之光,照亮了一个阴暗的欧洲中世纪。艾丝美拉达的真诚给予幻化出雨果笔下神圣的赞歌,而坦然的接受,则是在宽大的胸怀里回响的爱之音。

日本国宝级人物宫崎骏,在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以后,依旧是那个看到外人会迅速走开的害羞的七旬老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他,是可以欣然接受这个世界的赞誉了。因为热爱,因为专注,因为不懈地努力,童心未泯的他能用坦然而谦卑的姿态,包容最好的赞美。给予有福,接受不易,平衡来自于真心的付出。

上帝爱捉弄人,拿捏着几个洁净的灵魂,放入人间的污浊里去,看他们是否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因而,卑微的我们,只能在社会的大杂烩里艰难地昂头前进,用努力的付出洗涤灵魂,在爱与被爱之间抉择,在前行的道路上寻找平衡:逐渐学会真诚地给予,然后,坦然地接受。

评点

本文开篇即见主旨,以“真诚给予 "坦然接受”为题。文章引用诗人泰戈尔的名言,提出中心论点“真诚给予,坦然接受,达到给予和接受的平衡”。主体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先以自然界给予和接受的平衡,类比出人类世界的现象。再以简媜的名言过渡,分别通过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爱情佳话,论述真诚给予的重要性,通过宫崎骏的成功论述坦然接受的条件。最后综合两个方面 ,发出呼吁:寻找平衡。再次点题并升华主旨。(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