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名家
2015-04-12
【本期赛题】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是“不值得定律”的简要表达。想想看,当我们满腹怨怼地奔赴了一个赛场,当我们站在起跑线上时还在怀疑这一场比赛的价值,我们怎么可能跑出最佳水平?
“不值得热爱”、“不值得付出”、“不值得珍视”、“不值得追索”……这些“不值得”是会蔓延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不值得”也会成为一种习惯。唱歌的时候,就竭尽全力地唱;干活的时候,就不遗余力地干;看书的时候,就分秒必争地看;修鞋的时候,就殚精竭虑地修……不要让“不值得定律”击中了你,这样生活才会过得精彩!(摘自《作文与考试》2015年9期《撇开不值得定律》)
例文
走吧,甩一甩头
□安徽东至第三中学 "叶梦婷
清浅处,花丛影,断章作题,红笺为何,一页飞尘若梦。
——题记
早春的光景流连白日的清凉,却也遮不住晚月的清辉。屋内,昏黄的灯光微醺,弥漫着暖洋洋的慵懒气息,一如这其乐融融的饭席,饭菜飘香,和着亲人的欢喜下咽,齿间都充斥着陶醉。然而,舅舅突如其来的训斥打破了宁静,他对着低头扒饭的表弟怪道:“你看你那些字越写越不像个样子,难道要你写字练字是为我好吗……”一直不语的弟弟头也未抬,回了一句:“不值得的事非要我去做,怎么做得好!”一句话挡住了舅舅,也使我一惊。
“不值得做的事”,原来它才是罪魁祸首。
有时想想,人竟是那么奇怪的动物,灵魂牵引着肉体,心灵影响着行动。当你的心沐浴着阳光时,摆在你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积极主动,只等你扬鞭驰骋;相反,当你总是以自我敷衍搪塞自艾时,那么一切在你看来也不过是“不值得”的转瞬即逝,过眼烟云。我们终究不是圣人,生活中很多事都被我们定义为“不值得去做”。而这种“不值得”的习惯,就会带来多米诺骨牌的效应。
当年认为“不值得热爱”时,消极就会如烟般将你包裹,缠绕;当你认为“不值得付出”时,那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乐趣也便与你无缘;当你认为“不值得珍视”时,你失去的不仅是亲情、友情,也是再回首时的遗憾;当你认为“不值得追索”时,那荆棘丛生的险趣和沧海浩天的奥秘,那些溪清处的长蒿和漫天飞舞的叶蝶也变成了不见的透明。
其实人生如戏,只不过生活本没有导演,而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但是我们又总是以值不值得去做,去定义好坏是非,却迷失了方向。真正的值得,是哭的时候要彻底,笑的时候要开怀,说的时候要淋漓尽致,做的时候不要犹豫。
也许你是一个上班族,朝九晚五领着微薄的工资;也许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幸加入了“蚁族”行列,蜗居潮湿的地下室中;也许你是一个大明星,衣着光鲜,掩盖着压力、抑郁、潜规则。但不管你是谁,身在何处,干着什么,都不该被“不值得定律”击中。无论你做什么,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投入。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惑,被惰性所消磨。能力就像瓜子仁,只有咬牙才能嗑出来。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每个人都将是成功者。但这不过是痴人说梦,与其苦苦盼望着再来一遍的成功与重复,不如从当下出发,抓住每一个属于你的精彩与闪耀。
“不知日落月升多少夏秋,等不到白首,还是走吧,甩一甩头,在这夜凉如水的路口……”歌声中吟唱的竟是如花般的绚烂和缥缈。当你我被难事所困,纠结踯躅时,当你焦急孤独,几乎放弃时,走吧,甩一甩头,让不值得的“不值得”随风飘走,从内心开出一朵花,不悲不喜,不伤不灭,便是永恒。
(编辑:李跃)
评点:张峪铭
作者用隽永秀美的语言,从正面与“不值得定律”说再见。文章从舅舅与表弟对话入手,引出话题,然后用一系列的整句,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不值得定律”进行分析,最后引用歌词作结。文章后面似乎有“脱靶”之嫌,但作者用很强的语言表达力,将其扳入正道。这篇文章跳出了“高考作文”模式,用优美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论点,思维开阔,才情四溢。
【下期赛题】
很多时候,尊重绝不是社交场合的礼节,而是来自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自然的平视,发自内心的平等对话,质朴而明确,不功利也不廉价。
尊重合理的一切并不难,难的是尊重不合理的一切。能克服这种困难,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不歧视他人的处世态度,不干扰他人的生活状况,给予彼此独立的个人空间,并体谅对方以任何形式存在于这个社会,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所有看似“不可思议”事物的存在。这才是真正处世的高贵与灵魂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