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文人

2015-04-12一考生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13期

【文题】

某网络聊天室有这样一段对话:

甲:著名法学教授范忠信在杭州余杭南湖边,以爬行的方式行进了一公里,掌膝渗血。

乙:炒作!叫兽(谐音“教授”)搏出位。

甲:非也。去年范教授在个人微博上公开打赌,预言“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赌输的代价是“罚自己爬行一公里”。不过,为一年前的一句话而丢弃尊严,太不值了。

丙:绝妙的行为艺术!公务员财产公示在爬行。

丁:赞!给学生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

戊:民意表达啊。

这段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中国式文人,信守道德,不义之誉身死不受;中国式文人,无所畏惧,敢请长缨不吝身死;中国式文人,单纯坚毅,为知己而不惜身家。

无疑,范教授是一位中国式文人。南湖爬行的一幕似在眼前,感同身受,同时我也心疼:为什么是范教授?为什么是一个无权无位的知识分子?为何又是一位中国式文人?

每次社会进化,每次积弊铲除,道德的每一次重新发现,理性的每一次起死回生,大都要用知识分子的血来祭旗,要用文人们的累累白骨来奠基。坑杀千万儒生,我们才明白文化宽容;满朝文武死谏,暴君才收回自己的冲动;太史公含垢忍辱,终于提醒人们“正直”“风骨”为何物;谭嗣同血洒刑场,才开启腐朽社会重生。马寅初教授要用后半生的幸福与安定等待人口政策的失误被证明,范忠信教授却要为理所应当的“公务员财产公示”由“呼之欲出”变成“销声匿迹”而买单。可以说,我们社会的文明,正是中国式文人用不碎的喉骨混合鲜血堆砌起来的。

为什么是知识分子?为什么是中国式文人!

大多数人沉默,他们发声;大多数人苟活,他们抗争;大多数人追随,他们制动。待一个美好世界在暴风雨之后光鲜明亮地出现,大多数人享受,他们却早已化作英魂。可叹即便如此,人们在当时还讥笑他们痴愚,诅咒他们忤逆,踢打他们的膝盖,质疑他们“搏出位”“赚眼球”;而后生活幸福了,人们又纷纷忘记了这群人,嘲笑他们迂腐,指责他们清议而无为,耻笑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一切似乎理所应当,包括这群启蒙者、执火人被遗忘。

社会由一个个人组成,每个人生于斯,长于斯,便应对社会负有责任。制度革新,施利于大众,应由众人合力推进;政策有名无实,应由众人齐声质询。不唯文人,每个人都应该有忧国忧民的情怀,都该有“义在肩头不逃避”的担当,都该有“杀身以成仁”的精神。他处都不是我们的家,我们必须主动地建设,清理,维护这方天地。

中国式文人,不该被分离出来。每个人都该拥有他们身上的高贵精神;每个人都该是一个中国式文人。

(编辑:李跃)

评点:邱少芹

文章气势充沛,酣畅淋漓,“为什么是知识分子?为什么是中国式文人!”领起每一个论述层次,结构严谨。笔锋犀利,多用短句,说理透彻精辟,内容旁征博引,充分阐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鼓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