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不等同于施舍

2015-04-12汪蜜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22期

如今,社会上乐于做慈善的人与日俱增,可谁能真正区分慈善与施舍呢?你认为无私赠予就是慈善,可是恰恰相反,那只不过是一种施舍罢了,真正的慈善,应该是从长远考虑他人利益。

真诚帮助他人,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阳光,温暖了受赠者。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瓢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的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连乞丐也不会接受。孔子曾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因此,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个贫困地区,两位志愿者根据慈善机构安排,带着一车方便面去捐赠给当地的孩子。车刚停下来,孩子们就围了上来。一个志愿者下车后,搬起一箱方便面就准备给一个孩子,另一个志愿者却严肃阻止了。被拦住的志愿者很疑惑:“这不是送给他们的吗?难道是弄错了?”这个阻拦的志愿者转身对孩子们说:“你们可以帮我把这些方便面卸下来吗?”孩子们依据安排,忙而有序地把东西搬下车。

这时,志愿者说:“谢谢你们帮助,每个人可以获得一箱方便面。”孩子们高兴地抱着劳动所得回家了。又来了一批孩子,志愿者安排他们洗车,也奖励了他们一箱方便面。最后来的孩子没事做,则让他们唱歌,唱了就可以抱走一箱方便面。看到这里,那个被阻止的志愿者懂了。帮助他人,不能感觉像是施舍,而是要以某种方式,给孩子们以尊严。

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天,一般都会停课。但有一所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天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当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的午餐,就得忍饥挨饿。”家长又问,能否只让穷人的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我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当今,“微公益”“志愿者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面慈善的时代。但是,当我们准备做慈善的时候,千万别忘记提醒自己:不要伤害受赠者脆弱的尊严,慈善不等于施舍!

(编辑/李跃)

评点:江红波

文章观点鲜明,慈善,不仅仅是施舍,更是一种真诚的关爱。作者对社会上的慈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在做慈善的时候,要懂得关注他人的尊严。慈善,要在物质上帮助他人,更要在精神上抚慰他人,在不知不觉中的“润物细无声”。全文以两个志愿者和美国某所公立学校雪天不停课的事情为中心,告诉读者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最好的方式,读来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