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摄影的困境与突破
2015-04-11
2015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召开了若干场“中国摄影研讨会”,旨在通过关注、研究中国摄影业界的各种业态生态问题,通过专题研讨会,对摄影界推出作品推出人才助力。在北京成功申办202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际,中国摄影研讨会于8月25日召开了关于中国体育摄影的专题研讨会。意在讨论中国体育摄影现状、未来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等话题。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大众摄影》杂志社承办。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中国艺术报国际部主任孟祥宁,新华社主任记者费茂华,中新社摄影部主任贾国荣,人民日报摄影部副主任雷声,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郭延民,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处长韩建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总编杨再春,《大众摄影》杂志社主编徐艳娟,北京摄协理事、民间体育摄影专家张德文,新华社高级记者沈伯韩,民族画报高级记者马乃辉,北京晚报记者刘平,人民日报摄影部副主任雷声及相关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更前主持了会议。
说到体育摄影,我觉得体育摄影在赛场不仅是拍典型的精彩瞬间,最终拍的是人。人的精神,人的情感,人的思想,要传达一种向上的、积极的、不断拼搏的体育精神。第二,奥运会申办以后我们都在关注奥运,但是真正拍体育也好,拍奥运会也好,最后实际上拍的还是关注时代的发展,体育和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是不是可以不那么局限,不仅仅关注赛场,不仅仅关注比分,不仅仅关注赛事,而包括体育文化等衍生出的很多东西。当视野广阔的时候,就能够把“大体育”做出来,而且越做越有意思。第三,我觉得体育摄影跟其他的摄影形式可以互相借鉴,摄影的各个门类实际上跟体育摄影之间都可以互相借鉴,有了借鉴才有创新。我简单说这三点自己粗浅的想法,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在这样一个好的背景下,好的形势,好的契机下,我们中国的体育摄影人能够拿出更优秀的作品。
实际上体育摄影里有些新闻是硬新闻,有时候是软新闻,没有新闻的时候,新闻记者都在想办法创新。像我们这种大叔大伯级的记者要想不落后,就要向年轻人学习。作为专业摄影记者,我觉得分两类,一类安于保险的拍摄,只要跟着比赛拍,很容易就能完成任务上版面。也有一部分人不满足这一点,一定要让图片编辑看见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好照片,让他吃一惊,让评委们惊讶。你想要脱颖而出,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既然体育运动那么尖锐那么激烈,那我们的照片就更尖锐更激烈一些。所以我是鼓励当今的年轻摄影记者们,打破过去那种摄影的常规,把我们的镜头向过去看不见的地方挺进,另外一方面,有时候含蓄的照片往往能战胜一些非常具体的照片。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强,不管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或摄影现场再怎么变,摄影的终极目标根本没变,就是要关心人,关心人的感情,关心人的命运。
随着数码科技不断的完善,拍摄照片的难度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要拍到一张好照片变的更难了。摄影师怎么保证自己的照片具有某一种独特性,如何在体育摄影中做到独特的表达。
首先摄影师应该掌握一些独特的技法,能够熟练的运用,还要有自己独特的心得,这样才能够使这种技法真正为我所属。掌握越多的技法就拥有越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对于摄影技法的使用必须有度,切忌炫耀性的展示技巧。实际使用摄影技法的终极目标是忘记这些技巧,因为摄影的目的是要创作出照片。
摄影师还应该具有独特的思维,思维决定了摄影师采取何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于新闻人物的理解,一旦离开了独特的思维,技法和瞬间不过是无根之水,成了为技法而技法,为了瞬间而瞬间。而独特的思维是多种复杂而且相互作用的因素产生的结果。实际上我自己经常因为无法找到独特表现新闻的影像方式而懊恼,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想让自己有一点独特的思维。要问我独特思维产自哪里,我也说不清楚,它并不是来自于思索和实践,而是摄影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人生经历等因素相互的冲撞,牵引妥协最终得到的结果。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疯狂的年代,这些摁动快门前的工作看上去与摄影无关,但却最终决定摄影师以何种方式截取怎样的瞬间,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与认识。
最优秀的摄影师,常常是反叛的非理性的和疯狂的。
但是这几年可不得了,我觉得很多业余作者远远超过了我们的专业记者,我们的差距在哪儿?在观念上。观念表现在哪儿?就是我们进行创作或者进行采访进行拍摄的时候,思维的单一化,不是多元化的思维,不是深层次的表现。我感觉到当前国际体育摄影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在纪实摄影的基础上,多方位多种表现形式的艺术化,反过来讲,一幅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它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它的观赏价值,而且是能够作为传给后人的作品,这就是一幅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它能不能在国际得奖,我觉得那是另一回事情,因为我们得奖不是目的。
作为一个摄影人,竞技体育我拍不了,我怎么办?我一头扎到民间,拍民俗传统体育。1985年开始我就开始拍,公园里面的太极拳,太极扇,少数民族的那达慕,赛马、射箭、摔跤,我都拍过,我把它都纳入咱们民间体育的范畴。我拍的大部分是中规中矩,不过我自己感觉还得为老百姓服务,反应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中央不是说让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他日子好过,就有心思玩、比赛、互相较劲叫板。奥运精神为谁?竞技体育为国争光,我这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提高老百姓体质,提高大家生活质量。
现在我们整个体育发展正在发生变化,以往我们只是偏重竞技体育这块,现在全民健身也上升到国家战略,体育产业发展的势头方兴未艾。现在个性化锻炼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年轻人,健身方式越来越多。他们在自己健身的同时以及和自己实践,拍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作品。还有一个情况是,现在大赛的评委都是德高望重的,我觉得他们也得更新知识结构。有的用传统眼光一看,这肯定是假照片,这是作假。其实是不是的,你拍照片就非常吃亏。这个就非常影响摄影人的创作积极性。
其实我们年轻的同行很多都拍得比我好,他们很专业,这一点大家很放心。现在的技术手段发展越来越快,可能过去单打独斗这种要弱化很多。现在我看国外同行,他们是团队准备,拍什么?怎么拍?记者按照详细名单去拍摄,拍完之后直接上传,后期编辑把选择工作给你做了,现在各个通讯社的工作都是这个方向。时间是第一位,其他的你说再好的照片没有用。这种情况下咱们再单独讲个人的专业性,我觉得这就不够。大家也知道现在报纸在整体来说发展的效益不是很好,影响了器材的更新和人员更迭,人员流失很大,这是现状。讲专业性不够,以我们报纸为例,有时候编辑用照片的时候,一些具有欣赏性的片子,编辑觉得没有人物,他就会不用,他还停留这个层面。有没有可能以后针对这些图片编辑办一些培训?我只是一个妄想。
然后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点看法,就是对专业化和个人影像的理解。费老师的照片我看了很多,我自己偷偷学习了很久,沈阳全运会的时候,咱们应该是在前后拍的,您可能相对思路更宽广一点,我们带着任务,反而束缚了我们那种创作的激情,这一点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并不是专职的体育记者,有幸参加过奥运会和亚运会的采访,过程感受很深。不管是伦敦奥运会还是仁川亚运会,经常可以看到国外同行一个人多年拍摄一个项目多,对这个项目、这个赛场,任何一个角落出现什么画面,能够如数家珍,甚至达到条件反射的状态。我想只有专业性到达这种程度之后,才能在一些新的可能性方面有所发现。从团队的专业性来说,为什么Getty在一个赛场中拿到四个位置,而我们可能拼死命才能拿到一个位置,而且人家的位置还是更好的。可能不只因为他们花了钱,更是因为他们之前的作品建立的声誉。不管是技术的发展还是前后方的配合,这些东西都是系统性的工程。所以我觉得跟国际接轨,这个系统上的提高可能同样重要。
另外一方面,我们是不是可以拍一些对硬件要求不是那么高,但是对摄影师的修养要求更高的一些东西。历年的荷赛作品,我除了会欣赏那些反映比赛瞬间的作品,更愿意去看一些老百姓生活中跟体育元素相关的东西。因为那些专业性很强的,真的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够去接触。在赛场之外,可以反映体育在个体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他生活的改变,这种东西更能够打动我。我记得有一年荷赛有一个组照,是拍一个野路子的汽车比赛,摄影师用大画幅相机拍的黑白照片。还有一组作品是贫民窟的年轻人打野拳,通过这个改变生活。我觉得这种东西可能在中国当下有很多资源可拍。也许我的视野比较窄,但我没有看到特别多的摄影师关注这个方面的内容。
我觉得中国的体育摄影也在面临一个转换,我们其实现在基本上已经快到体育摄影大国这个状态,我们怎么达到体育摄影强国?我觉得视野也许可以更宽广一些,不管摄影师的取材,还是摄影师对于体育和人、和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的认识,可能更多影响他自己出来的作品的水平。另外,我觉得在具体手法上,还有更多的可以创作或者说探索的可能性,比如我们的摄影师可能还在追求这些更新的自动化的器材,而大卫·博耐特则会用塑料相机、大画幅相机拍赛场。不论是工具还是表现手法,应该把眼界扩的更宽一点,可能会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这是一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