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坝上地区肉牛养殖的技术措施

2015-04-11范志军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肉牛秸秆饲料

范志军

(河北省康保县农牧局,河北康保07665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对牛肉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肉牛易饲养、好管理、养殖效益稳定等优点,同时在国家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农牧民的养殖积极性高涨,肉牛养殖呈稳定发展态势,以康保县为例,近三年来肉牛饲养量年均增长近15%,发展规模稳定增长,且给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此机遇下,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推动肉牛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结合坝上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养殖传统,笔者就如何抓好肉牛养殖的技术措施,谈几点建议供参考。

1 生产现状

由于受传统养殖习惯的影响,目前坝上地区的肉牛养殖多以家庭式、分散型为主,养殖规模大,但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低,以分散个体农户的小规模养殖为主,养殖的专业组织或标准化养殖场很少,养殖方式简单,经营粗放。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养殖周期长、屠宰率低、品质差、形不成产业链、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虽然在政策的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农民的养殖观念得到了转变,积极性提高,但缺乏专业的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养殖回报率低。

2 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政策向“三农”倾斜,由于市场的稳定和项目的支持,对肉牛养殖业起到了支持和推动作用,也为肉牛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而坝上地区的资源优势正是发展肉牛产业的最佳选择之一。但养殖基础设施落后、饲养管理水平偏低、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等因素制约着肉牛产业做大做强。为此应加大引导力度,建设标准化养殖场,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把肉牛养殖推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道路。

3 技术措施

3.1 科学规划,合理建设

农户养殖肉牛的规模可根据资金、饲草数量、土地资源、圈舍面积等条件进行计划养殖的头数,应积极发展合作经济,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形成规模进行集约化经营。根据坝上地区的气候特点,养殖场的选址和牛舍建设应充分考虑保暖性、便于采光和空气流通,圈舍建设要有采光棚和外墙保温,设施建设做到科学合理、符合要求。

3.2 注重品种改良,优化养殖结构

农户在做好自有优质肉牛自繁自育的基础上,加强杂交改良,由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统一引进适合当地的优良肉牛品种的公牛(或冻精)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统一配种。品种改良的全程由当地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服务,从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妊娠诊断和分娩护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以保证受胎率和分娩率,提高繁殖率,而且不断进行品种提纯,优化品种结构,以提高产肉率和肉质,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3.3 合理利用资源,降低饲养成本

合理利用农户现有饲草饲料资源,充分发挥,降低成本从而获取经济效益,这样既能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又能实现农作物副产品的科学合理利用,形成农副作物→肉牛养殖→粪尿→沼气池→农业种植肥料的生态链条,既环保又能提供绿色肥料。

3.3.1 粗精饲料的科学搭配

在肉牛的饲养中营养是不能忽视的,要根据当地的资源进行适当搭配,尽量多利用自有的饲草料,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还可根据条件喂一些青绿饲料和块根块茎类饲料,并且根据生长需要补充所需维生素。精饲料包括谷实类饲料、薯类饲料、糠麸类饲、饼粕类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等种类,其特点是体积小、粗纤维含量低(小于18%)、能量浓度高、可消化养分多。根据坝上地区的饲养习惯和特点,提供以下精饲料配方供参考,精饲料由50%玉米、24%麦麸、20%胡麻饼、l%食盐、1.5%磷肥、2.5%生石灰和1%含硒微量元素添加剂组成,混合均匀后,按不同阶段每天每头拌饲0.5~1千克。

3.3.2 青贮技术

坝上地区农户有种植青玉米的良好传统,而青贮是有效利用青玉米秸秆的主要方法之一,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长期保存多汁饲料的营养特性,扩大饲料来源的一种简便、可靠而经济实用的方法。具体制作方法是:秸秆最好要切碎,长度2~3厘米,利于压实,取时容易,饲喂方便;窖贮时,窖的宽度不应超过深度,窖口要上大下小,有些坡度,四个角宜呈半圆形,以利压实;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塑料薄膜封装,并在填满压实后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包封严实,再复土50~70厘米;装料时要一层一层压料,装满后要高出地面二尺左右,以保证不漏入或渗入雨水,冬季为了保温,顶部可适当压些湿土或放一些秸秆。

3.3.3 秸秆利用

农作物秸秆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调制,作为肉牛养殖的主要饲草料来源,既能保证营养,又能节约成本。通过对秸秆进行切碎、粉碎、制成颗粒、氨化处理、酵母菌处理和微贮等加工措施,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可以提高肉牛对秸秆类粗饲料的采食量和消化利用率。

3.4 搞好防疫灭病,提供可靠保障

肉牛疫病主要有传染病和普通病两种,传染病有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病毒性腹泻等;普通病有瘤胃积食、瘤胃臌气、腹泻、感冒、鼻流清蹄或脓汁、肺炎、蹄叉腐烂、肢体扭伤、中暑等。必须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使发病减少,而一旦发病,只要及时进行诊治,可使患病造成的损失与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3.4.1 建立系统的防疫制度

肉牛饲养过程中的防疫很重要,因此平时要严格做好圈舍卫生清洁,牛舍内外环境及常用设施的经常性消毒,病畜要进行隔离及无害化处理,建立严格科学的防疫灭病制度,如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牛场、不从疫区和市场上购买草料、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更换工作服、患有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人不得饲养牲畜、不允许在生产区内宰杀或解剖牛、不把生肉带入生产区或牛舍、消毒池的消毒药水要定期更换等。

3.4.2 搞好疫病预防

每年春、秋两次搞好口蹄疫的免疫预防;不得饲喂有毒的植物、霉变的饲草、糟渣、带毒的饼粕;不在被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地区放牧、饮水;防止牛吞良鼠药和毒死的鼠。

3.4.3 搞好卫生消毒

每天清除粪便,每月对牛舍和周围环境用l∶2000强力消毒灵喷雾清毒一次,保证牛舍清洁、干烘、卫生。

3.4.4 坚持定期驱虫

一般选用复方阿维菌素注射液每季驱虫一次,犊牛在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1次。驱虫前应做粪检,弄清牛群内寄生虫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根据当地寄生虫病发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驱虫药。驱虫对于增强牛群体质,预防或减少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5 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3.5.1 保证适当的运动

每天上下午让牛在舍外自由活动1~2小时,使其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钙盐利用,防止缺钙。但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牛体。

3.5.2 供给充足的饮水

肉牛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饮水,必须有固定可靠的水源,保证水量充足,水质要良好和取用方便,因此凡有条件的牛场,都应设置自动给水装置,以满足饮水量和饮用清洁无污染的水,保证牛体正常代谢,维持健康水平。

3.5.3 科学饲喂

饲喂要定时、定量、定质,一般日喂3次,即上午6时,中午12时,下午6时。采用先粗后精的顺序把精料分上、下午2次拌在吃剩的饲草中饲喂,喂后饮水。

3.5.4 育成牛的周转和管理

市场是影响肉牛出栏的关键因素,要根据市场价格的浮动和牛初存栏量、年度生产计划、产犊数、引进数和淘汰数的比例作为周转的依据,以发挥出栏肉牛的总体经济效益。周转的方式是将当年所产的公牛和淘汰的生产母牛确定为出栏对象,经过快速育肥缩短屠宰达标的周期,当年所产的母牛和用于生产的母牛要做好繁育工作以用于繁殖。

猜你喜欢

肉牛秸秆饲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粤海饲料
肉牛口炎咋防治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