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减少原则的生态空间实践

2015-04-11苗瀚文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设计师原则空间

苗瀚文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一、基于“减少原则”下的生态空间

建筑大师赖特20世纪30年代就曾提出了“有机建筑论”。“有机建筑应该是自然的建筑,自然界是有机的,房屋应该像植物一样,是地面上一个基本的、和谐的要素,从属于环境,从地里面长出来迎着太阳。”[1]36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空间最基本的目标,人类属于自然而自然不仅仅是属于人类,“以人为本”绝不是“以人为中心”。许多建筑仅从外形上看,与周边环境非常“和谐”,例如体量适宜、错落有致、朝向优良、环境优美。但是细加研究,往往就能发现有对自然破坏的一面:油烟肆虐、污水横流,其随意排放就污染了空气和环境,所有这些,都与生态理念格格不入,因此,建筑空间一定要强调与自然环境在生态学意义上的协调、匹配与融合。“以人为本”是在基于对大自然破坏、污染的“减少原则”下适度地关注人的因素,尽最大可能地在服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减少对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念以及对空间的关注。

二、“减少原则”在设计中的运用

2015年新春伊始,笔者有幸参与了一个居家装饰项目,除了帮助选择适宜的楼盘户型外,并作为设计策划人认真实践了“Reduce”即“减少原则”。“我自己的基于感觉的设计工作就是努力通过各种各样的空间尺度和音乐节拍去对环境做出评估,并去观察这些机遇如何改变人们心理知觉感受。这种手法与目前环境设计中的自我参照的几何建筑手法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希望这些成果最终能够被用于环境设计,它们特别能提高某种感觉品质。”[1]85因此,“把设计看作一个整体来思考,这要求我们掌握理解力、感官、直觉和分析的融合”[1]85。

“Reduce”直译为“减少”或者“降低”,然而生态原则却对其附加了更多的意义,例如节能环保和减少污染,为用户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而合理的居住条件等,营造生态空间的宗旨表现在努力减少“Reduce消耗”、“Reduce破坏”和“Reduce伤害”三个方面。

1.Reduce(减少)消耗

笔者挑选的是武汉市某区高层楼盘的通风中间层户型。由于现今城市建筑设计的99%没有考虑太阳能或风能的应用,选择通风和阳光照射以及自然景观良好的户型是其首要的条件,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能够减少更多的能源耗费。笔者也始终赞成“设计师的方法是以行为为基础的。在处理问题时,设计师关注的是在发现原因前找出如何做的方法”的观点[2]1048,而我们使用的方法的核心则是在这个案例中尽量保持其生态品质,打破依靠装饰物堆砌的传统的从众的习惯,为顾客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笔者认为设计的目的不能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吸引人的眼球,而应该是潜移默化地渗透,通过装修结果进行隐秘地传达。

建筑空间的内装修对资源的消耗应该是指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建筑构配件的加工和制造,材料的运输,施工与建造,使用和维护,直到建筑最终被拆除,甚至延展至旧有材料的回收等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本次生态空间的营造,要“尽量就地取材,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在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各种材料尤其是高档材料的用量[1]49。要让再生、循环的材料唱主角,要去掉天花造型的堆砌(2.8米的层高如果做装饰造型的话就不会有美感而只能是更压抑),不用间接效果灯去造势炫耀,以直接照明为原则。因为设计创意不是只关注惊异的创新,而应该注重它是来源于平凡生活中的一个角度,是成熟、精致、有力的表现;室内空气的调节选用的是变频节能空调,马桶挑选的是有节水装置的,照明使用的是分组节电式多位开关,等等。“由于在装修中减少了材料堆砌,可以减少室内空间因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挥发而产生室内空气质量变差的问题。生态空间中的Reduce消耗,还将有益于建筑装饰生命周期结束时减少垃圾的产生,降低垃圾回收的成本。可见,Reduce消耗在建筑装饰中意义重大。设计绝不能兜售技术,而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一种优化行为。因为Reduce定位在先,减少消耗、减少成本以及减少用材方案便顺理成章,于是与业主顺利达成共识。同时还要让家居的功能要素通过有效地设计达到预期的目标。家具是居家中重要的用品,考虑到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定位于动态即可变的形态上,尽量减少固定家具与相关的陈设,选用品质优良、牢固耐用、环保达标的家具,以达到长效使用的节省原则。牢固安全的家具是可以传承的,例如中式红木家具就可以供几代人使用。借助活动家具的通用灵活,不仅可以适应不同的空间,还可以让空间在使用中有变化和重组的可能。“通用设计是指简洁地设计所有产品、建筑和内部空间,以使在最大程度上便于所有人使用,作为一种用人类对环境的需求来协调设计在艺术上的完整性的经济而又明智的方式,它是先进的。”[2]1051-1052这种可以多次设计、反复重组的用意能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为用户提供简洁、易行的再创乐趣。

宜物的方法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手段被运用在各种活动中。“所谓宜物的方法,不如说是宜事,即与事理相宜。其中与物性相宜的原则可以体现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物力,杜绝浪费上。这也正对应了设计的减少原则。《淮南鸿烈》记载‘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这其中就讲述了一个‘物便其所’的道理。”[3]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对于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和材料合理的使用就有了准确的认识,这绝对值得当代设计师们借鉴、学习。

2.Reduce(减少)破坏

为人类提供活动场所的建筑空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甚大,为保护环境,首先是要抓好建筑与空间的营建与使用这个环节。尽可能采用再生资源,是减少对自然破坏的有效法则。“由于地球生物圈系统的封闭性,形成这些能量形式的介质如空气、水等资源的总量不会减少,但是如果受到一些永久性的有害影响如污染等,则可能会变成不适于生物的生存。”[1]50这就是说,自然因素一旦遭到某些方面的破坏,就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现代城市中的高层住宅,由于地价太高,导致容积率达到极限,以至影响了住宅空间的合理性、舒适度和空间的余地。在Reduce原则的指导下,对此类居住空间做适合性的功能填充即可,这样的布局既不会破坏结构安全,也不会过分堆砌装饰、浪费材料,减少室内装修对自然的破坏。在施工中进行严格管理,即使是家装也应该制定完善的计划,并强调各类材料按照模数剪裁,减少浪费,减少工程中的废料。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与消耗为例:选用低毒性的再生复合地板,降低了对天然木材的依赖,也就杜绝了对森林的破坏,同时还享受到了高钻数再生复合木地板维护简便的实惠。设计师不能以设计的名义向用户展示奢靡的装饰方案,这是减少原则的源头和所把控的要点。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服务于人,人的个体差异性(包括生理与心理)都是设计师不可忽视的限制性因素,不能盲目地为了利润而黑了良心。这也体现了与人“相宜”的造物设计思想。

在建筑空间中减少能量消耗,就是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一方面,减少矿物资源的浪费,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至少也可以减轻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另一方面,节约能源即可减少不可再生矿物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让地球人的生活,能源,环境能够回到朴素,回到简单,回到节约,能够让它多存在,延续几年,而不要通过越来越快,加速度的发展,让我们地球上的东西消耗得太快,让我们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太过于奢侈太过于贪婪。”[4]细致、缜密地探索人类的下意识领域并以这个领域作为设计的挖掘点,将那些日用生活品陌生化,再进行新的改良,是优秀设计师的追求。而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营造生态生活方式,敬畏美妙的自然环境,积极参与推广良好的生存习惯是设计师的使命。

3.Reduce(减少)伤害

据不完全统计,人的一生中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建筑室内度过的。室内空间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人的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良建筑空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不良的空气质量;第二是较差的物理因素,如照明的合理度、噪音级别以及温度控制等;第三是使用了不符合使用要求的设施,此即生态空间要求Reduce的伤害,必须同时从改善空间空气品质、优良空间物理环境、掌控空间安全要素和遵循空间使用人体工学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入手。人们今天关心的是环境问题与自己的未来,要解决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为有效的方式,利己的价值观应当受到限制,在简约朴素中寻找新的审美理念才是正能量。

为了保护生态空间的空气质量,要尽可能地减少油漆、涂料和胶合材料的使用。“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建筑装饰材料,包括油漆、密封胶、灰泥和浸渍剂等都得到了‘改良’,使它们防水性提高、干燥加速、应用方便,例如油漆就是含有多种漆加成分的材料,这些成分会释放有毒气体,破坏我们空间的空气质量,刺激和伤害呼吸系统。”[1]51室内的日用品如家具、陈设、电器、地毯等选用不当,有害因子也会伤害人的健康。人们的生活空间正在容纳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因此目前无可奈何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少用装饰材料,尽量购买口碑好的品牌材料,以保证室内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得到限量与控制。

空间的物理环境往往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最直接的因素,过高的噪音、严重的眩光、光线不合理、室温失常等都会给人带来伤害。舒适的热环境能够保证并维护人的知觉、动作与智力。热舒适环境主要是由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以及壁面平均辐射温度决定的,除此之外,还与大气压力、人的体态、肌肤温度、衣着状况以及劳动强度有关。这些复杂的因素不可能在一个空间中受到全面的关注,受到全面关注则是设计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笔者此次策划的装修方案,开始于建筑地理位置的定位,所以选择的楼盘朝向宜居、间距合理、视野优良、阳光充足,而且有适宜的空间布局。强调不要破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不允许改变原有的结构,不准随便打墙置柜,反之,就会减弱墙体的保温功能,形成不必要的热桥,引发热量的流失,滋生霉变和引起墙面的变质。总之,营造生态空间必须有计划有系统有秩序地进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坚持始终的设计原则和装修原则。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生态空间必须满足功能要求,必须尽可能考虑今后使用功能发生改变的可能;应用人体工学设计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为依据、以宜人的环境为目的的;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空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人的因素作为设计的重要原则。

为使日用品或设施、设备安全,容易操作、能更舒适地提供服务,本案在厨房和卫生间这类空间中,考虑到空间的局限,仔细研究了灶台、吊柜、洁具的尺寸,而使有限的空间得到了有效地安排;并且始终以使用者的具体要求为目标,为其提供最佳的空间环境,尽可能地减少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不利因素,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在秉承极简主义美学的基础上,做到“适可而止”。为了生活本身的优良质量来做室内设计是设计师追求的合理、有效的目标。

三、结语

介绍至此,可以结论:Reduce(减少)生态设计观和以往讲究形式、风格的传统设计观是不相同的,它首先考虑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对自然的依顺,最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再生的资源,而尽最大努力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生态空间本身属于建筑的围合范畴,尽管它在整个环境中占有的份额不多,但其主要的目的还是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庇护所。设计师通过有效的设计行为,尽可能地抑制建筑空间环境对于自然资源的浪费,为人类创造宜居空间。

[1]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设计真言[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3]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26-27.

[4]杭间.设计的善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

猜你喜欢

设计师原则空间
小小设计师
空间是什么?
设计师访谈
创享空间
推荐一个设计师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