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社会引导

2015-04-11冰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关键词:价值观职业大学生

吴 越,戴 冰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社会引导

吴 越,戴 冰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择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初步定位。树立科学的择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不仅对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有重大帮助,也对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大影响。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意识来改善当前社会风气;通过完善高校教育制度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完成与社会接洽,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统一。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社会引导

1993年,国家取消“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开始全面推行,各大高校取消毕业分配。1999年,国家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大力倡导高校扩招,而各大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录取人数与教学质量。上大学开始成为普遍的事,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高校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问题。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探寻自己的位置,成为困扰每个大学毕业生的难题。通过社会途径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价值观,而这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一)择业价值观的内涵

为了解决当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择业价值观,它包括了哪些要素。择业价值观是个人的人生目标或者人生态度在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追求方面的具体体现,通俗而言,就是个人对自身职业或者职业选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或者向往。

择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初步定位。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本质是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以及对于工作的预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取向的实用化和实现途径的多样化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使得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趋于现实。

(二)树立科学择业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树立科学的择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不仅对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有重大帮助,也对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大影响。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代社会男女大学生都基本要参加工作,都怕入错行,而正确的

择业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入对行”。

择业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更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个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能够很快使毕业生融入社会,有利于其顺利实现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而错误的择业价值观,特别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的观念会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使其有挫败感和失落感。所以我们应当各方面共同努力,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观念,不仅是社会需要,也是他们自我成长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存在的偏差

通过了解周围同学的职业选择意向,同时,通过阅读大学生择业方面的相关研究著作,发现当前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一)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及高职位

首先,由于大学生自认为学习了很多知识,进入社会时必然想有大作为,所以在择业时对工作的环境包括薪资、人员、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等要求都很高。大学毕业生刚刚走出校园,缺乏社会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只看到自己的高学历,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自己只不过是一张没有经验的白纸。此外,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总是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就业目标只针对大城市、大企业,不愿意过多关注能够给自己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小型城市和企业。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其次,高等教育院校专业设置以及文化和社会需求不匹配。现有存在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所谓的大学热,更多的是指通过高考等方式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部分高校的管理者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有些学生为了就业,只注重学习行业知识,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知识存储的深度和质量不能灵活运用,成为“理论型人才”只能动手,不会创新。

(二)过分看重职业稳定性

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过分追求职业的稳定性,例如,大多数学生喜欢公务员、教师等收入比较稳定的行业。虽然追求收入稳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年轻人更应该富有激情,更应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不是拈轻怕重,要勇于挑战那些高薪职位,或者薪酬不固定的职位,甚至自己创业都是可行的选择,很多成功人士就是因为富有冒险精神而取得成功的。

部分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扮演工作中的角色,仍然把自己定格于学生的角色。认为自己应该享受到某些特权,不愿接受管束。这样,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之后,不能很好地去补救,造成很强的失落感。

(三)物质功利主义倾向突出

首先,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带来了过度物质化、功利化倾向。当前,很多人专注于金钱的价值,很多事物都用金钱去衡量,而当这些也反射到当前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上,这势必导致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知理论中两个重要观点进行分析,即社会规范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社会规范理论主要是指:特定的社会群体都会有其自身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矩和规则,而且这个规矩人们共同遵守,如果违反这些共同规则,会遭到人们的反对和排斥,严重的甚至会被某一群体清除。

当前,一些人过于看重物质带来的影响,这也对大学生这一群体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其中一部分人过于注重物质、功利。当然,大学生这一群体也有着自我独特的社会规范,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抱着自己是天之骄子的想法,自认应该享有较高的物质待遇,不愿承认当前面临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又存在着攀比,一方面以类似的大学生为比较对象,用以确认自己与他人相类似的属性;另一方面还可与不同的大学生相比较,从反面确认自己的特性,以提高自我评价的可信度。通过比较,虽然可以认识到一些不足,但是更多情况是比较之后更容易激发大学生对物质的追求,从而引发物质功利主义突出的现象。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的对策

本文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探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的途径。从政府、学校等组织主体的角度进行考虑。

(一)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形成时期,同时择业观念开始初步形成。择业观念相当于人生道路选择的目标,其合适与否将直接决定大学生就业。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择业价值观,使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由于大学生刚刚进入社会,各种价值观还不健全,而不良的社会风气会误导大学生,使其不能很好认知自己,盲目跟风,错失机会。最终自己抱憾终身。

(二)促进大学生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风气过于浮躁,以及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克服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的问题。缺乏社会实践,很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传统观念不能很好地继承。当前很多社区积极联系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而大学生进入社区,助老抚幼,对贫困的家庭进行帮扶,开展各项社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美德,对我国现状也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说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全方位的人才。

(三)完善职业规划教育

高校可以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古今中外,许多事业上的成功者都善于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从而获得长足进步。笔者参考了《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一些数据证明,当前大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经调查表明,缺乏合理职业教育规划的就业成功率比具有合理规划的大学生低许多。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做好自己职业发展规划,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各高校在大学生入校之后进行兴趣和特长的调研工作,应该允许学生更换专业,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同时,可以借助让名师举办讲座的方式让大一新生更多地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人才需求等状况。这一做法有利于让学生更加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类型的工作,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目标,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立足市场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开辟新的专业,对一些就业不理想的专业,缩减招生规模.

总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实现正确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单纯地依赖学校,或者单纯地依赖政府,都不能够很好地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从社会角度出发,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会为我国大学生择业找到一个良好的切入点。不管是从当前国内总的客观形势分析,还是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研究,都表明开展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社会引导有其必要性。各地就业状况不尽相同,政策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开展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讨论以及社会方面的引导还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1]金耀宇.国内关于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贾英飒,刘洪武.功利主义思潮对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及其对策[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4).

[3]张宏.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转变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

[4]王林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大学生择业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责任编辑:宁沈生)

吴 越(1979-)男,辽宁黑山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戴 冰(1979-)男,辽宁沈阳人。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大学生“三观一力”养成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JG13DB1 22)阶段性成果。

2015-01-12

G40

A

猜你喜欢

价值观职业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