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
——增进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切入点
2015-04-11张静
张静
问题意识
——增进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切入点
张静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教学实践中能否将理论转化为问题,借助于问题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第一,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材内容,忌脱离教材,随意发挥;第二,力求结合社会现实或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设计问题,忌脱离生活,使问题缺乏强烈的现实感;第三,回答问题时要按照理论发生的内在逻辑进行,忌失去思想性,沉于泛泛说理之中。
问题意识 高校思政课 实效性 注意原则
前言
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与教学目标能否得到实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围绕如何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从不同视角、不同的问题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促进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即着意于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从思政课教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较强的理论性这一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将教材理论转化为学生所能接受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问题。
思政课教学中遭遇的“瓶颈”问题之一:教材理论如何课堂化
当前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不能将教材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不能实现教材理论的课堂化。众所周知,思政课教学内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门课程,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如果不能吃透理论,深刻理解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并将其转换为学生所能接受的课堂语言,思政课教学就会沦入为纯粹的知识性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极度反感,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片面强调思政课的知识传授,试图做到理论知识传授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忽略了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解决思想困惑的实际需求,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蜕变成了说教方式。”[1]在中国革命史中,王明式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曾经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险些葬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转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革命的面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给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思政课教学面对的学生群体知识背景不同,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甚至男女生构成比例也各不相同,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就必然会犯本本主义错误或教条主义错误。因而,教师能否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前提下将教材理论课堂化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第一步。
教学理论课堂化的首要目的: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根本目的在于寻求学生能够认可的、并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思想语境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反思上文所指出的知识化教学的根本弊端,在于无视学生的课堂心理感受和理论认知水平,停留于对教材知识的字面意思的讲解水平,未能将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社会现实感和思想超越性展示给学生,未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理论所蕴含的巨大思想魅力。虽然一些教师在进行知识性的讲解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但由于所举实例与理论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所举实例并不能充分说明理论的思想价值,导致案例和理论之间脱节,背离了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导向。
那么,如何克服知识化的教学困境,实现教材理论的课堂化转换呢?从理论自身的哲学本质讲,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是对社会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的思想结晶。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成长于特定的社会语境之中,都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对自身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果。同时,理论一旦以理论体系的形式形之于外,理论便会以其超越性特征而显示出理论作为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功能。作为思想理论的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我们讲授思政课知识的双重的价值目标,即知识性的教学目标和思想性的教学目标。前一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理论的本身内容,并对之进行准确识记;后一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领会理论中所蕴含的思想魅力,并在与理论之间的情感共鸣中体悟到理论的修身与治世价值。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向学生揭示出理论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魅力,就要按照理论发生的一般规律,明确揭示出特定的理论所要解决的特定的问题,以问题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的探究过程之中。
对于何谓问题意识,不同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不同的定义。本文从思政理论课课程教学的视角出发,认为问题意识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好奇感,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的一种深入探究问题的欲望。这种继续探究的欲望,驱使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并沉浸于教师所构建的教学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问题解决的乐趣。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角度讲,问题意识的激活有助于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双重主体的和谐相处。“问题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的契合表现为:问题意识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的主体性发挥以及师生主体间的对话融合。”[2]在以问题意识为媒介建立起的师生关系中,在理论学习的不同层面和课程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和学生各为主体,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式的课堂关系模式。
如何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把握的几点原则
1.紧扣教材内容设置问题,不可脱离教材,随意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常见到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非专业出身的思政课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营造课堂气氛,随意设置一些问题,然后以之为契机展开课堂教学过程。更有甚者,一些教师甚至不加选择地使用一些案例,意图借助这些案例来说明自己所要讲述的问题,然而由于这些案例择取不当,不但不能充分揭示理论蕴含的思想意义,反而产生了相反的教育后果。《辽宁日报》在其《致全国高校教师的一封信》中揭露和鞭笞了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错误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基本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甚至宣讲丑恶中国的场所[4]。姑且不论《辽宁日报》在“一封信”中所揭示的现象有多大的客观性,但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角度出发,还是应该引起每一个思政课教师高度重视、高度警惕的。在任何时候,思政课教学都要紧扣教材内容进行。案例的设置,问题的导出,都不能背离教材理论体系所蕴含的整体思想精神,都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按照理论发生的内在逻辑,合乎情理地提出问题。
2.紧紧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问题,忌脱离实际,提出的问题抽象性太强
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进入课堂境域。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如果理论性太强,超出学生的认识能力,这样的问题必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材内容本来就因其较强的抽象理论性而不易被学生们所接受,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承担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智慧传递给学生。如果设置的问题缺少社会现实感,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相脱节,就难以形成思想张力,无法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起思想的涟漪。
3.回答问题时要按照理论发生的内在逻辑进行,忌泛泛而论,使问题失去思想魅力
哲学理论的形成都遵循一定的认知逻辑,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思政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将理论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展示给学生。真正的理论不仅因具有深厚的社会现实感而能激发出人们的理论同情心,更会因自身所蕴含的强大的思想逻辑而让人们对理论所蕴含的思想魅力产生敬仰情怀,而对理论的同情心和敬仰情怀又会驱使人们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学习理论、占有思想的信念。要让学生感受到理论所蕴含的思想魅力,教师就要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哲学专业素养。
[1]张素莲:《从破解问题中提高思政课教学效能》,《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7期。
[2]程艳:《问题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的内在契合》,《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3期。
[3]申小翠:《“问题解析式”教学中的教师主体性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4]《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
封公开信》,《辽宁日报》2014年11月13日,第A04版。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