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冯小刚商业电影的特色及启示
2015-04-11高骥
□高骥
浅析冯小刚商业电影的特色及启示
□高骥
冯小刚因导演电影《甲方乙方》一炮走红后,在各式电影逐鹿中国影坛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异军突起,短短几年便确立了中国商业电影的霸主地位。如今,冯小刚的商业片已形成了家喻户晓的“冯氏品牌”,他的崛起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本文通过对冯小刚商业电影的特色进行初步探讨,揭示其商业电影的成功之处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冯小刚电影;电影特色;启示
在冯小刚导演的积极探索和引导下,中国电影人开始越来越重视电影市场的导向作用,改变了以往一味追求电影艺术而忽视商业开发的路径,在确保呈现艺术的同时也注重电影票房的收获。
冯小刚导演在商业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如何使电影的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更好地融合,从而促进电影在结构、情节、表达等方面更加标准化。冯小刚导演以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诉中国电影人,必须及时了解国际电影发展方向和国内电影的发展需求,在变动的电影发展环境下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贴近观众,融入市场,重视电影的社会效应,真正实现中国电影的产业化。
一、冯小刚电影的特色
冯氏电影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得到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我们把这种受欢迎的原因归结为冯氏电影本身的魅力。
(一)平民化、喜剧化的标签模式
为了吸引观众、占领市场,冯小刚坚持观众至上的拍片原则,坚信为观众拍片是拍电影的根本。冯小刚的电影往往重在表现市井平民的社会生活、精神状态,电影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表达普通大众的梦想和心声,最大程度上使电影表现真实的生活以拉近跟观众的距离,加上一些必要的艺术手法和电影理想追求,以此使电影达到艺术化和平民化的融合,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
首先影片中主人公的身份很普通。冯氏影片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现实生活中最底层的普通大众。其次电影故事取材也尽量来自平民生活。冯导的电影取材多数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多的是来源于现实的生活。最后电影还在于更多地描写普通大众对社会的心态。
喜剧性是冯导商业电影的又一亮点,这也是保证电影票房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冯导不要求给电影附加太多的意义,不给电影附加说教的功能,而是将这些沉重的东西最大化地从电影剥离出来,回归娱乐的根本,最大化地给观众带来轻松。冯小刚还注重故事情节的喜剧效果,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全方位打造喜剧电影风格,吸引观众目光。
《没完没了》中,葛优饰演了一位为植物人姐姐筹集治疗费用的普通出租车司机——韩冬。韩冬经济拮据,为了姐姐而走上了一条要债之路。电影中被绑架的小芸在得知自己的性命在男友眼中比钱还轻的时候,报复似的选择与韩冬合作捉弄男友,从而引发了一连串幽默搞笑的闹剧。剧中另一位表演者傅彪对电影人物也是把握得恰到好处,他把小人物的无赖演绎得活灵活现,充分展现出小人物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那种处世特点,使电影额外地增添了笑料。
(二)小人物、大精神的强烈感召
冯小刚为了电影更加真实以得到观众的认可,往往不会在电影里设置英雄式的人物角色,他更多的是关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但是从这些小人物身上观众往往能发现一些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引起兴趣。从这些小人物所反映的社会百态,以及通过这些看似平凡却总有奇特想法的人物,表现电影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激励。电影采取的这种对比法,加以电影人物故事化的表达,把握了观众的好奇心理和同情心理,牢牢地吸引了观众的观影需求。
冯氏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平凡生活的关注和对普通人生存现状的探讨,看似幽默搞笑却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生存现状,在平凡和琐碎的电影故事中深含着对时代深层矛盾的困惑,通过电影表达对时代生活的探讨。
《天下无贼》中打工仔傻根认为世界上并没有贼,并把这种思想通过现实生活完全表现出来。我们虽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是电影情节发展的需要,但却给予了我们对美好世界的无限憧憬。电影中刘若英和刘德华扮演的小偷,在多年的社会历练中迷失了自我。但是傻根的出现却召回了他们那颗早已失去良知的心。电影通过角色王薄最终献出生命来维护傻根的天下无贼的愿望,实现冯导的电影主题,在传达社会现象的同时揭示了电影的文化内涵。
(三)艺术性、娱乐性的巧妙融合
冯小刚的商业电影并不是单纯地照搬国外经验,也不是简单地把艺术性和商业性相加,而是把观众的审美需求和观影品质作为电影创作的灵魂。电影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电影总体的“好看”和电影故事的“热闹”,不给电影附加太多的教化,而是在欢快的电影气氛中潜移默化地使观众接受电影的理念传达。这种电影表达手法无疑符合当下人们渴望逃离社会压力的心理。
在电影票房的影响下,冯小刚在把电影的娱乐性作为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外,还把艺术性作为电影成功的关键要素。冯小刚始终认为电影是一种讲故事的非传统方式,他能够最大化地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转变成一个个悲
喜交加、有爱有恨的影像故事,在影片里向观众娓娓道来,表象的娱乐性和内容的艺术性可谓相得益彰。在他的电影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带着人文主义情怀的意蕴贯穿始终,这些内容比那些华丽的电影场景更能打动人心,收获观众的认可。
《非诚勿扰》所关注的相亲问题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剩男剩女的问题。比如电影里男主角相亲的对象有的是同性恋,有的是未婚先孕,这些人物所造就的电影艺术效果其实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电影采取幽默调侃的方式把这一社会问题不经意间传递给观众。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的不仅仅是电影里秦奋的故事,更多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你我他。人们在冯导的电影中找到了自我归属感。
(四)巧妙的广告植入
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资金来源,广告植入一直是电影的首选。但是广告植入的成败与否关乎电影的成败。作为商业电影的领军人物,冯小刚把广告完美地植入其电影中,植入广告不仅没有使电影受到观众的抵制,反而为电影增加了趣味。冯小刚在电影中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广告植入,以换取资金支持。
台词植入在电影《非诚勿扰2》就非常明显。电影中,葛优在淘宝网上网购轮椅,送货员送货时很直接地说:“您好,秦先生在淘宝网购买的轮椅到了。”这一广告植入不仅仅为商家做了广告宣传也为电影增添了喜剧效果。又如在《大腕》中各种广告的植入,甚至可以说《大腕》是广告的狂欢,但是《大腕》在2001年不仅获得了近4000万的电影票房,还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二、冯氏电影的启示
冯小刚认清了电影商业化的发展方向,开辟了一条商业电影发展的新道路,即前期制定完善有序的电影营销策略,后期注重电影品牌效应的市场影响力,把市场份额和观众口碑作为电影的评价标准,最终成功地使中国商业电影有了长足发展。百花齐放才能真正拯救中国商业电影市场,因此我们要学习冯氏电影的长处,使电影人能够真正成长起来。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一)电影要贴近大众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能力越来越高。电影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普通大众才是电影的最终买单者,为电影提供了最终的资金保证。普通大众不仅是电影的受众,而且也是电影评论的主角,电影拍得好不好,普通大众才是真正的评委。电影只有围绕观众出发,观众才会走进影院,为电影买单,电影才能够得到市场认可。
冯小刚从电影立项开始,就把普通大众的喜好作为电影市场认可的重要因素。《私人订制》就是把小人物的圆梦过程搬上了大银幕。使普通大众能够迅速地融入电影故事,在电影人物的身上找到相似点,从而使电影受到普通大众的喜爱。《私人订制》可以说是冯导的无心制作,但还是在上映一个月之后轻易地拿到了7亿元的电影票房,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冯导对普通大众的重视。
(二)打好演员这张牌
电影要想在市场上赢得票房、在观众心里留下好口碑,电影演员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演员组合往往会使电影起死回生。冯导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员的“葛优+”现象,即以演员葛优为中心,配合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演员,组成冯氏电影演员的运作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使冯导电影的演员符号化和标志化。观众一旦看到葛优就会想起冯导,从而使冯导的电影市场能够最大化地得到扩展。
葛优可以是冯导电影《没完没了》中的韩冬、《非诚勿扰》中的秦奋,也可以是《私人订制》中的杨重,葛优在完成电影角色转变的同时,也使观众把冯导电影跟葛优划了等号。双方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广告植入的掌控
一部不能获得利润的商业电影是失败的。作为商业电影,就应该在把握艺术创作的同时把商业价值放在第一位。商业电影从立项开始,就应该把电影的商业价值作为电影成功的重要要素,而广告植入则是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广告植入程度的大小以及广告植入运用手法是否巧妙关乎电影的成败。
冯导的《非诚勿扰2》在2010年曾经创下六千万元的广告植入收入。这一傲人成绩也使《非诚勿扰2》在影片上映前就开始盈利,可谓开创电影营销新模式。在《非诚勿扰2》中,电影的主要场景大多都在海南,整部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展示海南的优美风景。海岸沙滩、海边别墅成为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风景也让影片看上去十分养眼,并与整部影片情节紧密关联。观众没有产生对广告的反感,反而觉得电影跟海南的美景相得益彰。
结语
冯小刚对电影的成功探索不仅使自己的电影受到市场肯定,而且还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冯氏电影模式把中国商业电影从商业的迷失中拉了回来,把电影从早期的革命宣传品变为文化艺术品,再由文化艺术品变为文化商品,完成了电影大众文化的转型定位,最终完成了一个形态的大转变。
1.杨君.笑容:与媒体英雄面对面[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2.叶志良.大众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3.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4.马智,冯小刚.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J].电影艺术,1998(3)
5.张莉.隐性广告的传播学审视[J].今传媒,2006(11)
6.刘玉珠,柳士法.文化市场学:中国当代文化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7.林洪洞.《大腕》表演三则[J].当代电影,2002(2)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