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医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机制研究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015-04-10李双云刘炳材邓鸿李海霞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医学生志愿

李双云,刘炳材,邓鸿,李海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是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医学院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为医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增强医学生的实践经验,还能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更好地开发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医学院校的发展和医学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价值。

一、志愿服务活动对医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时代价值

1.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活动所传承的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可靠依托。医学院校的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转化为工作实践,这不仅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自身技能的高低,也使医学生在服务实践过程中体验了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核。志愿服务活动正是帮助大学生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这种无私奉献、团结进步的氛围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帮助医学生养成健康的职业道德。医生的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医生职业道德教育主体的医学院校不断培养医学生健康的职业道德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医学生要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需要医学生个体形成较高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责任感,更需要医学生将这种良好的道德认识付诸于实践,形成真正的道德体验,才能巩固医学生职业的养成。志愿服务活动正是以服务的形式体验道德实践的活动,通过医学生志愿者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体验和传承医生救死扶伤、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志愿服务活动为医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帮助广大医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健康的职业道德。

3.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帮助医学生丰富道德素质养成的形式。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义诊、心理咨询、医疗下乡、紧急救援等,这就需要具有较高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专业技能的医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将自身所学转化为所行,在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体验社会、适应社会、积累经验。形式多样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培养了医学生服务意识,也为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医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感受不同的服务对象、接触不同的服务内容、体验不同的服务过程、收获不同的道德体验。

二、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1.调查结果。为了掌握右江民族医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本次调研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96.5%。(见表1)

2.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一,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工作不到位。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能够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使得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了解不深,未能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对大学生自身的重要价值。这不仅阻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据调查,60%的学生缺乏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他们明白志愿服务活动是献爱心的活动,并不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意义。还有52%的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仅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并顺利毕业。

表1 该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现状

第二,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工作不充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志愿服务工作有序、健康开展的前提。如果学校不能够对种类繁多的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有效管理,将会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与进程。调查显示,有62%的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有序,准备充分。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完成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对志愿服务活动行程进行审核等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性解决措施。但当前志愿服务组织多而杂,有的组织活动前并未受到培训指导,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

第三,志愿服务活动激励工作不具体。有效的激励能够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高校应重视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机制的完善,设立公平、严格而完善的激励制度,不仅能够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给予充分的肯定,更能激发和吸引广大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调查显示,只有43%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工作良好,起到了一定的激励效果,大部分同学认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不能仅仅从精神上给予奖励,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未尝不可。同时,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以假乱真、鱼龙混珠等问题。

第四,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筹备不充裕。调查显示,仅有3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充裕,能够支持活动的顺利开展。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紧张,阻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据调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除了一小部分是学校给予支持外,大部分经费通过志愿者拉赞助等形式获得,经费的多少影响着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规模与效果。

三、健全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医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机制研究

1.健全宣传机制,形成医学生全员服务的氛围。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消除医学生们的思想偏见与文化隔阂,使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深入人心,才能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育人功能,培养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质。医学院校应加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将志愿服务意识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们对志愿服务的内涵与志愿服务精神有清晰的了解。同时,医学院校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文化宣传栏、校园网络等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与表彰,影响和激发医学生们的志愿服务热情与兴趣,以医学生们自愿、自觉的行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不仅要在校园内部开展,更要走向社会视野。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工作要与社会接轨,通过报纸、广播、网络、宣传牌等形式在社会上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内涵与效果,使社会各界能够认识和接纳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1]

2.完善培训机制,培养医学生全面服务的技能。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首先进行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志愿服务的对象多以人为主体,沟通交流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的好坏。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交流技巧能够更顺利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以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为主,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需将所学医学知识进行分类整合,有针对性的进行医疗知识的普及,以便在服务活动中顺利完成服务目标。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还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医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专业性比较强,医学生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免在服务活动中出现差错。[2]

3.设立激励机制,激发医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有效的激励能够帮助医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动力,根据学生们的志愿服务内容与效果进行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对激发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有着重要意义。设立激励机制首先应制定公平、公正的志愿服务活动评估指标,以便对医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质量、效果进行综合衡量与评价,进而在参考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优秀的团队或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医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应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精神激励主要通过设立种类多样的荣誉奖项表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或者个人,让其体验社会对其服务工作的尊重和认可,感受到志愿服务的价值。物质激励多是综合性的、长期性的回报,高校相关部门根据评估指标针对服务内容特殊或服务意义重大的项目或团队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体现社会对其志愿服务活动的关怀与支持。

4.完善经费筹备机制,巩固医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医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若志愿服务活动缺少了资金支撑将难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得到长期发展,必须落实物质保障问题,得到一定的经费支撑。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筹备机制,高校党委相关部门、共青团组织等通过政府、社会的援助、毕业校友的捐赠、企业的资助等形式筹备服务资金,同时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活动基金,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组织,负责基金的收支使用问题。拓宽了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来源,扫除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障碍,为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2):93~97.

[2]夏丽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地方高校为中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73~176.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医学生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