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A企业为例
2015-04-10齐恒
齐 恒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A企业为例
齐 恒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经常会由于受到其运营管理模式的限制。该文首先以A企业为例,介绍了我国物流企业传统的发展过程,然后分析了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我国物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企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 运营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越来越显著。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物流的外包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由此出现了第三方物流[1]。目前对第三方物流的各种定义略有不同,但国内一般把其定义为由物资流通的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的运作过程[2]。我国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以及社会分工的深入细化,给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3]。A企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迅速发展,成为区域内一家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
A企业作为集汽车运输、空运、仓储、专线配送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国内有多处自建的仓储仓库,并具有自组的汽车运输车队,是国内较大的公路运输物流企业。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相互竞争的加剧,作为一个新兴的年轻物流运营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瓶颈。本文以A企业为例,着重分析了这些瓶颈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对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企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积累的问题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特色和问题也比较明显,特别是目前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转折期,长期积累的问题严重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健康发展,其问题有以下3点。
1.1 成本问题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中占比还不到1/4,而且企业规模小,高度分散,其中不少企业还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运能膨胀造成的成本支出增加,人工费用的持续增长,各种隐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成本的增加又很难直接转变为其收入的同步增长,这是面临的严重挑战。
另外,地方保护主义和税费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障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方政府对物流业的政策不统一,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物流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经常进行迂回运输,物品在途周期因此被动拉长,这也直接影响了物流企业高效快速地服务于商品的供需双方[4]。此外,物流企业的高税费也是一个难点,虽然自2013年8月1日起,全国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进行“营改增”,但目前大部分成本构成中的项目在“营改增”后都不能抵扣,企业实际的税负不降反升[5]。
在与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中,因为发展中积累的问题以及规模较小,其劣势也比较明显。目前,掌控着高额盈利模式的主要是一些跨国物流巨头以及国内少量具备垄断能力的物流企业,国际快递、航运物流和外企物流业务这3块业务是物流中高利润的部分,但这些基本就被上述企业切走。国际巨头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其垄断地位短期内难以打破。本土物流企业与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差距,也同样地反映到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占比上。2014年我国的比率为16.6%,虽然比2013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6]。
1.2 低效率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以汽运为主的物流企业为例,企业自备卡车的利用率和装载效率大约为50%和70%,而且空车占比大约有1/4[6-7]。地方性的物流企业比较多,相互间的协作分工程度并不高,物流服务网络很少能覆盖全国,全球就更少了,各自比较封闭,自成体系,社会化程度低。此外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自动化程度也比较低。虽然物流企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但相反的是,物流企业自身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的却还很少。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多还局限用于日常的一些办公应用,而对很多关键环节,比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运输路线的最优规划、货物的优化装载调配、整体费用和成本的合理控制,以及最优库存控制等,更多依靠人工进行主观上的判断。互联网+在物流企业的战略地位还有待提高,而其深层次的创新应用更是任重道远。
1.3 经营粗放,供需不平衡问题
长期的经营一方面使物流企业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缺少创新;另一方面单个企业规模又不大,综合实力不强,竞争力不足。整体上,我国物流企业仍然属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服务的对象多数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导致物流费用在整个供应链中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开拓业务的能力进一步被约束。
同时我们也看到,粗放经营导致了我国的物流外包业务多数集中在一些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的环节,比如传统的运输、仓储等,而对于一些新兴的业务,却无力进行开拓。一哄而上地重复建设和布局现象严重,这也带来了低质量的同质化竞争。很明显的是大家扎堆在运输领域,特别是公路运输,造成我国运输能力分散,企业间恶性竞争多、超载超限现象严重。
以A企业为例,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门店,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网点甚至已经开始覆盖县级城市的乡镇。因为没有事先的统一规划和布局,所以整体上的地域分布很不均衡。在东部,网点相当密集,在企业所在地甚至达到了5 km一个点的程度,无论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的竞争都是异常激烈,而在有的省份,只有十来个网点,布局的不均衡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2 解决方法
2.1 涉足快递行业
涉足快递行业是物流企业业务的一种自然延伸。对于网上购物来说,快递公司提供的服务及时准确与否有时候会直接决定一次网购业务的成功与否。以A企业为例,作为零担物流公司,在国内拥有众多的网点,可以较快地布局涉足快递业务。通过补充的快递业务,可以更好地为供需双方提供端到端的服务,降低这个环节的成本,从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2.2 优化运输成本
运输在物流的总成本中占比大约在35%~50%左右,所以优化运输成本显得举足轻重,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要平衡速度和成本的关系[8-9]。特别是这些年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为物流运输选择增加了一个新的选项。以A企业为例,目前的零担业务中汽车运输占比偏高,通过提高运输决策的科学性,可以为降低运输成本带来一定的空间。
2.3 客户服务个性化
以客户为中心,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是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宗旨,也是第三方物流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不同行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在运输过程,服务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区别。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发展的区别、产品本身特性对第三方物流的要求具有特殊性、各行业的经营方式及物流费用构成的不同[10-12]。这些原因都促使企业要贴近客户的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和场景,提供定制化和差异化的物流服务,从而在市场中赢得先机。
2.4 信息化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流通商品的供应方一般都希望在商品流传到需求方的过程中,可以全程跟踪商品的在途状态。这就要求客户能够充分地共
享物流服务信息和交互信息,如在服务的任意时间里都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商品到什么位置,是否已经正确交付等。依靠手工进行信息交换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通过信息系统以及配套的物流设备进行电子数据的交换就成了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不同的客户其业务流程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友好的接口,能适应不同客户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实现无缝对接,流畅地实现端到端的整体流程。在第四次工业化浪潮下,物流企业也需要走行业自身的互联网+的道路。
3 结束语
第三方物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以及对企业的巨大作用,使得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性得到行业广泛的认可,第三方物流市场产生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各级政府提供越来越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持续地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开拓成长空间。在我国实施互联网+的整体战略布局下,机会将更加巨大,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能够早日实现物流现代化,将会迎来飞跃性的发展。
References)
[1] 商集物流. 浅谈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EB/OL].(2011-01-07). http:// blog.china.alibaba.com/article/i22096494.html.
[2] 杜懿.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 Chen I J, Paulraj A. Towards A Theor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Constructs And Measurement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4,22(2):119-150.
[4] 林君暖.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商贸,2010(28):143-144.
[5] 宋敏.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优化机制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7):48-49.
[6] 骆温平. 第三方物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刘长宝. 现代物流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 马士华. 供应链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 雷鸣. 第三方物流企业个性化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3.
[10] 李黎明.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上海:上海海运学院,2008.
[11] 李冰漪. 物流企业背负的那些税:物流企业“营改增”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储运,2014(7):52-55.
[12] 戴君,谢琍,王强. 第三方物流整合对物流服务质量、伙伴关系及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2015,27(5):188-197.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Taking A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Qi Heng
(Fujian Polytechnic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Fuzhou 350001,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is often limited by their modes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aking A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and then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existing in logistics development,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 this way,i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ird-party logistics; modes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2015- 06- 07
齐恒(1977—),女,福建福州,本科,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E-mail:snakeqi@126.com
F252
B
1002-4956(2015)10- 026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