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局限性与微观基础构建
2015-04-10李红燕,汤长安,周玉姣
收稿日期:2014-04-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CJY056,13CJL006);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A081);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BB144;12JD4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A049);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湖南商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校教字〔2013〕31号)。
作者简介:李红燕(1990—),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汤长安(1974—),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国经济、技术进步与产业创新。
Limitations of the Basic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s and the Building of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
LI Hong-yan, TANG Chang-an, ZHOU Yu-jiao
(Academyfor Economyand Trade Development Studies, Hunan University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Regional economics advances with people's criticism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limitations, such as the inexplicit research object, single basic theory, lack of micro -foundation and so on.These limitations make regional economics science questioned.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s, we analyz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odern regional economics and redefine the subject of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from the microscopic view, so as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s.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s; basic theory; micro-foundation
区域经济学渊源于区位理论,具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被称为“古老的科学”,但是发展速度缓慢,至今仍未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是针对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区域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但从现有研究来看,由于缺乏对基础理论深入探讨,导致基础理论薄弱,微观基础的重要性被忽略。而关于区域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学者们从各自研究的着眼点来阐述,其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学二者缺一不可。所谓区域经济,它是相对于国家经济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子系统,具有不同特性和水平的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和联系,构成一国的国民经济整体。而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它主要研究区域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之间的联系(区际联系)以及区域分工等内容,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相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一、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发展与演变
区域经济学最核心、最主要的理论是区位理论,所谓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区位结构以及如何创造区位条件的理论。区位理论萌芽于18世纪,其发展演变主要集中于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地域分工理论揭示区域发展的基本原则,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区域布局、区域产业结构。
(一)古典区位理论:基于成本目标的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论
杜能从地域角度探索获得最大收益的农业经营方式的空间布局原理,他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关系》(1826)一书中,对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最早的区位理论,这个区位理论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农业区位论。在该理论中,杜能主要采用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孤立国”的思想研究农业生产的布局,提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他强调由距离产生的运输费用对农场生产的品种选择、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的影响,提出距离导致的级差地租对于农业布局的决定作用,创建了著名的杜能圈层理论。杜能首次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对后来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受分析方式的局限,杜能没有考虑自然条件的差异,将这个区域考虑为均质空间,这与农业严重依赖自然条件的现实不符,因而受到诸多学者的质疑。杜能考虑土地特殊性,仅取决于消费市场的距离,而在物流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距离因素的制约逐渐变小。另外,杜能以农业的商品性生产为前提,假定农业经营者以追求最大利益为目的,这与现实社会不符,更不符合自给自足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
2.工业区位论
工业革命之后,产业与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中,而杜能的区位论并不适用德国当时的现状。在这种背景下,韦伯运用抽象和演绎的方法,探索工业生产的区位原理,并在《工业区位理论》(1909)一书中,对工业生产的最佳区位进行了系统阐述。韦伯提出“区位因子”的概念,采用孤立化的方法,研究运费、劳动费及集聚和分散三大区位因子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他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工业合理布局过程,指出工业的区位布局首先是运费指向型,然后是劳动指向型,最后是集聚指向型。韦伯认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是工业区位理论的集大成者,对当时的工业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之后许多学者的区位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韦伯的区位研究属于局部均衡研究,以古典经济学为理论依据,采用微观的、静态的、均衡的分析方法,因此其理论存在局限性。另外,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也与真实的市场结构大相径庭,与现实不符合。
(二)近代区位理论:基于利润目标的区位理论
1.中心地理论
由于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的地位逐渐凸显,发展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地。而韦伯的最小费用的工业区位理论,因其固有的局限性,对德国现实状况的解释程度受到很大限制。在此背景之下,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1933)一书中,运用抽象分析方法,对城市的形态、规模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形成静态一般均衡的区位理论,即中心地理论。该理论亦称为城市区位理论,是指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在该研究中,克里斯泰勒假定地域具有同质性、所有方向上交通体系相同,并运用正六边形图式分析中心地空间分布均衡模式,提出了中心地分布的三原则即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克里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城市之间,特别是城市与市场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域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他对集聚利益缺乏考虑,从“经济人”的角度来观察消费者,认为消费者首先在距离自己近的中心地进行经济或社会活动,而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更偏好于选择高级中心地,这些缺陷均会导致实际中的中心地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
2.市场区位理论
1945年,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在《区位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寻求利润最大点的市场区位论。廖什强调市场对区位的作用,主张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研究区位选择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与中心地理论研究的单个企业、单个城市或单一区域不同,廖什更注重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及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主张运用联系的观点研究区位的最优选择。廖什通过引入需求和成本两个空间函数,对区位选择进行了静态的、一般均衡的分析,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廖什肯定韦伯区位论的最小费用原则,同时考虑人口密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提出蜂窝状的正六边形的市场中心地理论,该理论与克里斯泰勒的城市中心地理论有相同之处,均认为企业的销售范围是以中心地为中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同其他的区位理论一样,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但它对当时资本主义区域经济空间布局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该理论为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经济区的地域结构及区划方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现代区位理论:基于多元目标的区位理论
1.新古典区位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经济逐步恢复,科学技术和社会、自然等学科得到发展,使有关区位论的研究获得快速的发展,艾萨德《区位和空间经济》(1956)的出版,标志着区位论由古典区位论发展到新古典区位论。作为现代区位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艾萨德基于替代性原理,同时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区位理论,他认为企业合理的区位选择是厂商在权衡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的可替代性时,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同时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比如:自然环境、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偏好等,因此企业区域选择必须综合分析。新古典区位论使区位研究从单个企业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对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是区位理论发展的重大进步。然而,新古典区位论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来研究区位,使区位理论对现实区位选择的解释力受到极大限制。
2.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位理论
新古典区位论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在该假定下认为区间的要素是自由流动的,区间交易是无成本的。然而,在现实中,各地区的自然禀赋的差异性以及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性非常明显,也就是所说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些现象与新古典区位论的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相矛盾。在该背景下,以克鲁格曼、藤田为代表新经济地理学派,基于迪克希特-斯蒂格勒的垄断竞争模型和萨缪尔森的“冰山成本”原理基础,将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两个常态引入区域经济的分析模型中,运用缜密的数学模型表达区域经济活动中集聚和扩散的内在机制,使空间因素纳入到经济学的分析中,区位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分析框架下得到新发展。该学派在垄断竞争的假设条件下,建立规模报酬递增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由市场放大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形成的“聚集力”,与市场拥挤效应形成的“分散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他们假定聚集力大于分散力,形成集聚效应,把由聚集力导致的经济活动地域空间集中作为研究的起点和重点,提出重要的中心—外围模型,使区域经济理论获得快速发展。然而,虽然新经济地理学派给区位理论带来新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主要是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还未能引入区位理论的研究模型中,现有的理论框架无法说明这两者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使得其对现实的解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局限性
随着区域经济研究中假设条件放缓和选择因素的增加,区域经济理论对于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程度不断增强。然而,假设条件的放缓和选择因素的增加,使现有的分析框架和范式,无法将所有要素都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结果必然是什么都可以解释,什么都解释不清楚,这使得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如下:
(一)解释对象的不完整性
用经济学来解释现象,必然涉及两个主体——供给者与需求者,这是微观经济的两个主体,也是区域经济学的微观主体,但是现有的区位经济理论,大都侧重于供给者这个单一的主体,或者更具体一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生产者,而消费者作为经济行为的另一主体的地位并未在理论分析中得到相同的重视。区域经济理论对消费者的研究或者是依附于对生产者的分析,或者是作为理论研究的假设条件而出现,而忽略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消费者和生产者作为一个群体概念,是由经济个体组成的,而经济个体本身具有构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身份,具有既是要素的组成部分又是要素选择者的双重性质,然而身份的双重性使得研究过程中会暂时出现经济主体消失的尴尬,而性质的双重性不但使得经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经济个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无法得到正确的描述,并由此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既是割裂分析又是相互作用的局面。
(二)要素空间边界的模糊性
要素作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对其理解和分析贯穿于经济理论研究的全过程,因此对空间要素的准确认识对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均质的空间或者是非均质的空间中,均以要素集合体的形式而存在,而经济主体既是要素集合体的一部分又是区位选择的主体,因此很难把握经济主体本身在区域经济形成微观基础的作用,很难理解经济主体的初始存在状态。而在区域中,区域性要素是制约经济区域发展状况的基础,也是经济主体选择区位的最初制约因素,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我们知道单纯的要素集合体不能创造生产力,要素只有和劳动力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真正制约区位选择的因素是经济主体与要素集合体结合的方式。正是由于经济主体身份的双重性,导致了要素空间边界的模糊。
(三)区域形成初始原因的忽略
古典区位论从运输费、劳动费等区位因子的角度研究厂商的最优选址,把集聚效应看作是不同经济主体各自决策的偶然结果。传统区位理论未能在不同微观主体的选址行为和宏观空间集聚之间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而是将其视为“黑箱”而回避了空间集聚的初始原因。虽然以克鲁格曼、藤田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者在垄断竞争、规模收益递增等条件下,对区域的聚集现象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但他们关于区域为什么形成产业集聚,并没有指出明确的原因,而只是归因于“历史的偶然”,即由于区位选择中偶然事件发生,在循环累积因果链的作用下,该事件产生的集聚不断累积,最终形成某种长期聚集结果。这说明新经济地理学派对于产业集聚形成的初始原因仅视其为偶然的结果,并未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传统的区位论还是新经济地理学者关于微观主体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的区位决策,这种决策导致空间集聚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说明,他们忽略了经济活动的历史基础、文化习俗、历史传统以及文化交流等初始要素对厂商经济活动初始状态的影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厂商聚集前经济是何种状态依然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空白。
(四)研究方法的滞后性
从古典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法,到新古典经济时期的边际分析,研究方法在不断演变。后来出现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他们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使用线性规划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并用于解释所有的经济活动。该研究方法促进了宏微观经济学之间联系,使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获得快速的发展。然而,现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方法都是均衡解,是要系统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后的自然结果,分析方式主要是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而区域经济发展往往其自身要素禀赋逐渐提升的过程,也是区域环境逐渐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系统自我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自组织理论和自我演化理论中很多的方法都没有有效地引入和借鉴。在自组织理论中,主张系统的分析方法,强调从系统内部要素的竞争和协同效应以及要素间的相关性对系统作用等方面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区域内部将自动形成有序、稳定的发展。而自我演化理论,不仅强调系统性的分析,同时从时间层面考虑历史基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张动态的非均衡的研究视角。由于区域经济研究在该研究方法及视角上的缺失,使得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解释能力受到质疑。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消费者主体地位的忽略,经济主体双重性身份导致的要素边界模糊,以及经济初始状态忽略初始要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缺乏动态非均衡的分析方法等,但是这些局限的存在归根结底是由于区域经济微观基础的缺失,因此,对区域经济学微观基础的构建甚为必要。
三、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要构建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对微观主体的界定和动力分析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微观主体与空间因素紧密相连,它不是脱离空间独立存在,而是依赖于特定的地域空间。
(一)区域经济的微观主体界定
微观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和基本单位,是建立在生产要素地域空间组合基础之上的制度化经济组织,包括经济个人、家庭户和企业。
经济个人主要包括普通劳动力(简称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企业家),它们是区域经济发展最基础的微观主体,也就是有什么样的经济个人就构成什么样的经济单元。劳动力作为生产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与成本因空间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经济活动的区位条件也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通常经济发达的地区,其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优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更迅速。而企业家是一种高级管理人才,通过整合人力、物力资源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变革的主要发起人和推动者。我们知道,经济个人的经济活动均依赖一定的市场、制度等条件,这些条件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经济个人为实现经济目标,必须要适时调整经济行为,使之与区域内的市场和制度等条件相适应,这种适应体现了经济个人对地域的依赖性,因此具有区域属性。
家庭作为区域经济的微观主体,其身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家庭是商品和服务的最终需求者;另一方面,家庭为生产活动提供劳动力和资本要素。而家庭无论是作为商品需求者,还是充当要素供给者,这两种身份都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实现的,并受这种地域空间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区域属性。因此,家庭的经济活动也具有地域空间属性,他们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活动,比如往返于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同时家庭在区域内形成各种各样的经济联系,这些经济关系基于一定的地域范围而形成,因此区位对家庭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是指把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的、自主地从事经济活动的、具有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进行区位选择与从事经济活动以追求最大市场经济利润为目的;另一方面,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在消耗社会提供的福利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是区域经济中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它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决策对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人和家庭的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决定了企业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活动的地理位置,另外企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生产要素,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也脱离不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由于生产要素具有地域空间属性,不同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也存在差异,因此区位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至关重要。
(二)区域经济环境的界定
在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还是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以及艾萨德等人的分析,其分析的前提均是基于均质空间,即平坦空间、要素禀赋的均等分布、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边际收益递减等。然而,一国范围内,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并非是均匀的,无论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还是区域经济发展均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这表明,在现实中区域经济的空间环境并不是均质空间,而是非均质空间。区域间的要素禀赋、区域文化及区域经济政策的差异,对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一个地区要素禀赋的多寡是影响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化水平的重要原因。在经济、技术一定的条件下,区域的产业组合和企业生产规模,均受到该地区要素禀赋的制约。而在现代社会中,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要素的综合利用,但由于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禀赋存在差异,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存在不一致,导致区域内要素在数量、质量及获取要素的难易程度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各区域要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逐步趋向一体化。然而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性,不同区域其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既表现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表现出消极的阻碍作用,主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如果区域文化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或者不适应于经济发展,那么文化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作用,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相反,如果区域的文化发展优先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将促进经济长期发展。因此,各区域要重视区域文化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的发展。
最后,在区域经济环境中,区域政策也是促进区域发展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区域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改善本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促进国内各地区经济均衡和有效发展,而实施的各种措施或行为的总称。合理的区域政策能够有效指导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地区间的优势和潜力;协调各个区域之间特别是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欠发达区域间的关系,推动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政策推动生产要素在区际的自由流动即资源的空间再配置,来带动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所以区域政策的重要性在区域经济环境中不容忽视。
(三)区域经济微观主体的动力
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企业,地域空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同的微观主体在进行区位选择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进行考究,整体而言,无非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这些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企业家精神、资本及技术等。要素禀赋对区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构成区域发展的基石。在区域发展中,所有经济活动均在某一地理位置进行,土地要素为经济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空间和场所,并影响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土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劳动力既是经济活动中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同时又是生产的产品需求者,作为理性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是劳动者区位选择的目的。同时,劳动力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上的区域差异,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作为区域要素的企业家精神,特别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组织、制度、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它们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资本是区域发展的要素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的形成和积累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资本的多寡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资本的供求呈现出空间不均衡性,资本的空间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由于科技的发展,技术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先进的技术不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劳动者的素质,而且能够带动资本装备质量的上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区域生产力组织,从而促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2.要素的适应性
要素的适应性,即生产要素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的适应性。在经济活动中,因生产活动的差异性,对要素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一些生产活动倾向于土质、气候等自然要素,一些生产活动对劳动的需求显著;而另一些生产活动对科技、资本的需求明显。在非均质的空间环境中,由于要素分布的非均衡和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等原因,使区域之间呈现出产业结构、物质资本投资及技术水平的差异性与多元化特征。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特征决定了要素的异质性必须与区域的多元化特征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和各区域的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适应性体现在生产要素应与区域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相耦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区域的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总而言之,要素必然要在生产过程中与区域经济环境相适应,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当要素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环境时,区域经济自然体现着稳态增长;相反,如果要素与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的适应关系出现恶化,适应的水平不断下降,区域经济可能会面临严峻的状态。因此,当经济环境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发生变化,经济活动对当地要素的使用要随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3.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一方面,分工促使各地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另一方面,分工加强区际联系,通过区间合作扩大区域生产能力,从而增进区域利益。首先,分工驱使劳动力专门从事某种操作,促进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对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次,分工可以提高各地区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区域经济福利。另外,专业化生产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共同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也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这样有利于企业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节省相互间的交易成本。同时,相同行业的集聚,能够带来技术外溢、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促进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形成更大的规模经济。总之,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提升了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4.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制度创新主体为获得潜在收益而进行的制度安排。不同区域之间制度安排存在差异,而不同的制度安排并行将导致区域内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的差异。一个区域的制度创新能够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先发优势,比如我国实行渐进式的改革与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最早进行制度创新,提高区域内制度的可进入性,从而促进了该地区快速的发展。另外,区域内制度安排产生的激励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好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而差的激励机制导致两者的脱节,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度创新有利于减少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风险,优化交易行为,它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因此,适时的制度创新,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由于微观基础的缺失导致区域经济解释对象不完整、要素边界模糊、初始原因不足及研究方法滞后等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本文从经济活动的微观角度,重新界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认为经济个人、家庭和企业是区域经济研究中最主要的微观主体,他们的经济活动受要素禀赋、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政策等区域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主体基于各自的利益来选择最佳的区位经济活动,而要素禀赋、要素适应性、区域分工以及制度创新构成了各微观主体的主要动力。本文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对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做出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