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教育:思想政治课中生命教育的新途径

2015-04-10周小云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昆山215332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思想政治课生命教育

周小云(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江苏 昆山 215332)



感恩教育:思想政治课中生命教育的新途径

周小云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江苏 昆山 215332)

摘 要: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生命关怀意识。社会转型时期,在“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很有现实必要性。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恩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在思想政治课中将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关键词: 生命教育;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

感恩的情感在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大多数学生更多地将这些来自外界的关怀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回报、不懂感恩是当代许多大学生的通病,更有甚者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点点不顺,便全然不顾身边人的感受,轻易放弃自己年轻的生命。相关文献表明,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且自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的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25%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12%的大学生曾经多次有自杀的想法。[1]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学生感恩教育及生命教育的重视。“生命作为教育的基础,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成为生命的教育,才能真正找到教育的归宿。”[2]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对于学生生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思政课”应该实现其价值及意义,那就是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做到“立德树人”,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思政课”的课堂效果不能只局限于教室之中、课堂之中,还应该放眼全校,着眼未来,灌溉学生的心灵土壤,让每一个幼苗都能够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而“爱”与“感恩”是学生心灵土壤肥沃的养分,将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相互融合和渗透,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每个处在蓬勃成长时期的幼苗都能够吸收足够的养分,珍爱生命、懂得感恩,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参天大树。

一、“思政课”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简言之,即围绕生命所开展的教育。自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提出“生命教育”以来,这种思想很快在许多国家形成新教育思潮。我国也有学者指出,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3]生命是人的根基,生命教育则是教育的根基,生命的成长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没有鲜活的生命,教育则无从谈起。生命教育的视角应倾向于个人,侧重于教育要培养幸福生活的人,即不仅要健康地活着,而且要有价值、有意义地生活。

冯建军提出学校中推行生命教育着力的重要方面就是课程,应该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4]“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生命关怀意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疏离,致使各国的自杀率不断攀升。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一直把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追求的目标,以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学校同样如此,视学生为工具、视学生为客体,只关注学生的外在需求,在追求升学率、增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知识来启迪智慧,并将智慧融入生命,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冯建军强调,我们必须从以前对教育社会性过分强调的误区中走出来,回归其生命本性。[5]大学三年或四年的生活,是大学生们从学生成为社会人、职业人的过渡阶段,也是形成人生观、生命观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思政课”中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让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不仅要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还要寻求生命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生命教育主要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进行讲授。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希望学生思考人生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做到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6]80

二、生命教育要借鉴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感恩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知恩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感恩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意义;报恩和施恩让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

首先,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是一致的。感恩教育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及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从而科学地对待周边的环境。正如前文所提,生命教育的目的也是促进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教会学生超越自我,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相和谐的状态,所以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实施的路径虽然有所差别,但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都关注学生的精神家园,滋润学生的心灵土壤,希望学生感受成长的美好,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缔造幸福的人生。当今大学生由于对生命存在错误认识,感恩意识及抗挫折、抗打击心理弱,导致自杀率上升。2014年4月16日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蔡某某自缢身亡,他在遗书中称: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类似这样的新闻诸见报端,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大学把学生培养成了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却没有教会其成为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人”。大学生对待人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命感受及对待生命的态度。蔡某某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没有看到自己大好的青春,美好的未来。契科夫在他的《生活是美好的—对企图自杀者进一言》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7]这说明生活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那么生活在我们的眼里就会充满阳光。

其次,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都主张和强调感恩意识。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然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而一个能够感恩图报的人也更容易养成珍惜生命的思想观念,所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如果在“思政课”中将二者融合,坚持以学生为本,凸显个体的价值,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达到“思政课”真正“育人”的目的。协调自我身心关系,是当今大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著名励志大师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其他人需要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他有一句座右铭“无手无脚无烦恼”。他17岁开始演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年轻人,成为生命的斗士。[6]72

(二)关于感恩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设计

笔者自2012年起,开始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通过分享体验、模拟情景体验、角色扮演体验和范例引导体验等教学手段,将生命教育与感恩教育相互融合,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尊严,体验生命的喜悦。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将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教学效果显著。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起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改革,结合现阶段招生入学体制下学生的特点,将教材体系变成教学体系。将书本的七章内容分解为十八个模块,其中将教材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形成一个题为“惜,我们珍爱生命”的模块。

其教学设计为:导入(生命是个奇迹)—体验活动(我的五样)—学生感受分享—总结(拥抱生命)四个部分。感恩在生命教育中的运用,主要以感恩父母为切入点,因为对大学生而言,感受到最多的、最直接的爱来自父母。在这一模块中,导入环节命名为“生命是个奇迹”,通过一段题为“你是怎么出生的?”科普视频向学生展示胚胎在母体的生长发育直至出生的过程。我们会不禁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让学生知道人生来就受垂青,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像泰戈尔所说:“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8]我们不必自怨自艾,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不应拿生命当儿戏,因为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最起码还属于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某学生分享其感受时说:“很感动,生命真是太神奇、太伟大了,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世界迎接我们的新生,让我们得以听到鸟语闻到花香,品味酸甜感受苦辣,我们应回报以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生命,感恩这一切让我们成长。”随后,我们趁热打铁,利用视频(如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图片(如父母送学生入学照片)、故事(如苹果树的故事)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感性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父爱母爱的伟大。某学生在随堂作业“给父母的一封信”中如是说:“从我落地的开始,我的身边便一直有你(指母亲)的身影,你的眼神便只有我,我的一颦一笑在你的眼神里都是爱,在你的怀里我茁壮成长至今。妈妈,从小到大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现在唯一想对你说‘我爱你’。妈妈,感谢你给了我生命……教会我如何生活,感恩生命。”在上完这一模块之后,很多学生表示要好好活着,不仅为了自己,还为了养育我们、正在为我们打拼的父母亲。

体验活动的名称为“我的五样”,教学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毕淑敏的散文《心灵七游戏》[9]。首先教师在感性的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该篇文章,随后引导学生慎重写下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写好之后请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五样”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总结班上学生的“五样”(包括“家人、健康、环境、理想、爱好、光明”等),随后教师应给予引导我们写下来的这些是支撑我们的人生之路的“五样”,同样也是我们要去感恩的“五样”。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除了要感恩父母之外,我们还应让学生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后产生感恩之情,例如用感性的语言配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讲解: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的日子;没有雨露就没有丰登的五谷;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太平的国家,就没有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正因为这一些,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如感谢上天的阳光雨露,感谢大地的厚德载物,感谢国家的和谐安定,感谢父母的养育呵护,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同学的相互帮助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拥抱生命,感恩当下,活出生命的精彩。

三、结语

“思政课”的教师应力求将感恩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设计教学情景,与学生们一起体验与分享对生命的感恩之情,促使学生能充分感受生命的律动、生命的尊贵,让感恩之情流淌于内心,感谢陪伴我们的生命,感谢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一切。

参考文献:

[1]章建明,张艳.大学生自杀死亡的质性研究[J].江西警官学院学报,2014(6):123-128.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5.

[3]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8):17-20.

[4]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3(6):29-32.

[5]冯建军.教育即生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23-26.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契科夫,汝龙.生活是美好的—对企图自杀者进一言[J].人民论坛,1997(11):59.

[8]泰戈尔.泰戈尔诗选[M].郑振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66.

[9]毕淑敏.心灵七游戏[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17-46.

(责任编辑:施建平)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Thanksgiving Education, a New Approach to Life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ZHOU Xiao-yun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Silicon Lake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Kunshan 215332, China)

Abstract:A key purpo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people’s sense of life. It is quite practical and necessary to integrate life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anksgiving education is good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awareness of appreciating and cherishing life. Students’ wholesome outlook on life and full value of life can be achieved by connecting and integrat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anksgiving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 and by taking care of students’ inner world.

Key words:life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hanksgiving education

作者简介:周小云(1988—),女,江苏淮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600)

收稿日期:2014-09-15

文章编号:1008-7931(2015)01-0097-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420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思想政治课生命教育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