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路径研究述评

2015-04-10韩芳

关键词:职业倦怠学报学术期刊

韩芳

(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内蒙古包头014030)

近年来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路径研究述评

韩芳

(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内蒙古包头014030)

编辑职业发展路径就是指编辑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从而得到自我价值及职业规划实现的路径。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往往强调编辑业务能力,编辑文化水平以及编辑的素质等等,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编辑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完善自己,尤其忽略了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学术精神,就学术期刊编辑来说,学术精神才是其根本。学术期刊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把关人”,对学术期刊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编辑具有学术精神,才可以把好稿件质量关;只有编辑具有学术精神,才可以提高学报的质量;只有编辑具有学术精神,才可以推动高校学报的发展。编辑业务是学术编辑的本职工作,学术编辑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审稿和校对的能力,同时,还要完善自身的科研能力,一手“校对”,一手“撰写”,这样才能做一名学者型编辑。同时,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影响到学术期刊的稿源,因此值得引起编辑的重视。编辑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方式来维护作者群,建立稳固的作者群,这样才能保证期刊的质量。编辑自我发展与编辑职业倦怠是相关的两个问题。编辑自我得不到发展,自身价值难以实现,就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学术期刊;编辑;自我发展;学术精神;职业倦怠

DOl:10.11965/xbew20150610

一、问题提出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术期刊作为高校的科研阵地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期刊编辑作为“学报把关人”,对学报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高校改革和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生存发展,是值得我们学术期刊编辑深思的。编辑职业发展路径就是指编辑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从而得到自我价值及职业规划实现路径的问题。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往往强调编辑业务能力,编辑文化水平以及编辑的素质等等,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编辑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完善自己,尤其忽略了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学术精神,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关于编辑学术精神的论述也较少。因此,笔者通过整理归纳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期刊编辑的研究,拟从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学报编辑业务、学报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以及学报编辑自我发展与编辑职业倦怠四个方面探讨期刊编辑的发展,从而引起学术期刊编辑的共鸣并努力完善自己,促进自身和高校学报的共同发展。

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和整理分析,在实践上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更加重视自身学术精神的培养,从自身做起,抵制学术腐败,维护学术刊物的学术性和权威性。有利于帮助学术期刊编辑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尤其是与作者的关系,有利于编辑部内部和谐,也有利于树立编辑及刊物的良好声誉和名誉。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学术期刊编辑作为期刊的主体,对学术期刊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的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术期刊体现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需要编辑来维护和树立。有助于完善学术期刊编辑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从而使编辑做好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

二、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精神

近年来学术腐败现象不断发生,学术界重新呼吁学术精神的回归,但多从学术科研人员的角度进行探讨,目前尚无专门探讨期刊编辑的学术精神的专著,期刊论文多专注于具体的培养方法,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关于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内涵的研究

“学术精神”一词,是由“学术”与“精神”两个词组成的复合名词。探究“学术”一词,最早在南朝何逊的《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中出现。宋代苏轼的《十八阿罗汉颂》中也有:“梵相奇古,学术渊博。”都是指学问、学识的意思。综合学者们对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内涵的研究,基本包括四个方面,即学术洞察力、学术导向力、学术沟通力、学术创新力等。

武震指出:高校学报的学术精神应包括学术求新意识、学术求深意识[1]。肖建新指出: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主要包括学术洞察力、学术导向力、学术沟通力、学术驾驭力[2]。吴云霞指出: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包括学术鉴别力、学术理解力和学术敏感性[3]。许文深、何屹指出: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同时兼有编辑、学者和教师这三种人必备的学术精神[4]。

(二)关于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现状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都对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弱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基本上大都认为目前高校学报编辑确实在编校、刊发文章等方面存在缺乏学术精神的现象。

程郁缀、刘曙光指出:当前,关系稿、人情稿、推荐稿是压在期刊头上的三座大山,严重影响了期刊的学术质量。编辑也害怕“穿小鞋”,不敢拒绝得罪领导[5]。金得存指出:好多编辑把“慧眼”变成了“钱眼”,缺乏严谨的学术精神[6]。王浩斌指出:在实践中,“编辑学者化”困难重重。编辑的学术水平始终停留在感性阶段。大部分编辑还都是只是一个文字编辑者,而不是学术价值的评价者[7]。其木格指出:学报编辑是学报出版发行的主要责任人,学报编辑的学术诚信关系到学报的质量及学校的科学诚信度。目前高校学报编辑在初审、编校加工以及稿件送审专家过程中都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8]。

(三)关于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培养的研究

关于学报学术精神培养研究,基本上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角度探讨。如郭继荣指出培养学报编辑学术精神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宣传教育、推进体制改革、健全学术评价体系、完善惩罚机制、加强学术监督检查[9]。孟建安指出:学术期刊编辑应自觉地把反对学术腐败作为编辑工作的一部分,要树立反对学术腐败的意识,并努力铸就开展学术打假的学术勇气;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学术自律;既作专家又当杂家;严把审稿校读关,层层抑制学术腐败现象;利用期刊优势,开展舆论监督;共同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10]。

笔者以为,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弱化了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出版成为了热门话题,高校学报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数字化改革。众多学者也纷纷指出,学报编辑应掌握数字化出版技术,做好“云出版”等与数字化有关的工作。笔者从不否认数字化出版,但就高校学报编辑来说,学术精神才是其根本。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编辑具有学术精神,才可以把好稿件质量关;只有编辑具有学术精神,才可以提高学报的质量;只有编辑具有学术精神,才可以推动高校学报的发展。

三、学术期刊编辑业务

(一)审稿

审稿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大部分编辑负责对来稿的初审工作,对稿件进行最基本的审查阅读和内容的检查。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现象,其次,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判断稿件是否有新意,有学术价值等。编辑初审直接决定稿子能否进入下一轮审阅,因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莉云指出: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操控效果直接影响到外审、终审、编辑、出版等一系列后续工作[11]。李卓彦指出:新时期编辑审稿流程面临市场化的挑战、国际化的挑战、网络时代带来的挑战。编辑要提高综合素质,加深对新媒体的思考,完善稿件管理系统,采用网络新技术[12]。熊伟指出:编辑审稿是高校学报编辑岗位职责要求。与其他形式的审稿方式不同,编辑在鉴审稿件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和定位,对所采用稿件的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编辑审稿工作由规范化发展为形式化,“资历至上”的精神正不断蔓延[13]。陈先军指出:编辑与审稿专家的沟通认知不论是作为学术活动而言还是作为编辑活动而言,审稿都是严肃的事情。审稿与审稿专家是以学术成果社会化为目标,以稿件为纽带,以编辑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关系。两者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构建编辑与审稿专家的互动机制。科学设计审稿单。确定审稿专家的遴选要求。撰写审稿邀协函。设计审稿意见反馈单[14]。张宝红、邱泽华指出:当高水平的、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现时,再随便找审稿人来审就可能阻碍科学发展。真正好的审稿人应该像一个鉴宝人。一个好的期刊应该像一个珠宝店,收购的是珍贵的珠宝。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首要职责[15]。王丽婷指出:衡量一个编辑水平的高低,首项标准是审稿能力。编辑的首要工作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文章的学术价值并迅速联系作者,给作者提出修改建议,其次是选择复审专家的能力,再次是对具有价值的文稿进行修改优化的能力。最后是判断专家审稿意见的能力[16]。李禧娜、郑倩玲等人指出:青年编辑往往对自己应当承当的初审工作责职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分管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够清晰。对作者稿件专家审稿意见缺乏质疑的精神。高校学报编辑应积极参加编辑培训,结合青年编辑专业特点做好分稿工作。定期开展科室会议,积极主动学习,提升专业知识。追踪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注重多学科发展[17]。

(二)校对

校对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作为高校学报编辑充当着专业校对的角色。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校对方式和软件不断涌现,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笔者以为,还是应以编辑校对为主,不能过分依赖软件和计算机。

刘大丽指出:文字编辑的职责就是对书稿内容、文字、语法、格式、标点的审核、加工、确定。校对是对编辑加工后的稿件进行检查校正,是编辑工作的一个延续,是书稿印刷之前的最后把关工作[18]。侯金芳指出:时代的发展赋予现代校对工作全新的内容,包括语言、公式、图表、文字等。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还实现了多稿同时校对、语音校对、电脑软件自动校对等全新工作模式。因此,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辅以人工校对这种校对模式,成为现代校对的主要工作模式[19]。她还指出:电脑自动化的校对存在多项优点,但是仍然存在着缺点。电脑自动化的校对缺点主要表现在漏检与漏报方面,因此我们应将电脑与人工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提高校对质量[20]。牛春玲指出:计算机校对软件具有速度快、权威性,具有较强的政治性错误校对功能。计算机校对软件对汉语词语搭配、成语、错别字及外语单词错误的查错率极高,尤其对通过扫描排版的文字稿件的查错效果尤为突出。但有一些错误计算机校对软件无法校出[21]。黄维佳、杨越朝等指出:编校质量保障体系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编辑工作,第二道防线是校对工作。校对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学报编辑必须掌握校对阅读稿样的方法和技能,必须加强校对后文字技术整理的职能[22]。

校对工作可以说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编辑首先应校对格式。即根据高校学报稿件规范化的要求将文章的格式进行整理。如参考文献的注入等。必要时,可以通知作者进行规范化。其次,就是校对文章的内容了。包括文章的政治性、文字、表格等等。校对的每一环节都不能忽视。笔者所在学报实行的是六校制。编辑自校、编辑互校、作者自校以及人机互校、对红等等交叉进行。其中作者自校是很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必不可少,编辑在校对中的一些疑问和质疑可以在这一环节中与作者共同订正。对于外地作者,可以发电子照片或者电话进行沟通,这样高效、方便、快捷。

四、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作者可以说是学报的衣食父母,优秀的稿件需要优秀的作者提供,没有稿源,学报将无法生存。编辑每天除了面对文字和文章,另外接触的便是作者了。从投稿,反馈修改意见到排版、校对,编辑要与作者交流好多次,因此如何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是编辑需要重视的问题。

李记松指出: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的推行,无疑让综合性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更难拥有自己稳定的作者群。加大了综合性期刊的难度[23]。李春华、丁迎春等人指出:自我和谐、善于沟通、态度热情、方式恰当、准确快捷、一视同仁、统一标准理念、创新、平等对待、换位思考等是编辑与作者沟通的原则[24]。徐阳指出:作者和编辑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读者和作者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样具有双面性。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矛盾性。编辑、作者和读者这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传播链[25]。刘炯指出:与作者沟通归要遵循四“真”法。即真心倾听、真诚待人、真心服务、真知博学[26]。李青指出:编辑要有良好的沟通心态,心态决定沟通的效果。一个优秀的编辑要具备十种良好的心态,即责任心、良心、虚心、好奇心、进取心、同理心、诚心、细心、耐心、平常心[27]。陆遐指出:编辑角色具有凝聚力功效、作者角色的原动力功效、读者角色的反作用力功效[28]。郭红明指出: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与作者互动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信息交换和优化,共同提升稿件质量,培育优质作者群体。编辑要做因人制宜的了解者、辅而不越的指导者、严而有据的评价者[29]。陈丽指出:学报编辑应擦亮眼睛仔细找,经常更新作者库,走出家门接地气,摆正跟作者的关系,和睦相处关系好[30]。李晓燕、刘秀娟等指出:编辑要站在作者的立场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退修函中务必说明修改期限,千万不能以为将退修意见反馈给作者后就万事大吉,一定要在退修函中注明第一时间回复是否收到退修函[31]。

笔者以为,从作者投稿开始,编辑就与作者开始了沟通与联系。甚至在作者还未投稿时,编辑有义务向作者约稿,介绍学报的特色,吸引优秀作者和优秀稿件。这就要求编辑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面对形形色色的作者,编辑要耐心,多交流,多沟通,从而扩大作者群,形成稳定的作者群,以便收到优秀的稿件。

五、学术期刊编辑自我发展与编辑职业倦怠

编辑自我发展是编辑得以自我提升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和要求。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学报很难实现自我提升,现有的体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编辑自身的发展,导致编辑长期以来工作麻木,缺乏工作热情,从而形成职业倦怠。笔者把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与职业倦怠列在一起,以期引起学报管理者及编辑自身的注意。

(一)关于编辑自我发展

编辑能否发展,关系到学报能否发展。但目前,编辑的发展受到多重限制。罗雯瑶指出:学报编辑人员既面临着生存危机,也迎来了摆脱长期积习的职业发展问题的机遇。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境的表现在职业认同存在危机,职业素质难适应新要求,职业上升通道狭窄,职业环境中动力不足。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境是由于编辑部体制结构性弊端,高校人事管理体制局限以及编辑个体观念偏差所导致的[32]。李海燕指出:编辑应在迷茫中寻找职业发展的正能量,掌握丰富的编辑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在阅读和培训会议中收获真知,立足期刊进行高端选题策划,加强自我修炼,促进职业发展;树立科研意识,申请科研课题,提升学历,做学者型编辑[33]。乔芸指出:高校学报编辑要把好初审关,善于主动沟通交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34]。王龙杰指出:高校学报可以实行互动参与式编辑培训的策略。更新培训观念:多向交流积极互动,始终贯穿“参与”的理念。创新培育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专题汇报和交流,密切联系学院,开设模范人物道德讲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比赛[35]。梁徐静指出:随着数字期刊的发展,期刊重组与集约化发展,数字期刊与移动终端紧密结合,数字期刊人性化等特点突出。数字期刊发展要求编辑提升业务能力,提升操作方式,树立期刊数字化的理念,搭建数字期刊编辑培训平台,建立数字期刊组织创新机制[36]。张莉指出:考核晋升不公平,人际关系复杂,身心压力巨大,组织干预导致编辑自身难以发展。个人努力是促进自我发展的最重要方面[37]。

(二)关于编辑职业倦怠

由于编辑自身发展困难重重,各种原因造成当前学报编辑容易导致职业倦怠。韩自波指出:当前学报编辑很多情感衰竭,职业失落和个人成就感低。编辑工作具有系统性、机械性、细致性和复杂性特点,同时还具有成本的即时性和收益的滞后性。高校特殊的工作环境,学校工作氛围的影响,同事关系的影响,学校相关政策制度的影响以及编辑自身的知识结构导致编辑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编辑要熟悉出版编辑业务知识,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也要具有丰富的其他知识[38]。徐铭瞳指出: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倦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职业热情减退,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标准降低,期刊质量堪忧;对自身发展缺少长远目标。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工作主观能动性弱,工作成果难以量化,奖励机制薄弱,职业认同感差,机构内部体制存在弊端。编辑应加强个人心理的自我调适,加强职业认同感,明确自身定位,调适心理情绪[39]。陈学智指出:学报办刊体制容易滋生倦怠,期刊核心期刊评价机制造成易倦怠,工资低待遇差引发倦怠,长期从事编辑工作而产生倦怠。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创新学报管理体制,强化激励因素,提升职业满意度。编辑应与时俱进,自我调适,适应编辑技术、学科成果的不断更新[40]。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学术期刊也处在一个改革发展期,由于学术期刊编辑自身以及大环境的影响,学术期刊编辑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编辑,作者深感各种压力。尤其是女性编辑充当多种角色,来自家庭、学校以及晋升评职称的各种压力[41],女性编辑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倘若长时间得不到疏导,就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六、讨论与结语

(一)学术精神是学术期刊编辑的灵魂

我国学术界迫切需要一个诚信的学术氛围。当前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学术失信现象不断发生,严重影响到中国学术的发展。学术界呼唤道德重建。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42]。作为学术期刊编辑,驻守着学术科研阵地,我们完全有责任来抵制学术不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43]。当前,大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开始使用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来检索投稿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44]。此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便于编辑分别文章是否存在抄袭现象。但此系统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编辑通过其他方式来考量文章。目前我国期刊编辑普遍缺乏学术精神,学术期刊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对编辑的学术失范现象没有控制[45]。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致使编辑产生一系列的职业倦怠行为。因此探讨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精神是对编辑主体意识的强调。

笔者认为,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指的是高校学报编辑与其他科研人员或者学者一样,应具备追求真理、学术钻研、科学严谨、团队合作等学术素养。另一方面,是指学报编辑在学报出版活动中所应具备的独立自由、捍卫学术尊严,防止学术腐败的价值准则。

(二)审稿与校对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

当前,大部分学术期刊实行的是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和三审制[46]。笔者以为,这两个审稿制度可以对稿件进行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评价,可以正确地评价稿件的学术性和创新性等。但是,两个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审稿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稿件流失等。因此,编辑在处理稿件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送外审的稿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电子版来审阅,并及时告知审稿专家审回时间等,这样可以提高审稿效率,保证优秀稿件不流失。作为学术期刊编辑,除了审稿,校对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了。编辑不是专业校对出身,编辑的校对知识是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培训中逐步熟练的。校对工作决定了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47]。因此,编辑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新的校对方式和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校对效率,保证学术期刊质量。审稿和校对这两个方面是编辑的主要工作任务,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工作,笔者没有涉及。比如,作为学术期刊编辑,不仅仅要做好编审校对工作,还要拿起笔,做学者型编辑。在给他人做嫁衣的同时,自己也要在某一专业有所建树,要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同时又要涉猎多个学科,成为“杂家”。这就要求编辑多方面发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

(三)稳定的作者群是学术期刊生存的基础

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从编辑人际关系角度来谈的,虽然编辑面对的人群比较单一,但是,处理好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影响到稿源和期刊的质量,因此值得我们重视[48]。人与人的沟通,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编辑每天除了和文字打交道,就是和作者沟通了。从约稿,收稿,反馈意见,修改,再次反馈意见,直到定稿,稿件规范化,作者自校,期刊邮寄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和作者联系、沟通。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有可能流失作者,导致稿件流失,影响期刊的名誉。因此,编辑更要学习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同时还要不卑不亢,学习和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不断扩大和维护好作者群。保证刊物稿件的质量和数量。

(四)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的目标

探讨学术期刊编辑究竟该怎样发展,怎样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这对于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是有益的。当今,社会转型,人心浮躁。由于精神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造成的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49]。学术期刊编辑作为特殊群体,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心理医生进行疏导,避免产生职业倦怠现象[50]。学术期刊编辑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拥有积极向上的心和健康的身体才会让自己快乐生活、快乐工作。

参考文献:

[1]武震.论学报编辑的学术意识[J].东疆学刊,1998(4):27-30.

[2]肖建新.论学术编辑的学术传播能力[J].中国出版,2009(12):10-13.

[3]吴云霞.浅论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素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2):102-104.

[4]许文深,何屹.论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底蕴[J].编辑学报,2002(5):379-381.

[5]程郁缀,刘曙光.马寅初学术精神的当代意义[J].云梦学刊,2010(4):17-20.

[6]金得存.高校学报编辑的奉献意识和学术意识[J].铜陵学院学报,2006(6):96-98.

[7]王浩斌.试析学报编辑的学术品牌意识[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47-49.

[8]其木格.论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诚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7-139.

[9]郭继荣.论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J].晋中学院学报,2006(5):85-87.

[10]孟建安.维护学术自,扼制学术腐败——社会转型时期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自觉[J].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3(1):100-102.

[11]张莉云.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作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5(1):91-93.

[12]李卓彦.新时期编辑审稿流程和编辑现状及措施的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5(2):46-47.

[13]熊伟.学报编辑审稿工作的规范化与形式化趋势[J].编辑之友,2015(8):84-88.

[14]陈先军.构建编辑与审稿专家的互动机制初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4):160-162.

[15]张宝红,邱泽华.科技期刊编辑要重视选择审稿人[J].国际地震动态,2015(9):203.

[16]王丽婷.论高职学报编辑的审稿能力培养[J].出版广角,2015(6):108-110.

[17]李禧娜,郑倩玲,等.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如何提升审稿能力[J].韶关学院学报,2015(6):75-79.

[18]刘大丽.再谈编辑和校对跨越职责界限的责任承担[J].出版参考,2015(6):37-38.

[19]侯金芳.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探讨[J].出版广角,2015(8):80-81.

[20]侯金芳.校对在现代编辑工作中的意义和工作模式[J].编辑出版,2015(12):228.

[21]牛春玲.编辑校对工作中计算机校对软件应用浅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社会科学版,2015(3):114-116.

[22]黄维佳,杨越朝,等.也谈校对编辑化[J].出版参考,2015(10):14-15

[23]李记松.匿名审稿制下的编辑与作者关系——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5(1):152-157.

[24]李春华,丁迎春,等.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和谐关系的构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1-114.

[25]徐阳.论高校学报编辑、作者、读者关系的互动及优化[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87-88.

[26]刘炯.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四真法”[J].科技传播,2015(4):26-27.

[27]李青.编辑与作者有效沟通的心态与策略[J].科技传播,2015(1):212-214.

[28]陆遐.高校学报编辑、作者、读者关系的沟通与优化[J].昌吉学院学报,2015(1):54-56.

[29]郭红明.论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与作者的互动[J].编辑学报,2015(1):21-23.

[30]陈丽.期刊编辑如何管理作者资源[J].传播与版权,2015(5):40-41.

[31]李晓燕,刘秀娟,等.站在作者立场做好编辑工作[J].编辑学报,2015(4):398-340.

[32]罗雯瑶.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出版广角,2015(2):96-98.

[33]李海燕.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发展的正能量探骊[J].天津科技,2015(1):78-79.

[34]乔芸.青年编辑在地方高校学报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刍议[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158-160.

[35]王龙杰.全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专业发展创新模式研究[J].编辑学报,2015(3):299-301.

[36]梁徐静.数字期刊的发展性与编辑转型研究[J].新闻知识,2015(6):61-63.

[37]张莉.高校期刊女性编辑自我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3):246-248.

[38]韩自波.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6-70.

[39]徐铭瞳.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5(1):97-101.

[40]陈学智.转型期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及疏解[J].传播与版权,2015(1):59-61.

[41]赵晖.女编辑的职业倦怠及其有效干预[J].出版参考,2014(6):22-23.

[42]朱富强.学术精神、思想成长与社会进步[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2):5-15.

[43]姚超博.学术论文如何体现学术精神[J].湖湘论坛,2012(1):97-100.

[44]陈燕,丁岚.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缺陷分析[J].中国出版,2014(8):12-14.

[45]王晚霞.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理想与期刊质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0-106.

[46]李海滨,陆卫平.高校学报改革,从提升编校质量开始[J].出版广角,2014(3):35-37.

[47]王露.从投稿质量看高校学报改革[J].出版广角,2014(5):38-39.

[48]邹岚萍.构建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模式——从出版业一句行话谈起[J].编辑学刊,2014(3):93-96.

[49]栾学东.编辑的职业倦怠及其调适[J].现代出版,2014(2):48-51.

[50]陈珺.期刊编辑职业倦怠问题及建议[J].新闻传播,2014(3):238.

责任编校:梁雁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Path of Academic Journal Editors in Recent Years

HAN Fang
(Marxism School,Editorial Department,Baotou Teachers College,Baotou 014030,China)

The path of the career development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he editors to realize the path of self value and career planning.In previous studies,most scholars emphasize the ability of business, culture level and quality of the editors,etc.but did not tell how the editors should improve themselves as a whole.In particular,they neglect the academic spirit,which is its fundament.As the gatekeeper of the academic journals,academic journal edi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journals.Form serves for the content.Only editors have academic spirit can they make good contributions to the quality of the manuscript;only the editors have academic spirit can the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al;only the editors have academic spirit can the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s.Editing business is an academic editor's job;academic editors must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nd proofing. Meanwhile,they should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use one hand to"proofread"and one hand to "write",and then they can become scholar editors.At the same tim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ditor and the author impact on the source of academic journal's manuscript.So it is worth of the attention of editors’. The editors should maintain good communication with authors and establish a stable group of authors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journals.Self development and job burnout are two problems related.If an editor's ego cannot be developed,his value is difficult to achieve,then it is easy to have the job burnout.

academic journals;editing;self development;academicspirit;jobburnout

G232

A

1672-8580(2015)06-0085-09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15年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S201510127[S02])

韩芳,硕士,编辑(E-mail:66006145@qq.com)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学报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致敬学报40年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