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5-04-10毛洪伟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617( 2015) 03-0420-04
DOI: 10.13888/j.cnki.jsie( ss).2015.03.030
收稿日期: 2015-05-13
作者简介:毛洪伟( 1963-),男(满族),辽宁开原人,副教授。
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网络、数字信息、移动通信以及智能手机制造等各种技术不断更新并日益成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微世界中寻找或吸纳林林种种的信息。潇湘晨报网报道微博用户数量2014年达2. 75亿,在《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中显示,微信用户已达6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超过20种语言版本,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 7亿。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追求个性与自由、民主权利意识强,成为使用微媒体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时代的背景下,特别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认清和重视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对策。
一、“微时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1.好奇心重,接受新事物快
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大学生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网络以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影响面广、传递快速、观念开放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当前大学生更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微时代背景下,在校园里、教室内、寝室内、公交车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拿着手机看新闻、聊微信、刷微博。可以说,在“微时代”背景下,不知道微博,没聊过微信那真的就“OUT”了。
2.自信张扬,渴望被关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张扬个性,往往极度自信,处处争强好胜。同时,大学生都有一种渴望被认知、渴望被关注的需要,他们想向外部世界呈现真实的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做到,而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它使这种需要成为可能。当代许多大学生正是通过网络的方式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以期获得他人的认同,从而产生成就感。但由于网络具有随意性和缺乏约束的特点,导致当代大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张扬自我个性,甚至有些大学生以出位的言论、骇俗的行为来彰显自我。
3.趋同心理,忽略道德概念
大学生们年轻、精力充沛,有着相似的兴趣,对社会关注点也极其相似。但大学生往往倾向于对事物的感知,而不是理性地看待和分析问题,所以个别大学生发现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方式与占绝对优势的主流相对立时,内心会迫于群体的压力而随波逐流。网络中的虚拟身份与匿名形式,使很多学生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有些将社会小部分阴暗面放大之类的偏激言论,会造成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甚至个别大学生对“微环境”发生的现象不假思索、不辨真假、有时候也做出不负责任的评说或是偏激的评论,忽略道德操守。
4.情感淡漠,依附心理强烈
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附心理较强,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平台,从学习到娱乐,从购物到交流,都离不开网络。对网络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使得大学生们不愿进行人际间的正面接触与沟通。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与互动的减少,使得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孤独感更为强烈,使其在现实世界中情感淡漠。现实生活中的“失意”使大学生更加依赖“微环境”的虚拟空间,以填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一些大学生因此而漠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导致其情感变得越来越淡漠,这对于大学生健康良好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二、微时代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1.微时代带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
( 1)微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一定的载体和平台来实现其教育目的。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微时代下巨大的网络系统,没有时空界限,是交互式的远程信息交流,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手机也不仅仅用于通讯工具,更多的成为新媒介的传播载体。因此,对于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可以通过微媒体,主动、快速传播正确的理论、思想、意识等,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需要烦琐的程序。不论是工作场所与对象,还是施教方式与手段,都极具突破性和灵活性,从另一个角度说,“微环境”更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广阔的平台。
( 2)微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贵在与时俱进,但有时候往往因为教育者所掌握的信息量有限或内容不新,导致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微时代的到来有效地摆脱了此种困境。微传媒传播信息速度快,更新及时,为大学生们获取信息带来了诸多便利,这同样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宝库,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最大限度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如引导学生关注感动中国等节目,通过获知社会上发生的“正能量”的感人事迹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令学生信服的信息资源,克服了传统教育一味说教的缺点,可以令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真实生动,更加富有时代气息。
( 3)有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而迅速,面对大量而复杂的信息,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左右。如果能够运用网络施教,因势利导,通过网络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使教育者和学生双方在平等、互动的交流中,共同探讨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顺利实现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制定各种新措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效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效率。
2.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 1)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挑战。“德智体美劳”一直以来都是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但是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多数学生的全部课余时间都耗费在微信、微博、QQ、购物、游戏上面,沉迷于网络世界,精神世界空虚,对学业、现实的人际关系则漠不关心,情感淡漠。同时,网络信息垃圾的泛滥会造成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弱化。而长期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使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 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而缺乏主动性,微时代环境下,这种教育方式面临巨大挑战。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远远多于学校课堂教育,在多渠道的信息传输面前,单向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果等也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另外,以往教育者可以通过言行举止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微时代的到来使学生日益通过网络来表达思想,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使得教育者无从及时掌握学生具体思想动态,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提高科技素质。微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广博的文化知识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其快速的转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教育缺乏关注,拘泥于传统,墨守成规,特别是部分年长的老师固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缺乏或是疏于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这会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与时俱进,难以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新媒体时代过渡的转变,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提高自身科技意识与素质。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媒体工作平台
在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活动都已经离不开网络,学生彼此之间思想也多是通过各类社交平台进行表达。鉴于大学生们对微媒体使用频率特别高的现实,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可以尝试建立微媒体工作平台,如微博联盟、微信公众平台等,通过这些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微媒体”还可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到网络中,使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与引导。可以通过微媒体开展对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讨论,在微环境中,把握住方向,精于疏导,通过各种思想碰撞,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在这样一个没有空间的平台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快速干预机制
微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网络舆情引导上下功夫,对于校园微环境的消极、片面、虚假、偏激等负面舆论要及时干预。对待校园内的一些突发事件,在微媒体上引起关注的话题要快速反应,控制局面,避免事态扩大化、复杂化,使之朝着有利于校园稳定的方向发展,防止以讹传讹。高校要重视利用微媒体,及时以党和国家的政策做好舆情引导,同时可以借助校园宣传阵地的渗透力、借助骨干学生的辐射力进行舆情的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抓住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规律,掌握大学生对微媒体的使用习惯,在舆论宣传中应加强正面信息的宣传,强化负面信息的消解,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微时代背景下很多学生沉迷网络,甚至网络成瘾,除了网络别的都不能引起兴趣了。如何使学生“抬起头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更多关注丰富的现实生活,关注真实的世界,一个有利的途径就是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从宣传教育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多管齐下。学校要积极倡导和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业余文化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通过开展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沉溺于虚拟网络的大学生吸引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每读一本好书都写出心得体会,在同学面前交流,让青春遇见经典,让书籍滋润心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倡导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由群团组织开展学生喜爱的各项比赛活动,转移或削弱学生的网络依赖症,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们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4.拓展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网络发展迅猛如潮,新事物不断冲击、覆盖着人们已有的观念,思想战线上的新阵地层出不穷,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让学生远离网络或者脱离网络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新事物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利用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熟练掌握网络功能,并能利用网络功能与大学生交流、互动。建立各班级学生的微信交流群,以平等的身份沟通、交流,传递正能量,解决学生思想方面的困惑,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原因,探讨人生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学生又能放松心情,敞开心扉。组织学生参与辽宁省大学生在线联盟,扩大交流范围,广泛了解思想教育领域前沿态势,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5.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微时代的到来,已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科技素质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和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刻领会利用微媒体开展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和应用微媒体技术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掌握微媒体的技术要领,尤其年龄偏大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刻苦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建立班级博客、微信群等,从技术层面不断提高运用微媒体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以便加强运用微媒体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能够见微知著,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还要注意多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微语言”,在工作中能够巧妙结合新语言,融入到大学生们的微环境当中,得心应手表达思想和见解,减少隔阂,从而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也要及时对思想教育工作者进行网络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科技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