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好声音》看媒介事件的成功建构
2015-04-10赵铭玮
摘 要:《中国好声音》能从众多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一起影响力较大的媒介事件,背后的助推因素很多。本文仅从媒介事件理论入手,分析节目的脚本类型与构成要素,从而揭示《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奥秘。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5)04-0011-03
收稿日期:2015-03-0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SGH140695);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改基金项目(14JG021Y);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博士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4DS004)
作者简介:赵铭玮,女,陕西延安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教师。
From“THE VOICE OF CHINA”to See the Success of the Media Propagation Construction
ZHAO Ming-wei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00,China)
Abstract:“THE VOICE OF CHINA”stands out from numerous television music talent shows as an influential media event with a lot of factors behind the boost.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media events theory to analyze the type of program and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script,which reveals the success secret of it.
Key words:“THE VOICE OF CHINA”;media events;script;type;constituents
作为一档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无疑是成功的。只是人们不免疑惑:当今荧屏充斥着各类选秀节目,究竟什么原因使《中国好声音》脱颖而出?按照丹尼尔·戴杨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的观点,媒介事件有其特殊的脚本类型,其成功依赖于“三驾马车”——事件的组织者、媒介以及受众的互相配合。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揭示《中国好声音》风靡全国的奥秘。
一、《中国好声音》的脚本类型:竞赛、征服与加冕
戴杨和卡茨认为,媒介事件有三种脚本类型来表现,分别是“竞赛”、“征服”以及“加冕”。“竞赛”是由多人参加,比较本领、技艺的高低,在机会平等的情况下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对抗,观众在旁观的过程中充任了裁判一角;“征服”是用强力制服或用影响使人折服,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对自然或信念的挑战,观众在旁观的过程中充任了见证者的角色;“加冕”是为了确认权威的合法,将代表权威的冠冕戴上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把观众的思维引向规定的路线,向观众描述并解读它的象征意义,观众在旁观的同时也作为公民而存在。戴杨和卡茨对媒介事件的划分是深刻并富有创造性的,“通过强调规则(竞赛),表扬具有超凡魅力的伟人业绩(征服),以及庆祝共同价值(加冕)来解决社会冲突” [1]。
有些媒介事件由单独的脚本类型构成,而有些媒介事件则同时出现三种脚本类型。这种事件往往先呈现“竞赛”元素,接着具有“征服”的意味,最终完成“加冕”的仪式。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渗透。《中国好声音》就是如此。
最初的“导师盲选”阶段,选手纵情高歌,希望能用歌声赢得导师转身,成为导师团队中的一员。这一阶段,竞赛与征服同时存在;成功征服导师后,学员们要站上擂台,两人合唱、两人对决,再一次用歌声来打败对手,征服导师和观众,为自己赢得晋级机会。这一阶段也是既有竞赛又有征服;最后是“导师对战”,每位导师团队中获胜的选手进行最终也是最残酷的比拼,不仅要面对更强劲的对手,还要接受现场观众和亿万电视机前观众的考验。这更多地是对自我的超越。冠军之战的硝烟过后,是喜庆热烈的颁奖仪式,冠军成功地加冕为“年度好声音”,其他表现突出的选手也会获得荣誉。这个阶段,是竞赛、征服以及加冕并存的阶段。《中国好声音》经过周密的设计,把媒介事件的三种脚本类型巧妙而和谐地编排在一起,使节目产生了巨大的魅力,最终才在众多电视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
二、《中国好声音》的构成要素
媒介事件的产生,需要“三驾马车”——组织者、媒介以及受众的配合,三者休戚相关,缺一不可。简而言之,就是组织者将活动理念通过各类媒介传播给受众,受众在媒介的宣传带动下,来参加带有仪式色彩的活动。按照这种思路,《中国好声音》中的“组织者”就是制作方——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公司。
(一)《中国好声音》中的组织者
2012年,我国的电视选秀正值2005年“超级女声”之后的“七年之痒”,粗制滥造、平淡无奇的节目充斥着荧屏。在这一年,“灿星制作”以约3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荷兰的电视节目《The Voice》,打造出中国版的“好声音”。节目推出后,自然被人们划入“选秀”的行列,“灿星制作”对此却不认同。他们认为《中国好声音》的意义远比“选秀”深刻的多,属于一档“大型励志类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从这个定位可以看出,主打“专业”与“励志”牌是“灿星制作”的节目理念。
1.坚持音乐节目的专业品质
首先,节目的音乐团队精良。灿星制作在乐队、音响、现场试听效果等方面,投入了大笔资金。节目的现场演奏是由零点乐队的王笑冬领衔的乐队进行;键盘手刘卓多次与那英、孙楠等一线歌星合作;资深的音响工程师金少刚出任节目的音响总监。
其次,评委点评的专业性强。近年来,一些选秀节目的评委在节目中毒舌炒作,而灿星制作邀请的导师都是国内著名音乐人,对音乐有着专业的理解,具备很高的音乐修养,点评风格不毒舌也不刻意煽情。
最后,选手的实力过硬。灿星制作不进行海选,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寻觅“好声音”。除了在各地的音乐机构、音乐学院、酒吧等做“定点搜声”外,还会拜访一些知名音乐人求推荐。据了解,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报名人数逾80万,通过灿星制作面试挑出580人,最终参与节目录像的约为160人。经过这样层层选拔的选手,更能保证节目的专业品质。
2.用讲故事的方法传递正能量
在观看《好声音》过程中,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流下眼泪,被选手追求梦想的执着与艰辛打动,这些都得益于节目制作方的另一个创作理念,即“用讲故事的方法传递一种真情实感和正面力量” [2]。灿星制作公司总裁田明曾经在东方电视台做过新闻节目,进入综艺领域后,他坚持认为新闻和综艺的内在理念有相通之处,综艺节目的制造可以借用新闻故事的讲述方式,充分考虑观众的心理状态,设置恰当的情感引爆点,如此才能感染观众,实现情感共鸣。《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中,献歌给相恋八年女友的“音乐编曲”金志文,为外婆歌唱的“小镇姑娘”袁娅维,结伴参加比赛的“好师徒”权振东和梁博……这些故事温暖、有爱,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这些普通人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如此真切,传递出温暖人心、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二)《中国好声音》中的“媒介”
在一起媒介事件中,除了组织者,媒体的参与也很重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事件在传播渠道方面不再局限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中国好声音》事件中,全媒体联动,使这档节目的影响力迅速攀升。
浙江卫视是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推出过很多优秀的音乐类娱乐节目,为其积累了大批观众和人气。优秀的平台和大量的收视群体为《中国好声音》的热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浙江卫视非常重视这档节目,安排在周五晚9点的黄金时间播出,而且播出时间占满整个暑期档。浙江卫视还经常播放与节目相关的新闻资讯,选手、评委的幕后花絮,并通过其他节目为《中国好声音》联动造势……
报刊、杂志、广播也对《中国好声音》进行了大量报道,不仅发稿数量巨大,报道角度也更加丰富。有对节目进展、花絮做及时报道的,有对选手、评委以及主持人进行人物专访的,也有很多文章从受众的角度分析节目成功的原因,还有一些报刊着眼于探讨节目的价值观、文化意义和音乐品质。当然,传统媒体也不放过节目任何的负面新闻、花边新闻。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网络同样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新浪网、搜狐网等知名门户网站都专门开设《中国好声音》专题;微博、贴吧、论坛等新媒体也广泛地讨论有关“好声音”的各种信息;《中国好声音》还与“爱奇艺”、“搜狐”等视频网站展开深度合作。在第一季时,节目与“爱奇艺”合作推出了一档面向学员的访谈节目《中国好声音后传之酷我真声音》,利用网络平台解答质疑,还原事件真相;《学员成长教室》则根据网络特性对《好声音》进行了纵向挖掘,将明星指导学员的精彩片段制作成栏目。这些衍生栏目在为“爱奇艺”赢得点击率的同时,也帮助浙江卫视扩展了品牌影响力,促使二者形成了有益的合作互补关系,堪称“网台互动”的典范。
(三)《中国好声音》中的“受众”
如果说媒介事件中的人力基础是组织者,媒介是技术基础,受众则属于心理基础。《中国好声音》在整体设计中恰当地把握了受众的心理诉求,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期待,因此受到观众的欢迎。
1.求新、求变
目前我国的电视观众,媒介素养日趋提高,对电视节目审视的眼光也越来越严格。2005年《超级女声》成功之后,引发了其它卫视的模仿、跟风,荧幕上出现了很多缺乏创意、欠缺水准的选秀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强烈不满。 [3]观众从心底渴望出现有新意、有诚意的好节目。实际上,《中国好声音》的本质与其他音乐选秀无异,但节目的“盲选”形式、运作方式以及导师的专业性等方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迎合了观众求新、求变的心理诉求。
2.代偿性心理
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的心理平衡,有些情况下会虚构出某样事物的假象,或者以另外的代替方式来替自己实现愿望,从而在虚拟的假象中获得满足感。《中国好声音》这类音乐选秀节目的火爆,在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观众的这种心理,这就是明显的代偿性心理。观众自身的演唱水平有限,导致他们在潜意识中移情于一位或几位选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影子,替自己参加残酷的比赛。所以,很多观众会为他支持的选手感到紧张,在选手晋级后又异常兴奋。如果自己移情的对象获得晋级或受到褒奖,人们更能获得一种代偿性的心理满足。所以说,《好声音》除了能制造感动和快乐之外,也是具有励志色彩的节目。当观众将愿望与激情投射到某位选手时,当这位选手在比赛中不断正视自我、重塑自我、认清梦想、追逐梦想时,节目已经极大地激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不管他(她)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观众的内趋力都会被引爆,好像自己也酣畅淋漓地纵情体验了一番。这说明人们对成功是有热切渴望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很难实现。人们在观看《中国好声音》时,获得了一种代偿性的心理满足。
3.参与互动心理
进入21世纪,不少中国人显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对各类电视节目,他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参与其中。《中国好声音》对观众的这一心理给予了准确把握。在节目官网上,设置了视频回放、精彩图集、视听间等特色栏目,观众可以随心所欲地观看比赛的重播,下载学员经典的演唱曲目,还可以在官网上与选手互动,参与到对节目内容的讨论中。
《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及时开通了官方微博,并倡导导师与选手开通微博,实现与广大观众的交流互动。将微博软文与节目的相关活动相配合,并在每期节目播出期间,通过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呈现观众的微博留言,这些举措都大大激发了人们讨论节目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参与热情,并最终成功地助推《中国好声音》成为一起全社会热议的媒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