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

2015-04-10盛国军王西兵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理念人才

盛国军,王西兵

(1.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是由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在主持贵阳书院时首次提出,他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4;“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1]42,可以看出他的核心思想是知与行两者的统一,他认为两者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教学中的“知行合一”思想渊源深远,是在大量古今教育实践检验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想精华。“知”“行”本身就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过程。要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必须首先实现知行合一。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下,地方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知行合一”理念更具现实意义。

一、基于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行转化的困境

新时期,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传统高等教育实行精英教育不同,其培养目标不是理论型与学术型人才而是实践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从事的行业及服务对象主要是科研及学术机构等,在基础性与原创性研究能力基础上从事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而应用型人才从事的行业及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具备实践应用能力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从事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一线领域或技术开发与应用、设计、试验及制造等工作[2]。

典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知行合一”,在“知”的指导与“行”的基础下,实现由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再到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教学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培养理念就是实现知识的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的有机融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及创新精神。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引导学生质疑、研究与调查,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探究与理解教材过程中形成与发展;其见解与感受在实验模拟及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多元化;其实践能力与沟通能力在社会实践与学习交往中得到锻炼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发展,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的应用型人才比传统的理论性、学术型人才更符合现代人才需求。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在知识、技能及素质结构等发面的要求。

(一)从知的角度而言,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科中心”模式,各专业都在自己狭隘的专业框架范围内,以中心学科为核心设置整个课程体系。虽然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但是这种方法明显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及系统性,单科分段特征明显;由于课程设置太专、太精,使得各学科知识各自为营、无法实现知识的交叉;而且,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方法也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毕业后胜任专业工作的核心能力,无法在实际工作中随机应变及融会贯通的应用知识,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在实际教育教学构成中,目前我国多数本科院校仍以传统的教授法为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评价方法也还坚持理论知识的积累量与速度为考核标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仍然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知识的运用,忽略甚至基本忘却了教育教学中还有研讨式、项目式及案例式等其他方式的存在,这使得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非常差。

另外,从师资力量方面看,现在多数高校把博士及以上学历作为教师引进的基本标准,而满足这一学历要求的应聘者往往是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就直接走上讲台。事实上,这些新引进的教师本身就是在上述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研究型人才,既没有实际的项目开发、工程工作经验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因此教师队伍本身就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技术潮流,因此他们不会也不能对本科生形成工程实践能力提供实质性的有效指导,只能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授课,也就必然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由于仅进行枯燥的纯理论性知识学习,时间久了,必然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消磨及学习目的的模糊,更不可能提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从行的角度而言,高校缺乏创造行的机制和条件

只进行简单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时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必须积极建立建设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继而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都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然而,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实践基地不足成为多数高校实行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应用型素质的获得必然经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如果没有实践基地这一第二课堂,学生难以真正的掌握实践技能。目前我国实践教育环节严重不足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实践应用教育重视不够,采用“放养式”的实践环节,使得学生没能进行有效的实践锻炼。另一方面,有些高校没有建立必要的实践教育基地,受条件限制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自己的多元化实践教育基地,这是因为,对学校来说,进行实践基地建设涉及地方联系较多,必须建立全面的实践基地,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校还无法做到。

虽然有部分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认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也提出大力发展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但是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的实际工作中仍然难以实现理论课程同实践课程的有效整合,仍然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体系;“先上理论课程,再上实践课程”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模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这种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满足学生理论水平提高对感性认知的需求,学生只是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机械地加以“储存”,而无法真正理解,更不可能具备“在实践过程自主、灵活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还有一些高校,机械地把那些专业中实践性强且不得不开设的实践课程只安排高年级开设,或开设时进行“适度压缩”,这就造成实践周期短、实践与理论学习不同步等问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把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具备驾驭岗位技能终身学习能力的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作为重要内容。

二、基于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行转化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观念转变束缚

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质就是转变传统以理论型、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行合一”理念的贯彻程度。由于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组织者、领导者与实施者,因此教师队伍对“知行合一”理念的接受能力、贯彻程度必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一理念只是知晓与认同还是已经内化并在实践中自觉贯彻是两个相差甚远的层次。显然,教师只有具备后者这一更高层次的理念接受水平才有可能顺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目前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通过扩大宣传与人才培养思想理念研讨会等方式来宣传“知行合一”理念,虽然这种形式能够使教师群体知晓甚至认同这一理念,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群体的人才培养观念。使教师群体知晓并真正认同“知行合一”理念并不是难事,真正的难点在于使教师能够真正自觉贯彻这一理念,而更为困难的是提供令教师信服的“如何贯彻”(即怎么做)这一理念的行动指南。由于我国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历史仅有十几年,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也只是靠地方本科院校的倡导与践行,因此我国还没有出现公认的成功典范,也就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操作指南,便会不自觉地回到原来的教学理念上,这是因为,对教师而言,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就意味着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方式以及作业布置等方面必须抛弃他们所熟悉的,已经能够轻松驾驭的教学套路,而采取他们不熟悉、把握也不大的方式从事教学活动。两者相比,与其采取这种“试错”性质的探究式教学不如循规蹈矩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以减轻压力,从而给改革带来阻力。

(二)相应教材的缺乏

在贯彻“知行合一”理念过程中,无论是理念本身还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都需要相应载体的帮助。其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就是教材,教师往往根据或参照教材实施人才培养。因此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教材,然而现实情况是,它们仍然使用诸如“国家级”“市级”等适用于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精品教材。这些教材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在编排方面,这类教材没有根据“知行合一”理念进行编排,教师依据其进行教学时无法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就无法提高。其次,在内容上,这类教材侧重基础理论的阐述而忽略市场发展方面的内容,导致理论与实际相去甚远,使得课程目标无法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让教师用承载着传统教学理念的教材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对习惯于依据与参考教材进行教学的老师来说犹如“戴着镣铐跳舞”,不仅别扭,而且不知如何是好,有时甚至会束手无策。

(三)硬件设施不配套

硬件设施是指教学楼、教室、实验室、宿舍、校园环境、多媒体设备等,本文以教室与实验室的配置为例加以分析。在国外,进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将“学用结合”的理念渗透到教室与实验室设置安排上,它们在进行专业教育时不是在两个决然分开的教室与实验室,它们的教室与实验室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就使得理论知识教学与操作、实践教学可以在同一时空进行。从而从硬件上保障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用结合、边用边学的教学理念得以真正实现[3]。但是,在我国,实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地方本科院校,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这种教室与实验室浑然一体硬件配套设备,没有为知行合一理念的贯彻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

(四)教师自身原因

教师自身的原因主要包含主观保守、惰性以及客观素质等。可用心理学中的“舒适地带”相关理论来解释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主观保守性与惰性。舒适地带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与已经习惯了的经验,当人们在其所熟悉的范围内以及按照已有的经验进行活动时会感到安全、舒适与稳妥,但在超过这一范围时人们就可能遇到困难与麻烦、感到危险与挑战。因此,即使外部环境已经变迁,很多人也不愿改变而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地带”中,以期获得平安、稳当的生活,教师本能的希望留在“舒适地带”中而抗拒改革[4]。除此之外,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同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之间的差距也成为教师不愿改革的主观因素。特别是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欠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工程实践能力的重点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得教师不能很好的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前多数教师都是学术型高校培养的人才,他们的知识结构与素质能力都定性于学术型人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自然而然的按照这种模式进行。可见,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使得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缺乏必要的软环境。

三、基于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

山东工商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实践层面上来说开始于建校初期,但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经济末期,还是精英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但是作为煤炭行业唯一的经济管理类院校,胶东半岛特殊的区位特点等,在客观上也为山东工商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上了烙印。结合山东工商学院30年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行合一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改革理论课程体系。

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认真分析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更新课程设计理念,强化能力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主动吸纳用人单位参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设计,进行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形成充分反映行业、职业要求,对同类专业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课程体系。

研究制定了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制定教学目标,通过与研究机构、行业、产业领域的合作共建,突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试点建设专业50%以上的专业课程要使用校企合作研发教材、讲义,并与行业、企业合作,出版至少一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高水平教材。60%以上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要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并针对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重点建设,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取得标志性成果。

(二)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以及具有示范作用的实验教学中心或者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合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整体设计实践课程与教学体系,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与学时。确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体现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有机融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提高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

山东工商学院的传统教学运行过程是每学期进行16~18周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集中放在暑期进行或者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的毕业实践,实践教学显然处于比较次要的位置,而且最后一个学年就业压力把本该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肢解的支离破碎,然而山东工商学院从学校层面出台《山东工商学院实践教学工作规范》,依托商学实验中心开设了ERP沙盘模拟、虚拟商业社会(VBSE)跨专业实验等企业实务实验项目;与用友新道教育科技有效公司合作组建了全国高校首家信息化企业案例研究院,出版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使用的系列教材,如《ERP供应链管理实务》《ERP人力资源管理实务》《ERP沙盘模拟》《ERP财物管理实务》《ERP客户关系管理实务》等等。与东方电子有限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工作,多数经管类专业设置了由业界人士承担的选修课程。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制度改革,山东工商学院专门出台了《山东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试行办法》,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创新项目、学术作品和学科竞赛成果替代毕业论文(设计),突出毕业论文设计的应用导向。

为了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先后出台了《山东工商学院关于建设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山东工商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围绕培养“具有新儒商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鼓励和引导师生积极参加学术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学校要求各专业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努力为学生搭建参加实践、科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减少重复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发明创作、艺术活动及社团活动。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使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学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纳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向全体学生开设了《KAB创业实操》《创业及成功之路》等选修课程,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尝试翻转课堂、MOOCS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学会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基于行业与职业能力的要求学习。制定具体措施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中至少有1人主持升级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关键在教师,学校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内容,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使其不仅能够从事理论教学而且还能胜任实践教学。把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作为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

其次,通过专业实践,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内容;教师还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理论和应用能力。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实验、实训、实习、见习教学中,不断提高水平,并鼓励教师取得测试员、考评员等资格证书,参与行业职业能力鉴定,增加实践经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

最后,积极开展教师国内外进修培训,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和应用科学研究能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以及制定与行业、企业优秀人才互聘等交流合作制度,积极推动教师参与生产一线技术攻关,丰富实践经历。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卓越专业带头人,引领专业发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试点建设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85%,优秀中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访学人数不低于40%,直接面向一线生产解决技术难题的科研项目占教师科研立项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

四、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应对新时期下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快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具有胜任未来工作的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2008年11月,秘鲁亚太经合会议上,各成员国一致同意并明确界定了21世纪所需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技能与能力,它包括批判性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自我管理及自学能力等。与传统精英教育以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相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截然不同,它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非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这就要求高校转变认识,把培养服务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合格优秀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教学工作及高校改革的重点。它不是把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作为重点,也不是仅仅通过实验或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手段,而是把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点。应用型人才教育要把理论知识放在技术支撑地位,强调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新方法、新举措,并且能够对知识、技术进行再加工从而使其转换成新的生产力。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李元元.以新思路新模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23-25.

[3]张向阳,王海军,吕延勤.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27-29.

[4]宁波工程学院课题组.知行合一高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3):28-31.

猜你喜欢

应用型理念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