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综述

2015-04-10李兴华李永先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隐性图书馆研究

李兴华 李永先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综述

李兴华李永先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隐性知识显性化已成为知识创新和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迄今为止关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并没有达成共识,也缺乏对其已有研究的系统梳理,这阻碍该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采用综合归纳法从三个方面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首先,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包括研究视角、模型、技术方式、障碍因素、策略措施五部分;其次,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最后,总结已有研究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综述展望

1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在这个知识型社会中,“知识创造财富”“知识就是力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知识传播与运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隐性知识占知识总量的90%[1],由于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难以编码,只有转化为显性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因此,促使知识从隐性转化为显性是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

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当前研究进行分析总结,能够推动已有领域中的知识管理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应用领域的拓展。然而,迄今为止关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并没有达成共识,也缺乏对其已有研究的系统梳理。本文从研究视角、模型、技术方式、障碍因素、策略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总结了显性化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2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理论研究

2.1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视角

长期以来,研究者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多是从知识管理角度展开,在广度和深度上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角度的局限不利于该领域知识的拓展。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反映出隐性知识显性化与其他学科横向的联系,有助于研究者对该领域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牛文静[2]从知识“发现”角度分析隐性知识如何显性化,并重构隐性知识内涵。何明芮、李永健[3]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研究了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认知的本质,个体、制品以及环境等因素制约显性化结果是否成功。闻曙明、王剑敏[4]借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研究方法,即历史与逻辑统一、批判与继承、分析与综合。陈禹[5]在校长群体专业化视角下,基于校长隐性知识结构分析,对校长个体优质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行策略思考。

透过不同视角探讨同一个问题,出发点不同,侧重面也不同,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知识管理与认知理论、人文、社会等科学的交叉,以及专业化视角的引入,丰富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可以拓宽思路大胆尝试,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碰撞,擦出新颖的火花。

2.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模型

目前国内关于隐性知识转化的模型研究初具规模,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马捷、靖继鹏针对企业中不同类型隐性知识建立的转化模型,张庆普、李志超构建的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模型等。专门针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模型研究比较欠缺,但也取得一定进展。

申传斌[6]总结出一个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模型图,这个模型有三个步骤:(1)通过创造隐性知识,使个体建立自身知识体系,推动知识“从动态隐性转移到动态显性”;(2)通过咨询、编码使隐性知识结构化,推动知识“从动态显性转移到静态显性”;(3)通过应用、普及使知识被个人吸收升华,继而产生新的个人隐性知识,推动知识“从静态显性转移到静态隐性”;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唐跃武、范体军[7]分析了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激励过程,用定量化的方法构建了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

目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模型研究尚不成熟,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模型多是以两个知识主体之间的转化为主,并对显性化过程进行描述,但是对显性化条件、效果较少涉及。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企业的具体类型、层次加强实证研究并使其系统化。

2.3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技术方式

技术方式是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从理论发展为实践应用的重要工具手段,能使研究逐步摆脱纸上谈兵的状态,促进知识的传播、共享与积累,因此在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

高雯雯、杨木锐[8]论述了知识搜索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新方式。刘俊熙[9]也认为知识搜索成为搜索引擎的补充和扩展,能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胡大敏[10]等人结合VR技术理论,探讨虚拟学习社区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某些应用。王继友、李岩[11]从社会认知心理、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社会网络弱链接三方面论述了社会性软件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做出的贡献。李雪冰[12]基于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分析了Blog在知识服务中的优势,指出Blog可以成为用户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对技术方式可行与否的验证必不可少。Blog是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之一,与知识搜索、虚拟学习社区都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知识挖掘技术不断更新和提高,显性化后的知识复杂多样,如何识别这些知识的真伪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探讨。

2.4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因素

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障碍,这些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将成为显性化过程的瓶颈,所以应加以重视。

赵慧卿[13]把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分为隐性知识自身的因素、环境因素和主体因素,其中自身因素包括知识垄断、难于表达性;环境因素涉及滞后的组织结构、利己主义、信息技术、人员的不稳定性;主体因素分为知识水平、心理、个人价值观。韩庆峰、刘立民[14]认为成本是隐性知识显性化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成本依赖于知识层次、组织制度、信息交流密度、时间、技术以及人为等因素。肖欣[15]从高校图书馆馆员个体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质入手,认为馆员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主要受其知识特征障碍、管理和组织环境、信息技术、岗位固定等因素的制约。罗然、任兴洲分别对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做了阐述。罗然[16]认为存在忽略隐性知识价值、组织结构滞后、馆员个体隐性知识差异等三个问题。任兴洲[17]则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图书馆社会地位低、交流渠道不畅、隐性知识共享平台尚未真正建立、现有机构设置存在障碍、奖励与评估体系不健全等。

可见,虽然各位研究者对影响因素的认识和表述存在差异,但是却都是从隐性知识自身的特点、个人、文化、制度、技术工具、社会环境等角度论述了这些因素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产生的影响,分析比较全面。这可以使我们在研究显性化过程时,全面地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显性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最终致力于对障碍因素的克服。

2.5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措施

虽然隐性知识在其显性化过程中受自身特性及各种因素影响存在多种困难,但是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显性化策略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湘萍[18]提出了三种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心理途径:过程回忆、情境模拟和内省。吕莉敏[19]认为建立实践社区是企业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措施,实践社区的建立需要制度、环境、以及知识库三个保障。杨峰[20]则认为要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顺利转化,组织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是可量化的报酬激励;二是组织文化的潜在激励;三是创新结果的激励。钱小平[21]借鉴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理论,认为图书馆隐性知识可以通过“群化、外化、融合、内化”实现显性化,另外还需制定合理的知识管理制度,设立知识主管。朱燕平[22]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包括网络组织结构扁平化,开通图书馆博客,挖掘馆员的隐性知识,营造和谐的组织环境,实行岗位轮换制等。郑立新[23]针对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挖掘,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编制隐性知识源分布图,方便人们按图索骥。李建[24]从政府的宏观政策和企业的微观措施两个方面提出建议,指出企业隐性知识要真正最大程度上实现显性化,还需有赖于我国总体社会制度的完善。

此外还有研究者对这部分内容做了论述,如汪慧玲、张凯伟、康晓然、李彦芝等均结合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相关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对组织知识管理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针对具体规模、类型组织提出的显性化策略尚显不足,若能结合实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更具现实意义。

3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应用研究

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意义都是重大的。在企业界、图书馆界、教育界、医学界等领域隐性知识显性化已得到广泛应用。

3.1企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张喜征[25]等提出了基于案例的知识挖掘模型。现今许多企业通过建立案例库来记录和保留事件解决中运用到的隐性知识,并对之后的案例起指导作用,取得不错的成效。以联想的呼叫中心为例[26]428,客户服务工程师将事件的处理过程记录下来传入系统,进一步将这些知识优化、整理,从而形成客户服务的知识库,使更多员工在后续工作中借助知识库提高工作质量。

3.2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设电子馆务平台实行馆务公开[26]434,以网络为纽带,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李恬[27]探讨了编目工作从规范控制到学科服务中的隐性知识开发策略。夏立新[28]等提出了基于XTM的专家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通过专家知识的获取、标引、关联形成单张地图,最后使各独立的知识地图合并展现,从而实现图书馆专家知识地图之间的集成。

3.3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张民选[29]和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同事们提出了建立“习得性、发现性和交流性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课后小结与札记”和“教师专业生活史研究”是该校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方式,不仅为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留下宝贵的材料,也使教师们分享到其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祁云、杨斌、马志妍[30]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为案例,将传统课堂教学与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平台相结合,以期较大程度的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3.4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沈爱琴[31]结合南京六家医院的调研数据,构建了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开展了相应实证研究。颜巧元、张亮[32]对隐性护理知识显性化激励机制进行探讨。高芳[33]讨论了临床医务人员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形式。

由此可见,隐性知识显性化已深入到知识经济生活之中,未来的应用还有待拓展,包括已有应用领域的深化,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推广。

4 研究展望

国内学者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也获得很多有价值的突破,但是当前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今后研究的动力和发展的方向。

4.1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定量研究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隐性知识的作用,对隐性知识的发现、转化、吸收进行评估和量化显得非常重要。但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编码等特性,其质和量都难以准确衡量。卜心怡[34]等提出一个动态模糊认知图模型,以实现定量化表示因果类型的隐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定量研究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2隐性知识显性化后知识真伪的识别问题

对于个人和组织而言,显性化后的隐性知识往往用于指导其实践活动,只有正确的知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理论界关于知识真伪验证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也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4.3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理论系统性研究

虽然目前国内学者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理论成果丰富多样,但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疑点。对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模型、显性化方式等方面,研究者的认识远未达成共识,理论相对零散不成体系,不具有广泛代表性,对此我们需进一步完善,促使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4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证研究

大多数研究者注重理论研究,用以支持理论形成的实证性研究有限,这反映出国内对于隐性知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吴晓波[35]等选取国内部分知识密集型产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归纳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同显性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期待更多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检验已提出的理论是否正确,也是我们实际应用中的向导。

5 结论

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模型、技术方式、障碍因素以及策略措施四个方面。模型多是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进行描述,具有一定局限性,显性化的本质没有得到解决,理论尚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技术方式一般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知识挖掘技术,在显性化后知识的真伪识别问题上研究比较欠缺,研究者还需注意技术方式的可行性与效率性,验证其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障碍因素和策略措施理论研究相对成熟,多是从个人、文化、制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人们在实践中提供理论指导。

整体来说,国内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果,丰富了知识管理理论体系,但是目前研究还处于探索与借鉴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一步加强,隐性知识的定量、知识真伪识别、系统与实证研究都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1〕杨湘浩,刘云.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2,S1:80-83

〔2〕牛文静.隐性知识的“隐”性显性化分析——基于“发现”视角[J].科技创业月刊,2011(1):84-86

〔3〕何明芮,李永建.基于分布式认知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J].情报杂志,2010(8):49-54

〔4〕闻曙明,王剑敏.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2005(1):117-119

〔5〕陈禹.专业化视角下的校长隐性知识显性化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7):4-5

〔6〕申传斌.基于知识管理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232-235

〔7〕唐跃武,范体军.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241-242,249

〔8〕高雯雯,杨木锐.知识搜索引擎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87-89

〔9〕刘俊熙.搜索引擎在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作用——论知识搜索及其变异:人肉搜索[J].现代情报,2010(3):7-10,13

〔10〕胡大敏等.VR技术在隐性知识挖掘与转化中的机理研究[J].现代情报,2012(10):19-22

〔11〕王继有,李岩.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探究[J].软件导刊,2010(6):15-16

〔12〕李雪冰.基于图书馆BLOG的知识服务[C]//《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第20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502-504

〔13〕赵慧清.论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条件及其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2006(4):79-82

〔14〕韩庆峰,刘立民.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成本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04(1):23-25

〔15〕肖欣.影响高校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因素研究[C]//《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第20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262-264

〔16〕罗然.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4):43-44

〔17〕任兴洲.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障碍分析与挖掘研究[J].情报探索,2009(2):122-124

〔18〕高湘萍.隐性知识的获得及其显性化的心理途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3(8):27-29

〔19〕吕莉敏.实践社区:企业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61-63

〔20〕杨峰.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机制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4(10):36-37

〔21〕钱小平.浅析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3):59-61

〔22〕朱燕平.关于实现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7):8-11

〔23〕郑立新.论图书馆员工隐性知识挖掘[J].现代情报,2010(3): 29-31

〔24〕李建.我国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15-16

〔25〕张喜征,陈博,傅荣.基于案例的隐性知识挖掘研究[J].情报杂志,2006(7):8-9

〔26〕邱均平.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428-434

〔27〕李恬.知识服务模式下编目工作隐性知识开发研究[J].现代情报,2013(5):14-16

〔28〕夏立新,王忠义,张进.图书馆专家知识地图的XTM构建方法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2):47-52

〔29〕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14-18,31

〔30〕祁芸,杨斌,马志妍.混合学习模式支持下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案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46-49

〔31〕沈爱琴.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2〕颜巧元,张亮.隐性护理知识显性化激励机制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9(7):53-56

〔33〕高芳.临床医疗活动中知识服务的实现[J].医学情报工作,2005(2):91-92

〔34〕卜心怡,刘潇潇,陈峰.基于动态模糊认知图的隐性知识定量化表示[J].情报学报,2007,26(6):839-844

〔35〕吴晓波,高忠仕,魏仕杰.隐性知识显性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6):1233-1238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f Transforming Tacit Knowledge to Explicit Knowledge

Li Xinghua Li Yongxian

Transforming tacit knowledge to explicit knowledge has become a source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a source for enterprises to maintai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However,the related research about this field has not reached consensus,and short of a systematical organization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which imped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This paper presented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transforming tacit knowledge to explicit knowledge from three aspects with integrated inductive method.Firstly,the paper generalize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including research perspectives,models,technical ways,obstacles and measures.Then,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Finally,the paper pointed out the research deficiencie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Tacit knowledge;Transforming tacit knowledge to explicit knowledge;Summary;Prospect

G250

A

李兴华(1987-),女,2013级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情报科学理论与方法。李永先(1966-),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资源管理、情报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等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隐性图书馆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图书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