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有所“大笑学校”
2015-04-10
本报特约记者 丁丁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地方,每天晚上6点半,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会汇聚于此。其中有身着正装的政府官员,也有街头做生意的小贩,有正值青春的少年,也有拄着拐棍的老人,还有挺着肚子的孕妇……这些人抱着各自的烦恼和忧虑,来到一个地方,希望能够寻找到解脱和快乐。而这个地方,就是埃塞,甚至世界上唯一一所“大笑学校”。
专门教人笑
这所传说中的“大笑学校”成立于2011年,正如学校的名称一样,它是一所专门教授人们笑的学校,用创始人格尔玛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让人们哭着进来笑着出去的学校”。学校共设置有两种课程,一种是针对老人、孕妇及普通人开办的8小时授课班,另一种则是“职业教学班”,共包括36个课时,是面向心理学家、医护人员及家庭工作者的职业培训课程。学费一律22美元,孕妇则全部免费培训。在格尔玛看来,准妈妈是不应该被收取学费的。他相信还在母亲身体中的胎儿们意味着明天和未来,如果一个准妈妈笑了,那么胎儿也会跟着雀跃。这不仅有利于母亲的身心,对即将出世的小宝宝一样也是好事。格尔玛说:“婴儿们会带着微笑来到这个世界,并且,以微笑应对未来生活中的种种磨难。”
“大笑学校”到底有多神奇?没有谁可以给出具体的答案,但凡是体验过“大笑学校”的人们都的的确确感受到了它的神奇之处。不仅如此,很多机构单位也期望与“大笑学校”建立合作。比如亚的斯亚贝巴一所著名高中的校长表示,他们非常欢迎“大笑学校”的老师来自己的学校演讲,这让他们意识到开心和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倘若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这将有助于促进教与学的紧张关系。
“大笑之王”也曾流泪
见过格尔玛的人们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这个黑黑壮壮的中年人长着一副从没受过欺负的脸,永远都是乐呵呵的样子。他拿下了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是个不折不扣的体面文化人;他拥有热爱的事业,是一所著名学校的校长;他酷爱颜色鲜艳的服装,似乎就像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旗帜。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大笑之王”也曾有过无比辛酸的过往。格尔玛是6个孩子的父亲,他在成名前曾经干过很多职业,小学教员、办公室职员、甚至还专门训练狗踢足球。在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雄心勃勃的格尔玛创办了一个小型商场,并很快拥有了自己的豪华别墅,并娶来了贤惠美丽的妻子。然而就在他开始享受幸福生活时,一场洪水却卷走了他所有的财产,继而房子里的大火又烧走了一切。祸不单行,妻子因为艾滋病撒手人寰,把6个子女留给了毫无经济来源的格尔玛。回忆起那时的日子,格尔玛说只能用绝望来形容,为了摆脱丧偶、失业等接二连三的打击,他甚至开始吸毒,只要是能忘掉痛苦的事都去做,哪怕是非法的勾当。
直到有一天,格尔玛偶然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介绍如何摆脱痛苦和焦虑的心理书籍。他越读越上瘾,并开始购买更多的相关书籍,按照书中的方法锻炼自己积极面对生活。他试着对着镜子微笑,试着强迫自己去感受幸福,慢慢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了起来。而也就是在那之后,格尔玛爱上了微笑,也感受到了大笑的魔力,也从起初强迫自己每天对着镜子微笑,到后来不由自主地会心微笑。笑改变了格尔玛,也让他意识到乐观的重要,2008年,格尔玛以3小时8分钟无间断的大笑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了埃塞举国皆知的名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笑之王”。
唯一有“大笑节”的国家
格尔玛认为,笑是有益健康的,它可以扩张血管、锻炼心肺功能,进而实现舒缓紧张神经和心理治疗的作用。这一点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而在埃塞俄比亚人看来,人们更愿意相信,笑是造物主赐予人们最宝贵也是最天然的免疫针。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工业基础薄弱,人们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在这个非洲东北的国度里,只有28.4%的人口有安全饮水,艾滋病感染者近300万,居世界第三位!如此多触目惊心的数字,却没有影响到大笑文化在埃塞的传播。
鲜有人知,埃塞俄比亚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设有大笑节的国度。每年12月的第一天,就是埃塞的国立大笑日。人们相信,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忙碌,本身并没有错,但由此产生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是一定需要用笑声来释放的。尤其是在彼此存在文化差异无法沟通的人们之间,笑还可以作为最好的交流方式,促进彼此的交流。
如今,切身体会到笑声魔力的格尔玛,与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有了更加宏伟的计划——他打算建立一所“幸福大学”和一个“大笑村庄”。“大笑村庄”的居民们应是“大笑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幸福大学”提供的优越环境里可以进行更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为人们传递快乐,并把埃塞的快乐精神传递给更多国家。格尔玛说,“我还希望建立一所幸福博物馆,到时候,我自己也将成为一尊塑像,来往的人会好奇地问,这个咧着嘴大笑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