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你持何种立场?
2015-04-09
方舟子:品尝转基因玉米虽无科学研究价值,但有科普价值,应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
崔永元:转基因食品,你吃吗?你可以选择吃,我可以选择不吃。你可以说你懂“科学”,我有理由有权利质疑你懂的“科学”到底科学不科学。你可以说我白痴,我也可以说你白吃。
提到转基因,国人记忆犹新的一定有2013年9月发生在微博上的一幕知名主持人与“打假斗士”的骂战。本来是好好地谈论“转基因”,结果升级为“人身攻击”,最后对薄公堂,未免让人觉得惋惜。
在舆论上,小崔显然占据了优势,因为他站在普通大众的立场上,对于转基因是否安全,他不了解。但我不了解的东西,我可以选择不吃,这是我的权利。而方舟子是科普专家,他认为普通人没有资格质疑,这无疑是“自打自脸”。其次,“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这句话怎么听起来都像广告。而由这件事在国内引发的广泛争议是:在转基因问题上,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证明转基因是否安全一样艰难。然而我们可以初探一下有关“反转基因”运动的一些基本事实,读者也可以综合多方面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
也说“反转基因”的起源
有知名科普评论员曾探讨过“反转基因”的起源问题,他得出结论是:“反转基因”团体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一点在美国表现为“反大公司”,在欧洲则表现为“反现代性”和“反专家体制霸权”。他列举的案例是英国政府在1996年疯牛病事件爆发初期对一些信息的控制和隐瞒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公共信任危机,并在反转运动中发挥了作用。
笔者对现代性和文化霸权不甚了解,因此也无从对上述观点作出判断。我倒是想说说普通人为何会反感转基因。据来自纽约客上的一篇评论(作者Maria Konnikova)指出,转基因食品之所以被人们抗议为“值得怀疑的食品”,很大程度上是受“心理规律”的影响。
关于人们对“天然”和“非天然”概念的理解,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了其中的认知规律。1982年,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登伯格发现,熟悉程度是人们区分“天然”和“非天然”的重要标准。并且人们在判断两者孰优孰劣时会存在认知上的偏见,即天然的一定是好的,而非天然的就是坏的。而任何事物,只要进行了人为干涉都会被定义为“非天然”,比如转基因食品。
不过,过分放大心理效应的因素,似乎也有些不妥,因为很多时候哪怕是“非天然的”,人们只要知道它的具体好处与坏处,还是会有选择地将它利用起来。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洗发水对头皮有刺激作用,香烟对健康有危害,但这两者都没有什么争议,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因为人们知道事实。而转基因技术在进入公共领域时,恰恰缺少关于安全方面的信息说明,要么是给出的说明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这样看起来更加可疑。
且不说这个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失误”,各国相关部门在引进转基因农作物和食品时表现出的公开性、透明性、民主性不够,恐怕也是另一个引起质疑的原因。曾经在美国爆发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大战”就能说明这一点,美国有26个州都曾想让转基因食品标识贴上包装成为法案,然而进展很不顺利,目前只有缅因州和康涅狄格州2个州获得通过,其余则不了了之。
因此这里也有必要指出的是,很多媒体报道说美国人也吃转基因,如果不加说明的话,很容易理解为“美国人都赞同转基因”,事实是他们也没有选择权,转基因食品已经悄无声息地上了超市的货架。试想,如果政府能通过标识法案,相信很多人在选购商品时会有自己的考虑,这不仅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也是消除“转基因”的隐密性引发的恐惧的唯一办法。
各国对“转基因”的态度
2014年12月,一向严格禁止“转基因作物”的欧盟在引进转基因问题上迈开了步子。根据相关法案,从2015年春天开始,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将评估哪些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并批准其进入市场。这一举动对于“挺转”派来说似乎是个好消息,然而欧洲民众对待“转基因”的情绪并不是一道法令就能平息的,尤其是一些公益环保组织当即表达了“对转基因没信心”的态度。
相比之下,中国的政策格外的宽松。据路透中文网报道,中国目前允许进口8种转基因大豆产品,15种转基因玉米产品,主要用于动物饲料。不管这则新闻是否属实,从国内近年来关于“转基因”的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农业部发言人的“挺转”态度。
美国的情况上文已有提及,不过还需补充的是,美国人吃的转基因食品,基本上是工业加工食品,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美国人也吃转基因初级农产品。
辩论何时休?
此刻,你必须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在全世界关于转基因的大讨论还未有结果的时候,你的餐桌上和购物车里已经有了转基因食品。民众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界站出来对转基因技术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道出它的利与弊,更需要政府部门把信息公开,需要商家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需要国内关于转基因作物与食品的法案尽早出台。
如果没有以上的举措,转基因或将是一场永久的争论,而转基因技术会如同一个在迷雾中行走的人,兜兜转转,总找不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