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外资撤离与制造业转移
2015-04-09
春节期间,一个老话题再次被抛出。有媒体报道,一些知名外资企业,如松下、大金、夏普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撤离中国的步伐。
2008年以来,“外资撤离”这一话题似乎从未跌出媒体版面,尤在春节前后着墨更多。更有人断言,中国制造业熬过了2008,却熬不过2015。
回顾过去三十年,亚洲、拉美、东欧作为低成本区域以及欧美日作为高成本区域的格局主导了制造业的投资决策和资源流向。事实上,近年世界各国的劳动力成本、能源价格、劳动生产率、汇率等多个因素都已发生迅速变化,全球制造业格局的确正在改写。
归根到底,影响企业运营的成本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人力、资源和资金。波士顿咨询公司2014年8月的一份调查显示,2004-2014年是快速变化的十年,部分国家的薪资水平以10%~20%的速率增长;劳动生产率在一些国家实现翻倍,在另一些国家却出现衰退;一些国家相对于美国的能源成本提高了50%~200%;汇率剧烈波动。由此导致一些传统的低成本区域正在或已经失去优势竞争地位,一些高成本区域正在夺取高地,还有一些区域优势依然坚挺。
回到纺织工业,成本因素带来的调整尤为明显。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利用成本优势占取中国市场,中等支数纯棉纱加关税价格进口为17800元/吨,优势明显。其次是经济发达的原纺织大国恢复纺织生产。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在美国每1美元的制造成本,如在中国制造需要花费96美分,如果将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制度环境考虑在内,则这种差距可被忽略。据调查,美国2013-2014年即新增棉纺锭(头)100万锭,而且87%是喷气涡流纺纱机,实现了全自动粗细络联,用工少,成本低,加上棉花质量高,产品质量有保证。2013年6月中旬首批16英支棉纱出口中国,其加进口关税的价格为17200元/吨。
虽然有一些外企撤离中国,但也不必过度担心。一是,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依然保持增长,据统计,2014年中国(1275.6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860.3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外商投资国,2015年1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三成。二是,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正在迅速提高,2006-2011年间,亚洲薪资水平的年增长速率是发达经济体的14.25倍,其成本优势将逐步稀释。三是,外资撤离与中国经济转型有关,撤离的企业主要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与具有较强科技含量但竞争力显著下降的企业。
理性观之,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的远非“世界末日”,而是大有可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需更为理性地取势、明道、优术。比如说,更好发挥产业聚集效益、配套优势,合理实现产业区域转移;通过自主研发和海外技术引进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正在实现弯道超车;借鉴美国工业互联网与德国工业4.0的做法,建设智能工厂,施行卓越制造,实现制造业服务化、专业化……
见微知著,而不能杞人忧天。历史,从来都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其波澜壮阔的画卷。有理由相信,在经历主动抑或被动的转型之痛后,建成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指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