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心料的形成及预防
2015-04-09程亮
程 亮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建材公司,037003)
浅谈黄心料的形成及预防
程 亮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建材公司,037003)
黄心料,在熟料中所占比例较大。对熟料的危害很多,会影响窑的产量、质量、煤耗、热工制度的稳定;影响熟料、水泥的质量、外观颜色等。特别是熟料、水泥的外观上,黄心料较多时,不仅熟料颜色难看,就连磨出的水泥颜色也发黄,使用户购买使用都不放心,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解决。
一、黄心料的形成
窑外分解窑产生的黄心料,可分为两种:疏松性黄心料和致密性黄心料。
1.致密性黄心料
致密性黄心料外壳的颜色与正常熟料相似,结粒较大,砸开熟料球,核心呈大小不等的黄心,它是在窑还原气氛下引起的,主要是因通风不良或煤粉不完全燃烧沉降造成局部还原气氛,Fe+3被还原成Fe+2变成黄色,而到了冷却带,熟料表面接触新鲜空气后又重新被氧化而变黑,但其内部由于氧气渗透较慢没有被氧化而保留黄色,从而产生黄心料。致密性黄心料由于是含有还原性铁的熟料,烧失量往往是负值,烧结情况较好,结构比较致密。
2.疏松性黄心料
疏松性黄心料是由于熟料没烧透,存在生烧生料所致,也就是说熟料颗粒内部有未烧透的生料。由于窑尾或预热器产生结皮或其他原因产生结粒料,该结粒料到了烧成带,因物料流速快、煅烧时间短,热量不能很快地传到熟料内部,造成熟料内部温度偏低,没有被烧透,只是熟料颗粒表面被烧透,从而产生黄心料。由于疏松性黄心料是含有未烧透的生料,所以,颗粒内部物料的f-CaO含量高,烧结情况不好,料较疏散,其后期强度会明显降低。
黄心料其化学成分上最主要的变化就是随黄心程度的增加其中FeO含量也增加,而总的铁含量却没有明显变化;而有些黄心料中SiO2和Al2O3的含量较高,这主要是煤灰掺入造成的。
二、黄心料产生的具体原因
1 原燃材料的波动
1.1 入窑生料成分的波动
入窑生料成份波动大,随着CaO含量的增加,黄心料量增加,主要是由于熟料中CaO含量增加,熟料的易烧性下降,相应地要提高烧成温度,从而增加了窑内的用煤量,当风煤配合不合理时,就产生还原气氛,从而加大了还原熟料的生成。当随着CaO含量减少,熟料易烧,在窑内易结大块,从而使大块料无法烧透,使黄心料量增加。Fe2O3含量大的熟料,煅烧过程中对还原气氛非常敏感,黄心率大大增加,这主要是由于Fe2O3含量较大,当有还原气氛时,增加了Fe3+还原成Fe2+的机会和数量,导致黄心料增加。
1.2 原料中有害成分
原料中有害成分含量过高,尤其是硫碱比越高,越容易结皮,造成通风不良,加之碱、硫、氯的富集循环与二次扬尘形成的低共熔物造成长厚窑皮及结圈、结球,出现大料团等现象,尤其在长时间停窑保温时更为明显。
1.3 煤质的波动
煤质的波动主要是原煤和煤粉的波动。原煤质量波动主要是指:煤的灰分、发热量、挥发份等指标波动伏度大;煤粉质量差主要是指细度大、水份大等。由试验及实践发现,当煤质变差时,黄心料生成量增高;煤质差时,煤粉的燃烧性能差,一方面燃烧速度慢,未燃尽煤粒便可能落在物料之上,形成还原气氛;另一方面,加大了煤粉分布的不均匀性,使火焰局部由于煤粉浓度高产生还原气氛,甚至沉落于烧成带的物料上,明显地加大黄心熟料的生成,严重时还会产生过多低熔FeO而引起回转窑的结圈。
2 生料配比控制不合理
当生料KH值过高,SM较高,这种生料易烧性差,易产生生烧料,使熟料中的黄心料增多,且f-CaO含量高。
当生料KH值过低,SM较低,IM也较低时,由于熟料煅烧所需要的温度不是很高,但是这种料产生的液相量偏多,在窑内易产生结圈、结大块的现象,由于大块不易烧透,其f-CaO含量高,熟料中的黄心料会增加。
3 煅烧的角度分析
3.1 风、煤、料配合不当
风、煤、料配合不好,是产生黄心料的一个重要原因。多数情况是窑系统排风不够或喂料太多。窑头喂煤过多,在一、二次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窑内氧含量明显不足,导致煤粉燃烧不完全,而产生还原气氛,易出现黄心料;窑尾分解炉喂煤过多,将导致预热器系统温度升高,因而易在缩口、斜坡等部位产生结皮,影响了窑内通风,同样易使窑内氧含量不足,产生还原气氛,导致出现黄心料;窑系统出现工艺故障,如窑内结大球、结圈或长厚窑皮、窑尾下料斜坡积灰等均可影响窑内通风,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烧。这些因素的产生,是形成黄心料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风、煤、料三者的合理匹配。
3.2 燃烧器位置调整不当
燃烧器的位置不合理。二次风不足、内风和外风的风量、风速比例不合理,风煤混合不好,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极易产生黄心料。如燃烧器喷嘴愈接近料层,黄心料生成愈多。喷嘴靠近料层,火焰铺在物料表面上,火焰中的煤粉粒紧贴物料向前运行,由于火焰与物料表面间隙变小,氧气含量不足,因而在物料表面产生严重的还原气氛;未燃或正在燃烧的煤粉粒又容易落入熟料中,落入到熟料中的煤粉粒减少了与氧气接触的机会,因而产生还原气氛特别是当煤粉细度过粗或使用低挥发份煤时,情况更严重。
3.3 工艺设备上存在一些问题
如:窑尾系统漏风、篦冷机锁风阀的失控漏风、三次风阀损坏,三次风量变大等,将直接导致窑内通风量减少,易使窑内产生还原气氛;燃烧器喷嘴的严重变形,影响风煤的混合和火焰形状,使火焰局部产生还原气氛;临时止料停窑次数多,有的停窑时间长,中间喷煤补火,造成煤粉大量落在物料上不完全燃烧,产生还原气氛等,这些都将导致黄心料的产生。
4 通过系统工艺参数来分析
分解窑熟料的生产都是通过控制系统工艺参数来实现的,系统工艺参数控制得不合理,易产生黄心料。
4.1 生料喂料量和喂煤量大
生料喂料量大,烧成所需热量多,为保证预热器系统温度及烧成温度,势必要加大喂煤量,因喂煤量大,空气相对不足,煤粉不完全燃烧,产生还原气氛,为产生黄心料创造了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如不恰当增大窑头喂煤量,将不可避免产生黄心料。
4.2 系统压力工艺参数控制不合理
当窑尾负压绝对值低于正常的工艺控制参数时,则窑内通风量减少,可导致窑内煤粉的不完全燃烧,产生还原气氛。在各风道和窑内通风畅通的情况下,三次风压力一般在-300Pa~-600Pa,三次风压力大,比如为-800Pa时,则从窑头抽风多,影响入窑的二次风量,造成窑内空气不足,同样会导致燃料不完全燃烧,形成还原气氛。
4.3 系统温度工艺参数控制不合理
烟室温度:烟室温度一般在950℃~1050℃。当烟室温度高时,分解炉缩口易结皮,影响窑内通风,为产生黄心料创造条件当温度过高时,液相在窑尾过早生成,熟料易结大块;当烟室温度低时,烧出的熟料f-CaO偏高;温度过低,则易跑生料。
窑头温度:当窑头温度高时,火焰发亮。如因生料KH值高、喂煤量大、内风过大、短火急烧,可产生致密性黄心料;如因生料KH低,温度过高,可在窑口下料口篦冷机机堆“雪人”。窑头温度低时,出现黑火头,烧出的熟料中f-CaO偏高,由于燃料的燃烧条件变差,也易出现燃料不完全燃烧。
4.4 篦冷机内料层厚度的影响
当篦冷机高温段篦速快时,熟料料层簿,使二次风温下降,从而影响窑头温度,使燃料燃烧条件变差,也易出现燃料不完全燃烧,为产生黄心料创造了条件。
4.5 窑内料层厚度的影响
当回转窑的窑速慢时,回转窑内物料多,填充系数大,一方面减少了窑内通风面积,造成通风不良,不利于热传导;另一方面燃烧器的喷嘴的位置与窑内物料的填充系数关系非常大,当填充系数发生变化时,相对来讲喷嘴接近了料层表面,燃烧器位置不合理,也为产生黄心料产生了条件。
4.6 熟料结粒及升重
熟料结粒大小及升重,虽不是造成黄心料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它是黄心料产生时的现象之一。大粒熟料的产生原因,一是熟料煅烧中液相主要成分Al2O3、Fe2O3。尤其是Fe2O3含量高时容易产生;二是成分正常,但烧成温度高,或二者都存在;三是窑内料层厚、翻流滚慢,易产生大粒熟料。以上三条产生大粒熟料的原因都可能产生还原气氛,从而产生黄心料。
三、解决黄心料的措施
针对产生黄心料的可能,我们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解决。
1 稳定原燃材料成分
加强原燃材料的预均化措施,提高出磨和入窑生料均匀性和合格率,特别是提高进厂原煤的质量,加强用煤均化管理和控制煤粉质量,从工艺上为防止黄心料的产生创造条件。
2 选择合适的生料配比
选择合适的生料配比对于煅烧非常的重要。生料KH值应适中,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SM、IM应与KH值相适应。始终使配比方案利于煅烧出优质的熟料。
3 解决工艺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窑尾斜坡或缩口,要定期清理或设置清结皮装置定期清理,以保障窑内通风。为了更好反映窑内烧成气氛状况,应在窑尾设置CO分析仪,使窑内烧成气氛有一个量的指标,有利于减少黄心料的产生。
4 合理调整燃烧器
合理调整燃烧器的位置和内外风的比例。适当的火焰长度、形状和位置,对保护窑皮对防止产生黄心料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燃烧器以稍偏于物料表面为宜。合理调整燃烧器内外风的间隙和比例,增强风煤配合,并适当加大一次风量,可提高煤粉燃烧速度,使火焰发散,缩短黑火头,防止煤粉不完全燃烧,避免还原气氛的出现,从本质上防止黄心料的产生。
5 提高窑头温度、控制烟室温度
稳住窑两端及分解炉内温度,调节好通风,加煤和喂料,控制熟料适当的升重及结粒,实现窑炉协调,使黄心料失去生产的环境。
5.1 提高窑头温度
提高窑头温度的方法有:加大燃烧器的内流风,增强风煤混合,提高煤粉燃速度;保证篦冷机篦床料层厚度在500mm~600mm,以提高二、三次风温;窑头控制适当的微负压,增大窑内的通风量;降低窑速,适当减少喂料量和加大喂煤量等。
5.2 控制烟室温度及分解炉出口温度
烟室温度及分解炉出口温度过低则造成入窑分解率低,同时使烧成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烧结优质熟料所需要的温度,烧出的熟料质量差;温度过高,则容易导致窑尾缩口的物料结皮、旋风筒的堵塞等影响窑内通风,甚至发生工艺故障。
6 加强风、煤、料的调节
根据中控系统工艺参数操作,及时正确调整用煤量和通风量,窑头喂煤量和窑尾分解炉喂煤量比例最佳为4:6,保持分解炉中及出口气体温度的稳定,操作中应严格掌握系统内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保持系统内通风良好,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做到:稳定操作、稳定热工制度、稳定下料量,确保分解炉安全稳定运行。
7 控制熟料结粒及升重
要控制好熟料结粒,以预防黄心料的产生。黄心料中出现了低溶液相,内部结构致密,导致升重升高。由于升重也反映了烧成温度的高低,也反映了火焰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升重高,煅烧火焰温度高,用煤量相对增大,如风煤匹配不合理,易产生还原气氛而使黄心料增加,因此升重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四、总结
综合以上所述,只有保证原燃材料成分的稳定,选择适合自己生产线的生料配比,并通过严格规范的操作,才能有效地避免或缓解黄心料的出现,才能生产出优质低耗的熟料。
TU75
B
1007-6344(2015)05-0147-02
程亮(1979.7),男,四川省巴中市(籍贯),现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