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2015-04-09王宇莹王丽

四川水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庭玻璃幕墙资源

王宇莹 王丽

(辽宁科技大学)

论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王宇莹 王丽

(辽宁科技大学)

随着生存环境污染的逐年恶化,资源的不断消耗,人们开始了可持续聚居环境的思考。从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开始,从可持续发展入手,简述了生态建筑及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分别从生态建筑的节能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并举例分析,简述了屋顶花园和双层玻璃幕墙的生态原理及节能方式。

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 节能 双层玻璃幕墙 屋顶花园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不得不将它作为首要问题来解决。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建筑师也将视野放的更加长远,运用的元素也随之改变,加入了低耗、环保、生态平衡、讲求效率等不可或缺的现代要素。“生态建筑”便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范围内。我们把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看作一个生态系统,让能源高效的在建筑内外有序的循环转换,使得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能、环保、提供舒适空间。[1]最终能够使人与环境及建筑和谐共生,从而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

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可解释为延长资源的使用年限并保证资源的完整性。为后人留下一片资源丰厚的乐土,和澄澈如水的蓝天让人类能够无需担忧的繁衍下去。我个人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非常简单,可以用7个字形容——“长久的发展下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它也是一种战略模式,一种能够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长久为人类所用长期发展目标。它着眼于二个方面:其一为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其二为环境对发展进程的承载能力及适应能力。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可持续发展重视当地气候条件的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保护和延续当地的文化脉络。

2 生态建筑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现在所生存的环境被二氧化碳围绕,气温不断升高,物种逐渐减少,因此,低消耗、低排放的生态建筑备受建筑师们的喜爱。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不给周围环境造成负担的同时能够改善微环境,非常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与环保是不能和谐共存的,想要发展,就需要改变,改变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能够将破坏降到最低,试图创造出一个人工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且能够一直发展下去的理想的未来环境。

生态建筑也分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外形上的、节能上的、舒适度上的三种。其主要表现为:遮阳方式的不同、利用种植绿化改善微气候、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使废料混合物成为巨大资源。

(1)从外形上:人们对建筑的第一印象便是其形态,它是最直观的也是不能够小觑的,形态上的生态更是如此。建筑就像一件大的艺术品,你用灵魂去创作他,他就会被赋予生命。仿生建筑便是如此。仿生建筑是将自然界的动植物具象化的产物,它来源于自然,能够与自然完美的融合而不显突兀。也让人们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能都从中学到许多原理,利用气流及动植物的形态来节能。

(2)从舒适度上:要让建筑拥有较好的舒适度,首先建筑要处在良好的环境中,同时满足良好空气质量、充足的自然采光、适宜的温度气候等等。除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还可以采取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方式节能。例如能呼吸的双层玻璃幕墙,及“烟囱效应”利用可开启的屋顶玻璃窗及中庭,形成风压热压进行空气兑换,同时也改善了室内气候,使人们更加的舒适,心情更加的愉悦。

(3)从节能上:生态建筑的本质就是节能。在设计时要从整体布局出发来考虑问题,将资源综合起来利用,同时优化系统整体,做到低消耗大利益。例如在建筑屋顶设置太阳能板,根据放置不同类型的太阳能板,可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建筑的制冷、制热或热水的供给,可为国家节省很多电力资源,减少了水力发电对环境的破坏。

3 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于自然资源的再生速度远远慢于消耗。但是普通的建筑能耗巨大。而生态建筑最主要的特点不仅在建造过程中达到以最低的消耗换取最大的实用价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同样要满足降。其目的是将居住环境纳入建筑的生命周期之中,使其形成动态循环,生生不息,使破环和污染降到最低。生态建筑讲求系统观念和整体意识,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循环圈,要从总体考虑各类资源的流动方向,[2]将建筑建造及使用过程中单向流动的能源转换为循环式实现了建筑的生态化。生态建筑之所以能够可持续发展是因为,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宜人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光照、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湿度、灵活的开场空间,并且对资源的索取、消耗非常的小,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发展中的国家因为快速的发展因而对资源的索取非常大,这对人类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并且对环境的破坏非常大。因此,生态建筑成为了世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同时也反映出当今社会生态第一原则和时代精神。

在中国,能源的消耗非常的巨大。我国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不得不大规模的建设,因此,节约能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积极、推广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的生态建筑,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子孙后亲眼看见自然的本来面貌。

4 实例分析

下面我以自己设计过的生态建筑——高层综合性办公楼进为例行分析)首先,在建筑形体上完全符合东北地区气候的节能需要。体型在保证造型变化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完整,减少不必要的凸凹,将建筑表皮最小化。

屋顶花园:屋顶花园所种植的花草层及土壤能够吸收雨水并储存起来;在夏季降低建筑表面的温度、在冬季隔绝冷空气的传入;更换空气;还能阻挡热量散失。使室温稳定,并解决了城市排水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此外,变化灵活多变的空间与植被结合,使人们心情愉悦,缓解了工作所带来的压力。

会呼吸的双层玻璃幕墙:幕墙通过底部和顶部设置的可控风槽来更换室内空气。它的传热和热辐射都要好于单层的幕墙。同时也解决了“办公空调病”,展现了幕墙在节能和生态上的发展。

烟囱效应与可调控的中庭:有时设计会利用到生活中的某些空气学原理,如“烟囱效应”——居民在给煤炉生火时,为了加强拔风效果,会罩一个铁皮小烟囱来加强拔风效果,从而点旺煤炉。[3]我在裙房内部设置了一个小中庭,中庭顶部安设了能开启的玻璃窗。中庭与会呼吸的玻璃幕墙共同形成了 一个体系——“烟囱效应”。其工作原理是:在内部形成气压,通过玻璃窗的闭合达到调节气温的目的。

5 结 语

如今,生态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他仍处于刚刚出生的婴儿状态,我们仍需要加大对生态建筑的研究,提倡各种生态技术的应用来促进他的发展。

[1]党丽霞,生态建筑元素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长安大学》 2009

[2] BBS建筑论坛,《重庆建筑》, 2009年10期

[3] 中国绿色低碳建筑创新成果汇编编委会,《中国绿色低碳建筑创新成果汇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S210

:B

1007-6344(2015)05-0265-01

猜你喜欢

中庭玻璃幕墙资源
十五夜①望月
中庭形式及天窗面积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分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浅谈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玻璃幕墙节能技术探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关于超高层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技术的探讨
资源回收
组合铝合金立柱在超大跨度玻璃幕墙中的应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