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2015-04-09张志军
张志军
(身份证号:320682198510163597)
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张志军
(身份证号:320682198510163597)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筑行业飞速发展,作为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一旦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不达标,就会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所以,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极其重要,本文在此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在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应对措施,以期望提高各方面的相关知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研究
前言:质量安全是一个建筑物的生命与灵魂,一个建筑工程在质量上的优劣程度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它还关系到整个工程竣工后在质量上能否达到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竣工与投入成本,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应当加强与重视在建筑工程针对质量的管理工作,核心任务是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相关规定与要求。
一、在建筑工程中质量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机械设备与工艺上都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又存在不科学的管理,在很多的建筑企业遇到一些问题往往会凭借感觉去进行处理,从而引发了很多的质量问题[1]。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判断、数据的检验、方案的确立等等,而国外的很多企业,对于许多的感性问题都在运用理性思维进行分析,对于遇到的问题不会利用感觉去进行判断,而是经过详细的分析计算之后,从而发现产生的原因,再制定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处理。
(二)建筑施工单位咋质量管理上的问题。
目前在整个建筑行业市场上,承包单位多、施工过程混乱、不按设计方案执行、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不能实行统一的综合管理与专业化的经营模式等等,1.私自更改设计方案,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时常有因为随意施工造成的事故,例如,因为随意更换钢筋等造成的质量事故,或是随意更改房梁在与柱子的衔接处造成的事故等等;2.没有经过审核,就随意进行施工,在实际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实际解决就仓促的进行施工[2]。例如在设计基础方案时没有经过实际考察地理情况所产生的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进行设计的整体建筑结构计划与现场的施工条件所产生的问题、所设计的建筑图纸与建筑整体的结构图所产生的问题等等;3.在实施建筑工程的过程中,进行转包。根据我国的住建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中要求:“凡是持有专业执照与资质证书的施工企业或施工企业联合体均可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参加投标”然而在实际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在进行招标投标上,没有按照规定要求的进行招标投标,而是把建筑工程的项目随意转包给不具建设施工条件或者无力承担建设的企业或者个人,在建筑施工项目转包后也没有进行实际的现场监督与指导,就也导致了建筑施工项目在质量上留下了安全的隐患。
(三)监督管理部门在管理上所产生的问题。
有些监督管理部门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选用一些无证上岗、不具备监督管理资格的人员,并且企业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没有严格审查相关材料、设施设备的运行,对一些隐蔽性的工程也没有进行实际的监督、甚至在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工程上粗略的进行验收,从而也为质量上的事故留下隐患[3]。
(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上所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运往施工现场,而这些建筑材料的好坏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就进入施工现场就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1.在易燃易爆的建筑材料上没有进行专门的存放,缺乏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现场也没有完善的消防保障系统;2.没有对于一些例如水泥类的需要专门进行防潮、防湿进行安放的建筑材料进行防潮防湿,也没有进行专门的标记;3.运来的建筑材料没有经过按照类别、型号、种类进行安排,都是统一堆放;4.对一些有使用期限的建筑材料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并且超过使用期限的建筑材料依然投入使用,在堆放上也没有进行标记;5.对于容易被损坏的建筑材料、设备设施没有进行合理的保护,造成材料的污染与设备设施的损坏,增加经济投入。
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质量与管理上的措施
(一)严格遵守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并随时进行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应当主动对施工项目及施工内容进行控制,即对现场操作人员、材料、设施设备等进行有效的控制,若是发现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对后期施工造成影响[4]。
(二)在建筑工程中实行质量的动态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及时有效发现影响质量安全的相关因素,提高稳定性,减少影响质量安全系数,在进行施工前,收集在建筑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的各种数据,定期进行跟踪与控制管理,编制报告,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计划中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相互比较,若是发现偏差,必须要进行纠正。
(三)建筑施工单位发挥领导作用。
在一项建筑施工开始后,参与的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的规章条例先开始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确立建设项目、上报、公开进行招标、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进行筛选,此外还应当与监督管理人员一起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验,充分发挥其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但也不能过多的干预建筑施工单位,以便建筑施工单位更好的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
(四)在建筑施工后对质量安全上的控制。
在施工结束后,要由负责该项目的技术人员负责后续工作的安排,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对竣工后的质量进行审核,若是出现问题必须进行及时纠正,直到其符合标准,在整体项目竣工后,制定竣工报告书,建筑施工单位等相关的管理层人员实地参与验收,整体验收后方可签订竣工报告。
(五)加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力度。
我国在对建筑行业上实行了有力的宏观调控,推行监督管理,提高监督管理的地位,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的体系,一但建筑工程项目出现问题,责任落实到个人,对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也应当加强资质的审查,防止徇私舞弊、受贿失职、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出现。
(六)在建筑施工材料上进行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使用寿命、刚强度与整体安全受到在建设施工时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产品合格与否、材料检验是否合格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材料上应当注意:1.把握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关,对于运送到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应当按要求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工地;2.把握好建筑材料的选购关。在采购建筑材料上,一定要选用质量合格的材料,不能为了个人利益,随意采购,应当统一进行管理,统一进行招标采购;3.把握好建筑材料的存放关。经检验合格后进入的建筑材料,应当按照各种材料的类别、种类、要求进行分开存放。
结语:在整个的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质量的控制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过程,从建筑工程项目的筹划到竣工后的质量验收。在此过程中是需要保证质量安全,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项目开始前,做好准备工作,在项目中也实行严格的监管控制,在竣工后经过验收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才能有效的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
[1]加晓义.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1(10):15-16.
[2]杨旭远.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的实施方法和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2):50-51.
[3]宫慕光.浅析如何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0):30-31.
[4]李威.浅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4(01):40-41.
TU723
B
1007-6344(2015)05-0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