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逆袭

2015-04-09孙玉敏

上海国资 2015年11期
关键词:补贴新能源上海

文‖上海国资记者 孙玉敏

各地的扶持政策几乎左右着新能源汽车的生存“命脉”

整体汽车行业增速趋缓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以其亮丽的销售业绩成功逆袭。

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最好的时代。从购买到使用,新能源汽车相关鼓励政策正在消除所有死角。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备逆袭基础的国民支柱产业。

销量井喷

传统汽车行业低迷之际,新能源汽车正由此前的不被接受逆袭至销量井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2.3倍。

另据媒体报道,截至2015年9月底,我国已经累计生产推广新能源汽车27.4万辆。其中,2013年生产1.7万辆,与前四年产量总和相当;2014年生产8.4万辆,同比增长4倍。今年前三季度生产15.6万辆,同比增长3倍,继续保持强势增长。

有研究机构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可能达到35万—37万辆左右。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销量或比2015年翻番,达到50万辆左右。

而新能源汽车也正成为各车企盈利的新利器。截至8月末,比亚迪、江淮汽车、宇通客车、安凯客车等13家车企发布了2015半年报。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市场整体处于低迷态势,业绩增长较好的车企大多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不错的斩获。比如比亚迪2015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2987辆,同比增长203.8%,业务收入约59亿元,同比增长约1.2倍。江淮汽车上半年销售纯电动轿车2692辆,同比增长470%。东风汽车上半年新能源产品实现销售1683辆。

政策大力扶持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井喷与国家持续的政策利好密不可分。

目前,从购车前的单独摇号,购车时的补贴、免购置税、车船税,到购车后的“不限行”,种种利好政策几乎涵盖了从买车到用车的各个环节。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12个部委已出台政策20多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仅2015年上半年,国家部委就出台了近10项新能源汽车鼓励扶持政策,包括减免新能源车船购置税、开放电动乘用车准入等。

进入下半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更是给力。

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项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推出了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的新举措。会议强调要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明确提出要加快配建充电桩、城市充换电站、城际快充站等设施。不仅如此,会议还亮出硬举措,要求新建住宅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100%,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停车场不低于10%。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推广难,与前期投入成本高、建设资金不足也有很大关系。为此,会议开出“药方”,提出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PPP等方式参与。企业和个人均可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原则上不对泊位数量做下限要求。并鼓励个人在自有停车库(位)、各单位和居住区在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电设施。

9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确定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包括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取消等;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力争在充电桩领域尽快破局。

正是接连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门洞大开”。

上海高瞻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徐维翰告诉《上海国资》,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从汽车研发、生产、购买、使用到监管等各方面较为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极为得益于政策。”徐维翰强调。

但硬币均有另一面。

目前,各地的扶持政策几乎左右着新能源汽车的“命脉”。在徐维翰看来,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好也因政策,波动也因政策。

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地方,新能源汽车发展就快。徐维翰告诉《上海国资》,目前上海每年都拿出补贴,新能源汽车牌照又免费,跟全国许多城市比,扶持数一数二,所以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迅速。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在上海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车企已达到33家,车型64种,推广应用总量34337辆,占全国总量的15%,其中外省市品牌新能源汽车在上海市推广24571辆,占总量的71.6%。

根据《中国汽车消费者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及政策的知晓度达到76%,市场推广应用总量的68.6%都由私人用户购买,众多汽车品牌都选择在上海首发新能源汽车产品,整个市场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发展局面。

上海高瞻的销售情况亦显示明显的“政策导向”。据徐维翰介绍,今年上半年,上海高瞻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去年全年,但第三季度波动较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从2014年10月开始的部分政府补贴已到期,二是上海市的2016年的补贴政策目前还未出台,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新的支撑点

多家分析机构认为,未来仍将有多项鼓励政策密集出台。

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在未来十年全球能耗强制标准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将成为车厂重要研发与生产方向,汽车节能与新能源产业需求迎新一轮爆发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己经有多家整车企业拟募集巨资加码新能源汽车:其中比亚迪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50亿元,江淮汽车拟募资净额不超过45亿元;力帆股份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50亿元;长城汽车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68亿元。

也有分析人士持相反观点,认为未来政策扶持或进入平稳期。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即表示,“按照现在市场发展看,未来政策在市场环节应该不会加码,目前补贴力度偏大,财政压力很大,不能期待过高。”

而在此之前,财政部已经明确,新能源汽车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补贴将实施退坡政策。其中,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采访中,诸多专家对《上海国资》表示,尽管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阶段堪称最大推动力,但长远看“政策市”并不可持续,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20%,不是单纯政策推动就能达到的结果。所以,未来政策扶持的重点,将转向对行业共性技术的扶持,同时注重注重老政策的延续性。

上海市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干频则表示,目前政府已渐渐开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模式创新的补贴和支持,除了经济方面的补贴,正尝试对产业合作做一些推动,由原来支持企业的单个项目,到支持行业共性平台。

猜你喜欢

补贴新能源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