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之话“智”
2015-04-09陈瑛
陈 瑛
中华美德之话“智”
陈 瑛
智、知二字,古代常常通用,它与仁、义、礼、信并列为“五常”,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孔孟等儒家那里,原来是指道德认知,即明白事理,懂得是非,能够分辨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所谓“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智,智为什么如此重要?说到底是因为人类具有自觉能动性。我们的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道德认知的指导下自觉进行的,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只有在智的指导下,才能坚定道德的方向,《论语》里讲“知者不惑”“仁者安仁,智者利仁”都是这个意思。在智的启示下,人们才能正确地把握道德的原则性和策略上的变通。只有“智者”,才能“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早),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道德认知能力的高下决定着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人们强调智,就是要增强人的道德认知能力,提高人的道德自觉性。从这里入手,人们才能够攀升更高的道德境界,“尽心、知性、知天”。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从古代的老子、庄子那里,就提出过“反智”的理论:要“离形去智”“绝圣弃智”,要“常使民无知无欲”,等等。其实,他们所谓的“反智”不过是一种愤世嫉俗和感情发泄。他们所反对的“智”,不过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利害计较、争权夺利的勾心斗角。其实,《老子》里也大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不过他们所追求和提倡的是另一种“智”,即超验的神秘智慧。
到了孔孟之后的儒家和墨家那里,智的含义大为扩展:从单纯的道德认知,扩大到一般的包括经验知识在内的知识和智慧。例如荀子说“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一进步,正如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发现“知识就是力量”一样,彰显了知识和智慧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价值和力量,推动了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证明了某些人宣扬的中国人“一直忽视科学,不懂发明创造”等观点的错误。
人类怎样才能具有智、增强智?中华传统文化给予了科学的回答,那就是学习。《大学》中就讲“好学近乎智”,要向古人学,向今人学,特别是在实践中,带着问题向先进人物学。学习时要坚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讲得好:“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作者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