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溪文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考
2015-04-09张琼梅
张琼梅,杨 杰
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文物工作永恒的主题。多年来,玉溪市在遵循国家“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且将文物资源的逐步开发利用。但在长期“重保护、轻利用”的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大多数文物得到保护,但在开发利用方面欠缺的局面。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下一步如何对玉溪文物资源进行合理地、有效地开发利用,值得我们思考。
一、对文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意义
文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开发利用文物资源的源泉。
合理开发利用文物资源,是文物保护的一种新思路,是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是发挥文物教化功能的最佳途径是区域性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对推动当地财政收入及改善民生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另外合理开发利用文物资源,不仅可以解决部分短缺的保护资金,甚至能影响到当地财政收入及民生生活。
二、目前玉溪市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阶段我市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玉溪地处滇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水资源丰富,河流纵贯珠江和红河两大水系,湖泊有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玉溪丰富的文物资源。从寒武纪的动物化石群、侏罗纪的恐龙化石群到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和岩画,再到青铜时代的青铜器皿、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器墓葬建筑,一直延续至近现代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物。通过三十多年的调查发掘整理,至目前,玉溪市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667项,包括古墓葬38项、古遗址63项、古建筑392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07项、石窟寺及石刻63项、其它4项。全市共有包括六大类别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2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3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0项,还有部分尚未核定级别。
文物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历史跨度较大且具有连续性,区域特征明显的特点,为玉溪的文物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质资源。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文物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从文物保护资金来源渠道看:一是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保护,由国有部门开发,作为旅游景点参观或是作为学习考察、文化交流的,如秀山古建筑群、九龙池古建筑群、李家山墓群。二是由企业投入资金保护,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作为开放性、公益性文物点接受大众参观学习的,如玉溪古窑遗址,此遗址是由玉溪红塔集团出资修缮,交由文物部门管理使用,文物部门免费向大众开放参观学习;另一种由企业进行开发利用,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如陇西世族庄园;三是由集体集资或社会集资保护,作为公房、客房、老年活动中心等集体活动场所使用的,如四街常氏宗祠等,这种类型的较多,各县都有不少的文物点属于这种利用类型。
2、从文物开发利用的角度看:一种 (也是大部分)是从文物本身的价值来开发,如李家山墓群、陇西世族庄园;另一个就是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开发,如“禄充渔洞”,因处于抚仙湖风景区西岸沿线,本身就属于优质的旅游资源。而渔洞的开发利用也因了其地利。但是“禄充渔洞”目前发掘深度不够,没有充分展示出所独有的渔文化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
(二)文物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物开发利用工作逐步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利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对文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认识不足。受过去对文物重保护轻利用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文物开发利用的观念还没有重大转变,仍然停留下重保护轻利用的状态,虽然有部分文物点得到初步的开发利用,但目前开发利用力度不够,发掘深度不够。文物的开发利用离不开保护,但文物保护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并且短期内无法显现效益,这严重影响开发利用的决心和力度。文物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的比例较低。
2、现有人才满足不了工作发展的需要。文物工作专业性强,需要专业技术含量高。现有文物从业人员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人员不愿意到最基层的工地锻炼;大部分人员缺少再培训学习的机会。再加上各地受编制等因素的影响,真正学习文物考古专业或具有文博知识的人补充不进来,致使文物专业人才匮乏。
3、经费投入有限,课题研究经费短缺。相对于有些部门,文物部门经费投入相对较少,而恰恰文物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有限的保护资金相对于数额巨大的需求量,形成了杯水车薪的局面。部分县仅仅能够保证人员的工资,连文物日常维护经费都没有,基础的保护工作得不到落实,课题研究就更难以实施。
4、文物编研工作滞后,文物交流宣传书籍材料匮乏。重保护而轻研究,这是现阶段文物工作的局面。近几年来,我市文物保护、调查、发掘工作开展有序,甚至于是热火朝天,但一直以来对文物编研工作开展较少。
三、合理开发利用玉溪文物资源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宣传工作,树立正确的观念,确立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共同发展的思想。文物保护不仅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只有对文物本身加以利用,把其价值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其作用,文物保护才具有意义;同时只有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开发利用才有依托,才有稳固的根基,也才能可持续发展。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二)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做好文物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为合理开发利用做好基础工作,提供有利环境条件。
(三)加强文物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针对现阶段文物队伍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文物专业人才短缺的局面。一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异地交流培训及实地锻炼或者与院校联合,分批次分类型培养一批不同梯队的专技人员;二是利用有限的编制,补充具有考古专业或文博知识的专业型人才。
(四)加强编研工作,拿出文物保护研究成果。组织骨干力量,编制系列的玉溪文物书刊,把多年来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中积累下来的成果展示给社会,共同享受文物保护成果,同时也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
(五)整合资源,进行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编制,制定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中长期规划,打造玉溪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文物保护的成果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看到成效的,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需要对现有工作进行梳理,做好基础工作,然后整合资源,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长效机制。根据我市文物所呈现出的特点趋势,分类别、系列的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系列考虑:一是青铜文化系列,目前发现的主要分布于江川、澄江、华宁、元江县,其中江川李家山墓群出土的青铜器堪为滇青铜文化的代表,而华宁的青铜器则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类型。集合三湖流域青铜文化之精华,共同打造我市青铜文化。二是窑址文化系列:有玉溪窑、华宁窑、易门李忠碗窑。三是建筑系列:玉溪建筑类文物较多,占据文物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精品建筑亦不少。文兴祥商号旧址、陇西世族庄园,龙亩广化寺、元江妙莲寺等皆为精品,尤其是通海分布着较多的古建筑,其中秀山古建筑群年代较早,保存价值高。四是新旧石器时代遗址系列,以通海、江川两县居多且研究价值较高,峨山老龙洞古人类居住洞穴遗址和元江崖画也独具特色。以上各系列,仅为笔者一些初步的粗浅想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层次的保护利用规划,这就权当笔者做一个抛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