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15-04-09赵晶
赵 晶
(浙江外国语学院 教育技术中心,杭州 310012)
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赵 晶
(浙江外国语学院 教育技术中心,杭州 310012)
翻译人才培养越来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复合型翻译人培养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主要从基础能力培养、实践操作训练和职业能力提升等三个方面进行。在实验教材开发、实验室建设与环境创设等方面为翻译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软硬件基础。从建立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加强语料库建设与开发、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等方面来构建翻译人才培养的实验配套体系。
翻译人才;复合型;实践教学;实验室开放;语料库
作为全球化产业链的一部分,近年来语言服务业发展迅速。从市场需求和职业要求发展趋势来看,翻译人才培养越来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对于语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单纯掌握口笔译技能,还要在此基础之上掌握IT技能、项目经验、市场意识、跨文化交流、职业素质、行业知识以及本地化技能、术语管理、翻译技术、翻译工具、排版印刷和翻译管理等多种技能[1]。复合型翻译人才具有知识集成化、能力复合化、素养全面化的特点。在对翻译人才进行基本的语言素质与语言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对翻译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进行调整,在对他们的翻译实战能力进行训练的同时,还需对他们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
1 构建复合型翻译人培养实验教学模式
复合型翻译人才就是指掌握翻译以及另一个或多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翻译人才[2]。在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中,要注重翻译实验与实训,要突出翻译基本功的训练、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运用能力的培养。围绕翻译人才培养的“素质、操作、职业”三要素,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和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进行翻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构建基础能力培养、实践操作训练和职业能力提升等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1 基础能力培养
基础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是让翻译专业学生进行基本的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语言基础素养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单向式实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从实验和实训课程的设置上来看,在大学一年级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能力;二年级时熟悉时事性的词汇、句子,通过实验室训练来打好翻译的初步基础,并进行演讲、辩论、翻译模拟等训练。在课堂内实训的同时,形成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和外语媒体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课堂提升与小班个性化辅导相衔接的实验教学模式。
1.2 实践操作训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翻译实际运用能力,探索建立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翻译类学生创新实践与操作训练实验教学模式。翻译类专业实验室成为学生吸收、消化与提升翻译操作技能的场所。到大学三年级,开始进行基本的翻译训练,开设口译、笔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各类翻译形式的实训,并开展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的训练。翻译实训与语言训练同步进行,在提高语言基本功与语言使用熟悉程度的基础上,加强翻译操作的训练。
1.3 职业能力提升
为学生创造条件,参与学校与社会的各种翻译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高校应积极邀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参与翻译教学,与这些单位合作建立建设翻译实习基地、共同开发相关培训课程、合作编辑出版教材、开发应用翻译教学系统和平台,使翻译专业教学成为真正面向市场的职业化教育,培养具备出色的文字翻译能力、熟练掌握翻译技术、懂得一定营销理念和管理技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4]。对于大学四年级学生来说,应开设同声传译、国际会议实习等高级翻译训练,通过模拟和实际参与,让他们接触各种类型的翻译实训。此外,开设各类文化体验课程,使学生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内容。
1.4 实验教材建设
低年级学生的实验课程主要能达到促进语言能力提升的目的,其使用的实验教材主要是语音、句型、对话等方面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的翻译实训,如果将报纸或杂志的报道直接当作学生的翻译资料并不合适。因为这些材料即使对于熟练的翻译人员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使用这些材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翻译能力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因此要开发一套适合学生翻译实训的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应对内容记录、视译、口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等材料的难度进行合理的安排。此外,在翻译训练时附加一些必要的时事词汇及其解释,将会更有效果。
1.5 实验室环境建设
在语言学习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语言学习系统逐步应从简单的听音型、听说型、听说对比型、视听对比型发展为实践型、模拟性的数字语言学习系统和网络学习系统。在翻译学生培养的实验室建设中,要突出视、听、说、译、训的先进外语教学实验体系的建设[5]。建立适用于多语种翻译训练的公共语音室、多媒体创作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机器翻译实验室、交传翻译实训室、录音棚、外语媒体资源库与卫星电视等先进的实验室环境,把视、听、说、译、训贯穿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
2 构建实验实训配套体系
2.1 建立开放实验教学模式
翻译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以下三种能力:有意注意能力(awareness)、反思能力(reflectiveness)和灵活应变能力(resourcefulness)[6]。意识是指批判思维能力;思考能力是指实践、储存和采用具体翻译策略和步骤的能力;应变能力是指无限地运用有限的资源,并在意外场合能自主学习新资源的能力[7]。意识需要通过翻译理论教学来树立与改变,理论知识能使学生形成批判思维,而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实训和操作来逐步养成。因此,开放的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形成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模式。
促进翻译人才应变能力的形成是翻译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加强翻译类学生实训的重要基础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树立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开放式、合作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因此,要加强各类实验室的开放,探索有效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实行形式多样的、渐进性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为翻译专业学生服务的各实验室在完成课时内训练的任务后,在课外要尝试全天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任务既可以是老师布置,也可以是自选,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让学生在课时外可以单独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翻译模拟、文化知识拓展、观看视频和电视直播等活动;也可以合作进行同声传译训练、国际会议模拟、翻译各种材料等学习内容。
2.2 语料库开发与应用
要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还必须充分利用翻译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工具[8]。新工具转化为可实际应用的实验教学工具,就是各类外语实训软件与平台。当前比较流行和有效的翻译实验教学平台是语料库的开发与运用。语料库能够实现动态语境的共现,为翻译实践提供真实自然的语料有效的依据。语料库也可用于学习专门的知识(subject- specific knowledge),用于评估翻译质量和用作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中的重要工具。翻译实验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互动、合作、运用,将语料库作为工具辅助翻译实验教学将会促进外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当前所建设的语料库主要都针对英语,而各语种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建设各语种的语料库。在翻译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自主开发或指导学生一起开发各语种的语料库,丰富翻译实验教学的语料库资源。
2.3 课外与校外实践
对于翻译人才培养来说,各类实验课程不足以养成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因此在实验室课程结束后,需要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实训。此外,相关语种的翻译专业还需要建设一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这些基地内完成与翻译相关的各类实践活动。课外实训的完成地点主要在校内,如成立翻译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与辅助下开展各种层次的翻译竞赛活动;或参与教师的翻译研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翻译项目;或参加外语辩论赛和各类学科竞赛,在实际操作中训练语言运用和应变能力。校外实践的具体操作可以与一些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派学生到企业进行翻译实践。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国际性的展览会、贸易洽谈会、体育盛会等相关翻译实践,拓展国际视野,了解外国文化,提升实践技能。课外实训和校外实践是实验室实验课程的延伸,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升。
3 结束语
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市场经济呼唤综合素质高、适应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应用能力突出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对于高校来说,培养翻译人才最主要的任务是在夯实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翻译实践能力,拓展国际化视野,为他们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的基础。高校要充分发挥实验室、外语学习资源和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开发有效的翻译实验课程,加强实验室的开放,为高素质翻译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1]穆雷,仲伟合,王巍巍.从职业化角度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J].中国外语,2013,10(1):89-95.
[2]武光军.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J].外语界,2011(3):2-8.
[3]王海波,范姣莲.语言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2):78-81.
[4]陈科芳.浙江省翻译教育发展的问题和策略——基于翻译专业的现状分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5):20-23,35.
[5]杨连祥,梁荣辉,杨英慧.外语与翻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13-115,127.
[6]肖忠华,戴光荣.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新框架:语料库翻译学综述[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8-15.
[7]Sara Laviosa.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6-24.
[8]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47-49.
Study on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of Compound Translation Talents
ZHAO J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China)
The training of translators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Structures o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of composite type translator training are mainly carried on the follow three aspects: basic ability training, operate practice training, and occupation ability promotion. We can lay a good software and hardware foundation for the training of translation talents on the follow three aspects: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terial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laboratory environment creation. We can construct experimental training supporting system of transl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as follows: establishing an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rpus, and constructing practice bases outside school.
translation talents;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teaching; open laboratory; corpora
2014-12-09;修改日期: 2014-12-29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信息化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基金项目资助(136241091);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基金项目资助(R2014R029);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年度重点项目: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平台建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ZD201405);浙江外国语学院2014年度校级教改基金资助项目(080500042014)。
赵 晶(1982-),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G642.0;H059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5.0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