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
2015-04-09吴英萤
吴英萤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义乌 322013)
本文通过选取2014 年2 月-2015 年1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共12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选取2014 年2 月-2015 年1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共12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 例,年龄33 -57 岁,平均年龄(40.1 ±2.5)岁,平均病程(2.4 ±0.5)年;对照组60 例,年龄35 -59 岁,平均年龄(42.3 ±1.6)岁,平均病程(2.5 ±0.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药"清康灌肠液"灌肠法治疗患者,具体包括:①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肛门处,把大约50ml 药液向直肠注入;②应用电流电理法给予患者做20min 理疗,从而延长药液在其体内的时间,让其进入患者的盆腔中。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心理应激对策。具体内容如下:①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相关知识辅导,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②创建良好的服务环境,帮助患者正视疾病;③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④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用药,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症状。随时监测患者的体温,以便及时应对,为其减轻后顾之忧。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停药6 月后,没有复发现象;显效: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的改善,患者盆腔中包块的面积缩小一半;无效:经过B 超检查,患者盆腔中包块缩小的面积没有变化,且体征与症状无好转,甚至加剧恶化。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普遍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X2检验;对比以P <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痊愈43 例(71.7%)、显效14 例(23.3%)、无效3例(5%);对照组痊愈23 例(38.3%)、显效29 例(48.4%)、无效8 例(13.3%);观察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下表1:
表1 比较两组疗效[n(%)]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通常是治疗急性盆腔炎不彻底或者没有及时治疗,而转成慢性盆腔炎。一般伴低热、容易使人疲劳、下腹部隐痛等多个临床症状。慢性盆腔炎容易反复发作、病程长[2],继而育龄妇女也会因此引发不孕症,无疑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3.1 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
心理护理疗法是一种给患者带有积极意义的语言刺激,护理人员应该对其积极给予支持与关心。而心理治疗往往在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中均和社会因素的刺激相互关联,间接影响患者的家庭生活、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等[3]。所以,针对心身疾病患者,对其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也必须进行心理护理,保证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地接受治疗,从而提升心身疾病的痊愈率。
3.2 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效果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分析2014 年2 月-2015 年1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共120 例的临床资料,经研究得出对照组中痊愈23例、显效29 例、无效8 例;观察组中痊愈43 例、显效14 例、无效3 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心理应激对策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在进行心理应激治疗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了解慢性盆腔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现状,相关护理人员还需结合患者的工作情况、文化程度和家庭等多个方面,与患者积极沟通,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为其及时解答疑问,从而能大幅度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向患者讲解有关慢性盆腔炎疾病方面的知识,从而能正视治疗,不会对疾病护理和后期治疗产生抵制心理。
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过程中,广泛应用心理应激对策,能大幅度提升患者的痊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1] 曹凤媚. 盆腔炎灌肠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2014,03(3):23 -24.
[2] 张莉. 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心得[J].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12(12):24 -39.
[3] 王健美,陈静洁,夏天等. 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2):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