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脑洞“智能自行车”
2015-04-09
随着几位互联网大佬的“小动作”,智能自行车概念如火如荼,各方面消息不绝于耳。这一波智能自行车风潮的起点,源于小米自行车的“传闻”,时间并不长。在传闻背后,或许有两点可以作为整个事件的背景:
欧洲的自行车复兴运动,自行车销量再创新高,同时自行车运动成为“new golf”,精英人士的消费新宠。而根据IT领域的普遍认知,欧美的风潮总是滞后1~2年来到中国,且在互联网领域里,完美的复制品无一例外能够成功。
关于体育行业的国家政策,对整个体育行业的几万亿政策利好,可以说撬动了资本市场每一位大佬的眼皮,谁都忍不住往体育这口锅里多看几眼,而自行车作为体育项目里群众基础好、器材单价高、想象空间大的一个项目,自然难免备受关注。
至此,可以说智能自行车事件的基础,已经比较明确了:内有政策引导的大把利好,外有先进市场的成功先例,对资本有故事可讲,蛋糕可以做起来了。
小米公司的精神领袖雷军先生有一个经典的理论:“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套用这个概念来说,自行车行业以至于整个体育行业,就是当今最大的“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更何况智能自行车乎。于是理论基础过硬,各种分析法无懈可击,不管是不是猪,都能飞起来了。
每个人都不想白白爱过自行车,但作为一家客观中立、严肃活泼的行业媒体,我们不能只有情怀,更要尽微薄之力,发出冷静的声音。
关于智能自行车的美好畅想,确实引人入胜。
首先是带有发电系统,不管人在哪,只要迎着微风前行,就不用担心手机没电,这个发电系统,同时也支持着自行车上其他设备,比如前后的照明灯具。
其次是导航系统,与手机APP联动之后,借由提示灯和声音,可以随时向骑行者报告路线、速度、下一个需要转向的路口。
还有健康功能,通过收集骑行速度、踏频、心率等数据,统计你的运行消耗,并且进一步规划出完整的健身方案,并通过每日骑行,进行贯彻,实现私人健身教练的作用。
最关键的是防盗功能,通过内置的GPS模块,可以随时发出自行车当前的位置,即便车丢了,也能全球追踪,把车找回来,这确实能给犯罪分子很大的震慑。
但是畅想虽美,其中每一个场景是不是用户的刚需?又是不是只有智能自行车才能解决的问题?我看答案是未必。
自行车发电系统并不是崭新的科技,在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凤头儿”车上就已经普遍配备了。但这里有一个悖论:普通通勤者或许没有强烈的用电需求、高端骑行者一定抵制“带有能量损耗”的骑行设备。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连续10小时以上一边骑车一边用手机?而车灯的问题更简单,某宝平台的产品浩如烟海,并且可以装在任何一辆自行车上。
导航系统或许更是一个伪需求,尤其在每个人都基本掌握了看路标、问路、用手机这三项技能的时候。不要说内置的传感器有多么先进,实体工业更相信技术的积累,从40~4000块的自行车专业码表,经历了若干年环法赛事的历练,我不知道智能自行车要如何快速超越。
而所谓的健康功能,一部分在手机或PC上,另一部分依托于传感器,自行车反倒只是载体。
防盗功能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信号发射,为了让自行车随时能够发送当前的位置,是不是需要往车架里塞一张sim卡?蓝牙的有效距离仅限于室内,而数码车锁面对有心的小偷,也只能呵呵了。
以上说法,并非泼冷水,也希望不要被扣上不爱国货的帽子,只是希望每一家厂商都能更认真地考虑“自行车”本身的问题,真正投入研发力量,提升我国在自行车设计生产上的技术水平,而不是像某些行业一样,以搅局的价格战为核心,以宣传和炒作为突破口,最终肥的是山寨工厂和国外零部件供应商,实现了幕后财团的金融目标。
笔者有幸在IT圈工作了10余年,正好分享一下“典型互联网思维企业”的完美成功运作模式:首先找到市场切入点,一定是政策鼓励或政策完全空白的领域,并且在某些先进国家有成功先例。
先期预热,通过一些数据,创造出庞大的用户群,这时候想象空间就有了。
以某个噱头为核心,进行宣传炒作,比如HIFI,比如发烧。
不计成本地扩张用户量,给资本市场讲故事,之后资本会和厂商一起讲更大的故事。
一个不怎么赚钱的公司得到了巨大的估值,寻找接盘侠,可以是某位大老板,也可能是众多股民。
故事结束。
在这个完美的典型成功模式里,“利润”和“产品”从来不是重点。互联网精神唯快是图,但做好产品太慢,尤其是实实在在的硬产品。资本市场只听故事,不看收入,但若没有良好的盈利,又如何能在产品研发上保持投入?
当泡沫崩塌,市场归于理性,原本应该投入到这个行业内的资金,却早已不知进了哪一方资本的口袋,繁华落尽,一地鸡毛,负面的评论只会让爱这个行业的人更加痛心。
借用陈老师的一句话来收尾:我觉得我骑的就是一手机。
但愿我们都是杞人忧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