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该为父母做什么

2015-04-08林雨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子女事情养老

林雨

有一位医学博士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后,和父亲一起决定不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他把父亲送回了老家,并向母亲交代,万一父亲出现昏迷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不要采取过度的抢救措施,如果可能,就适当作镇静催眠让父亲安详地离开人世。在父亲离世后,这位专家级的医生面对媒体坦言:自己不后悔这个选择。这是一个触动很多人的事情。原则上说,同意这位医生选择的人很多,但现实中做这样选择的人少到几乎没有。孝道的,世俗的,情感的,各种理由阻止着做子女的无法做出如同那位医生一样的选择。

为父母选择治疗方案也许是子女在父母晚年要做的一件必须而艰难的事情。子女内心的痛、纠结和无奈,只有经历过的才会知道。基本上,这个选择决定着父母脆弱生命的走向,是非常重要的抉择。

而在这件事之前,还需要为父母做一些别的选择,不仅是选择,还有亲力亲为的许多大事小情。

很多已经有了孙子外孙的人,一边辛勤而快乐地看护着第三代,一边辛苦而不那么快乐甚至有时会痛苦地照顾着年迈多事的父母。老年的父母还能自理,实在是子女的幸事。因为多数晚年父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从前那种每个月给点钱,每年回家几次或者偶尔晚上打个电话就能够满足的。

有一天很晚了,朋友有电话来,用很长的时间交流她父亲生病中的护理问题,说父亲很需要人服侍,两个保姆加上姐妹俩还都很紧张。

与这个焦虑而孝顺的女儿交流,使我想起了很多照顾晚年父母而经历过的事情,心有戚戚,很心疼这个好女儿。

放下电话想:面对晚年的父母,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什么?我们又该怎么做?

这些问题大家都没怎么想过。基本上是在父母需要的时候才想到要做什么怎么做。于是就会出现一些事力所能及一些事力不能及;一些事情不是所有的子女都会做也不是都会做好的。

可以为父母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和父母的交流,告诉父母多一些外面的事情,多和他们聊天,多听他们讲话;比如带着父母一起出行,陪他们看看外面的景致;比如和父母多些相处的时间,打发他们的寂寥;比如早些发现他们身体的隐患,找到最佳预防和治疗的方案,使他们不经受太多的苦痛……如此等等。

可惜的是,大家都很忙,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和前程,还有自己缠人的孩子或者宠物,因此多数的我们会注重父母类似硬件的需求而轻视诸如陪伴和交流沟通一类的软需求。

那些被我们忽视的软需求是父母的真需求。

一个人到了真正的晚年,物质需求会递减到最低,给他们的钱不会用,给他们的衣物不会穿,给他们好吃的吃不动了。同时,会逐步感知到自己被主流社会抛弃和嫌弃,感知到自己的弱小和卑微。因此他们需要的是心灵和精神的依傍,是子女坚实的臂膀温暖的拥抱轻柔的话语,一如子女小时候从父母那里获得的。

可平心而论,有多少做子女的能够放弃自己的生活来满足父母和陪伴父母?中国传统的孝道在今天,出现了很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孝文化不断被口头提倡和观念上被重视,以应对尊老危机与老龄社会的到来;另一方面,快速进入老龄社会的严酷养老现实摆在家庭和社会的面前,最繁重的那一头还是要由家庭承担;还有,物质生活的压力使活在当下的人不能放下自己、停下自己。因此,我们能为父母做的其实并不多也并不够。

虽然大家都经常说应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这样的话,但多数是说说而已,很少有人会认真地为回报做细致周到的准备。基本上大家都是遇到什么事解决什么事,这样就难免慌乱和狼狈。

其实很多事情是可以有准备的。

比如,可以早一些为父母选择养老方式。在他们还比较健康的时候提前和他们讨论怎样养老,在不能家庭养老的情况下帮助他们选择好的养老院,或者为他们请到放心合适的保姆。比如,更加提前地帮助他们理财,使养老金增值,把生活的忧虑降下来。比如,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就医方式和熟悉的医生,定期为他们查体,出现小问题及时诊治。比如,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鼓励他们交友和学习新技能。比如,为失去伴侣的爸爸或者妈妈找到合适的老伴儿,使他们不再孤独。比如,在他们能自理的时候不过分地辛劳他们打扰他们,使他们舒适地生活在自己喜欢的方式中。

还有,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学习一些老年养生知识,给父母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讯,让他们更加科学健康地生活,把钱花在应该花的地方,而不是盲目地买很多昂贵的保健品堆积在身体里和家里。也还要学习一些照顾老人的技能,在需要的时候应急。

如果可能,也应该早一些和父母谈生死、谈后事,并且做好他们满意的准备。像财产归属一类的事情,在父母有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帮助他们留下可见证的说法,免得日后出现纠纷。

许多父母为孩子购买保险,为孩子制订完备的教育方案,为孩子成家立业准备财物。当父母老了也就是小了的时候,子女为他们制订的养老方案也应该及时出台,每一个方案中都应该比较具体地体现:我们能为父母做什么?我们在为父母做什么?

面对快速进入老龄社会的现实,大家都明显感到社会的准备不太足太不足,以至于家庭养老承担的任务过于繁重,因此催促的声音此起彼伏。

可明显的状况是,从养老观念开始的软件建设到资金、设施、人员的硬件配置短期内都无法达到老年人需要的标准。而同时,老年人的人数却庞大再庞大。具体到我们每一个家庭,压力或许更大。显然,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无法从容应对四个老年人进入晚年需要集中照顾的现实。并且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早一天早一步为父母做好安度晚年的各种准备,一定是有用的。

其实,经历过父母生命终结的过程之后才会发现,我们为父母做的一些事情,看起来都是亲情血缘连接的必然,但实际上也表现着我们办事能力、决策水平的高下。

像那位医学博士为父亲所做的决定,是对于很多人顽强固守的愚忠愚孝的对抗。

这个对抗的意义使我们懂得:生命的尊严必然包括有尊严地离开。而临终的尊严,或许是子女为父母做的最后一件大事。而此前,子女会为父母做好多事。一件事一件事做下来,连缀成的便是父母的晚年。父母的晚年过去,孩子长大了,我们自己也就变老了变小了。人生,就是这样。

猜你喜欢

子女事情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把事情写具体
养老之要在于“安”
一级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