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村老年人群生存状况比较——以河北省为例
2015-04-08高玉梅韩永霞刘红珍
高玉梅 李 洪 韩永霞 刘红珍
(1.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 邯郸 056002;2.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6026)
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河北人口中,年龄≥60 岁老人已占13%,年龄≥65 岁老人占8.24%,这表明河北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在研究河北省社会发展战略各方面问题时,一定要从老龄化社会这一切实的基本情况出发。本课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河北省城乡老年人生存现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河北省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制定老龄产业对策等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4 年6 月至2014 年9 月,抽取张家口、石家庄、邯郸三个地区共9 个城市居委会和9 个农村村委会,在本地有常住户口且居住时间半年以上,年龄≥60 岁的老年人3,876 人为调查对象。以知情同意、愿意配合为原则。实际调查了3,808 人,在剔除了部分填写项目不全、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后,有效问卷3,592 份,问卷有效率为94.33%。
(二)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名单入户调查,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对调查对象或知情者询问。调查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生存现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养老及医疗保障状况;健康状况;居住和收支情况;精神文化状况,包括娱乐方式社会活动人际关系及社区服务、社会感受等。资料处理:采用Excel 表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使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
(一)河北省城乡老年人一般人群特征
此次被调查的3,592 名,60 岁以上的河北城乡老年人中大于70 岁的占43.3%,占被调查老年人的近一半,文盲半文盲占40.8%,丧偶、分居老人也占到34.8%。
(二)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养老及医疗保障状况
老年人养老收入城市主要靠退休金和社保,而农村主要来源于子女和自己劳动所得;城市月收入高于1000 元的将近90%,而农村仅70%,城乡95%以上都参加了医保和新农合,投疾病商业险的还不足15%,还有2.5%的人无任何医疗保障;近10%的老人独自居住生活。
(三)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医疗费用支出
有45.4%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差或很差,其中城市58.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身体不好,而农村有36.3%;老年人中有39.3%从未体检过,能够定期体检的农村老年人还不到20%;医疗费用对农村老年人是很重的负担,他们有50.3%的人要靠子女支付。
(四)河北省城乡老年人精神文化状况
有39.3%的老年人业余娱乐生活为打牌、下棋、聊天、看电视;30.1%的老人要帮子女看小孩;经常旅游和再就业的城市老人分别占到10.2%和8.4%;而经常参加志愿和社区活动的不到5%;认为自己成为社会家庭负担的占近30%;50.0%的老年人渴望有就近的老年活动中心。
三、讨论
本课题对河北省城、乡老年人生存现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显示老年人中大于70 岁的占43.3%,占被调查老年人的近一半,文盲半文盲占40.8%,表明多数老年人文化水平低而年龄又偏大,这就使得他们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因而逃避社会,进而与社会脱节产生被淘汰的消极心态。丧偶、分居老人达到34.8%,他们生活、起居、精神等方面更需要社会、社区、子女的关心和照顾。月收入低于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的还占23.6%,表明目前养老水平还很低[1]。2.5%的人无任何医疗保障低于李爱玉等[2]的调查,老年人参加新农合及居民医保的比例虽然较高达到95%,但由于其低水平性和高限制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没有给农村老年人较大的支持[2]。农村老年人主要的收入来源还要靠自己的劳动,由于年龄的问题使得他们体力和接受新的劳作技术受限,这可导致他们收入微薄,生活水平低而压力大,因此构建农村养老制度的基础是国家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3],兼顾到这部分群体。9.1%的独居和58.9%的老年夫妻单住,这就是所谓的“空巢老人”,昔日的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已不多见,高达68%空巢家庭已成为河北省老年家庭最主要的家庭类型。有45.4%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差或很差,说明近一半的被调查老年人被慢性病和常见病所困扰,慢性病的患病时间长,住院治疗花费大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且需要长期的医疗、保健、康复措施[4],这就急需对老年群体的疾病救助制度的完备和准确到位。作为一个身体和精力都比较弱的特殊群体,老年人定期体检,在于它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不仅可以降低健康成本,也可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痛苦。此次调查老年人中有39.3%从未体检过,在农村高达50.2%,这与体检成本高、基层设施不完善及老年人的观念有关,城市有44.2%的老年人能定期体检,这与其所在企事业单位劳动保护制度执行到位及个人有良好的健康意识有关。医疗费用对农村老年人是很重的负担,他们有50.3%的人要靠子女支付,子女的孝心和经济能力成了老年人较好生活的寄托和希望,也使得老年人的话语权和家庭地位有所下降,心情失落感增加。老年人业余娱乐生活比较单一,并且范围较小对象固定,30.1%的老人要帮子女看小孩等承担一些子女的家庭负担。发挥余热的愿望有但渠道较少,缺乏较好的组织和引导,使得老年人的经验和财富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利用,老年人缺乏精神慰藉和方便的老年活动场所,对村委会、社区及子女的关怀充满渴望。
四、建议
在政策制度方面建立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基本权利,建立基本的保障政策体系,使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社会要承担主要责任,而不是仅靠子女。国家要加大对养老经费的投入,保证养老金及时足额到位,根据社会发展及时调整养老金金额,对于特殊老人如孤寡、独居高龄老人要指定专人或机构负责关注。
政府扶持增强社区服务职能社区和村集体是老人活动最方便和最基本的活动空间,其娱乐、活动设施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国家投入,集体筹措,安排一些健康型、益智型、陶冶情操型、交流型等室内外老人活动场所,以丰富老年人生活,增进老人的身心健康。
完善社区居民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老年人大病救助机制,研究建立不同地区、不同疾病、不同疾病对象的补偿救助机制,对基层农村、社区医院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定时培训医务人员,使老年人就近、及时、方便就医和定期体检得以实现,以减轻老人的医疗负担。
促进老年产业发展老年人也是社会的财富,他们有威望、有经验;有时间、有坚定的信念,要激发他们发挥余热的强烈愿望。老年人在保持人类社会文化传统延续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北省要发挥本省地理和资源优势,率先大力发展老龄休闲产业,构建老龄产业集群,在全国赢得先机,以改善河北省老年人生存状况。
[1]祝成峰.老年人生存状况对于家庭支出影响的劳动经济学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杂志,2013,8(8):447-448.
[2]李爱玉,张坪兰,曾林淼.吉安市中心城区老年人生活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32):1300-1301.
[3]李蓓达,栗治强,姚兆余.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调查报告[J].南方论刊,2009(2):72-73.
[4]栗治强,李蓓达,姚兆余.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和养老模式的构建[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23(1):25-27.